分享

“吃太少”也会加速2糖进程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3-04-14 发布于黑龙江

2型糖尿病人的个性化营养干预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预期寿命。

控糖看什么?糖友们肯定会立马回答,看血糖呗。血糖好,心情就美,血糖超了,一切都显得索然无趣。

不过,除了血糖,本文想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关于控糖的问题,那就是——看粑粑。

#什么都不吃反而更糟糕#

三餐规律,不爱吃饭;

口味清淡,不爱吃肉;

蔬菜少,水果不太吃;

最近主食调整为黄豆面、玉米面馒头;

不加餐,不爱喝水。

总结下来就是什么都不爱吃,什么都不吃,连水都不怎么喝。

不过我从她的临床体检报告上看,是一个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和心脏病患者,所以,基本可以判断“什么都不吃”不是真的"不爱吃“,是确诊后“怕吃”(因为甲亢是个高消耗疾病,患者需要摄入高于普通人的热量)。

查出血糖高后要调整饮食,在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时,”什么都不敢吃“是很普遍的做法,当然这也不能说全错,因为2型糖尿病的营养治疗确实需要限制一天的总热量;另外,认为只要瘦了糖尿病就会好,也是很常见的误区,对于肥胖类型的2型糖尿病人来说,逐步减重确实是有利于病情改善的,但是对于体重本来就在标准体重范围内的,还在短期丢失大量体重,具体到本案例,又是个老年人,情况就不太妙了。不仅不能从体重减轻获益,反而会因为肌肉的损失,使肌糖元的储备能力更差,血糖变得更糟糕;同时也伴随营养不良的发生。

现在我们转到本文的重点,”什么都不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什么都拉不出来“,无论是便秘还是腹泻,都会使肠道菌群的结构紊乱越发严重,从而使肠内毒素的水平更高,肠粘膜的破坏更严重,肠内毒素迁移入血,诱发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病情也发展得更快。

所以,确诊2型糖尿病后,调整饮食到底做得对不对,除了关注血糖,还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关注,那就是每天排便是否畅快,有没有便秘或者腹泻。

便秘的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本文只讨论2型糖尿病人饮食不当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经过恰当的饮食调整很快会得到改善。调整的内容一般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调进食的量,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量要调整到适合的水平;另一方面,因为糖尿病人的全天热量是需要限制的,调整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必然会导致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的调整,因此,饮食结构需要全面调整。

个性化饮食干预策略

我们对于2型糖尿病的人的干预,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传统营养学的理论基础,纠正患者的营养偏差,另一方面结合肠道菌群基因检测分析的结果,在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基础上,供给肠道菌群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改善肠道环境,修复肠粘膜,减少肠内毒素入血,从而降低全身性慢性系统炎症,消除胰岛素抵抗,达到改善病情的目标。

机体的营养跟患者的高矮胖瘦,运动量,既往的饮食偏差,近期的体重消耗,合并症,伴发症,并发症都有关系;而菌群的结构跟人体摄入碳水化合物的质量,脂肪的质量,氨基酸的质量以及生活作息,饮食和环境卫生,作息习惯,工作压力,药物使用特别是抗生素使用等等因素都有关系,所以具体到每个患者身上,想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干预的方案都有个性特点。

具体到本案例,首先要调整总热量摄入,稳定血糖,同时调整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数量和质量,其次对脂肪的摄入总量和质量做相应的调整。

传统营养学给出了低GI饮食的方向,而肠道菌群的研究指出了不同菌群对不同结构的膳食纤维的需求以及代谢产物对2型糖尿病的改善,因此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个性化饮食干预,响应较好的人在临床上都可测出比较显著的获益。

让人欣喜的临床改善

对于一个65岁的老人来说,经过干预后,空腹血糖从9.58降到5.76,糖化血红蛋白从8.8%降到5.8%,胰岛素分泌得到明显改善,对老人的生活质量甚至预期寿命都有十分正面乐观的影响。

当然经过干预后,老人便秘的问题也得到明显改善,排便由原来每2-3天一次,干硬便,变成每天有规律的1次,软便,可不能忽视排便的问题,老人合并有心脏病,排便顺畅能降低一些到致命的风险。

早诊断早干预

从OGTT的结果也能看到,本案例虽然是刚确诊,但糖耐受损也挺严重的,干预后胰岛素分泌不足有所改善,但日常血糖控制仍然需要饮食控制+少量降糖药。

如果能有规律的体检,尽早发现并及早干预,特别是年纪比较轻的2糖,预后会更理想。

目前对糖尿病的管理都主张临床药物治疗+个性化营养干预,在发病早期切入有效干预,对于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都有深远的影响,而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个性化干预,对病情改善的程度,持久性目前来说还是其它方式无法达到的。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