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一个不敏感的人,以及怎样通过组织笔记让记忆变得更容易 | 学习骇客

 学习骇客 2023-04-14 发布于江苏
图片由LEO通过 MidJourney 原创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用技术和心理学改善学习 第224篇 2015~2023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昨天在阅读微信读书刚上架的《社会心理学》时,读到了“焦点效应”的概念,然后今天早上看书评就看到了一条不太友好的评论。

但在联想到昨天的相关笔记后,原本不安的情绪马上就平静了下来。想到之前也多次有同学咨询我这个问题,于是我就把相关的知识点分享在这里,同时这也是一次科学学习的示范。

顺便说一下,间隔复习的好处就是让你学过的知识能在将来随时提取并学以致用(参考复习的三重境界一文)。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我问 ChatGPT:

你是一名社会心理学家,精通社会心理学知识,请你解释“焦点效应”,以及如何避免。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ChatGPT 的回复:

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是指人们往往高估其他人对自己行为、外貌或感受的关注程度。这种现象源于人类的自我中心倾向,即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别人关注的焦点,而实际上他们很可能并不关注我们。在社会心理学中,这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误。

焦点效应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自我中心性:人们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世界,因此容易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2、观察者角度偏见:我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表现,而忽略了其他人也在关注自己的表现,导致我们对别人关注自己的程度产生误判。

3、错误归因:人们容易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自己,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原因。

要避免焦点效应,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扩大视角:试着将自己置于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们可能关注的其他事物,从而减少自我中心倾向。

2、增加自我距离:在面对尴尬或焦虑的情境时,尝试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观察自己,这有助于降低对自身关注的过度估计。

3、接受不完美: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别人也在关注他们自己的表现,这有助于降低对自己的过度关注。

4、增强自信:提高自信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社交场合,从而减轻焦点效应带来的压力。

5、实践暴露疗法:通过逐步面对令自己感到不安的场景,可以提高适应能力,减轻焦点效应。

总之,要避免焦点效应,关键在于认识到自己并非他人关注的唯一焦点,以及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实践这些策略,可以减轻焦点效应带来的压力,从而提高我们在社交场合的舒适度和自信心。

🤔 假如这是一条考试要考的知识点,或者是将来要用的技能,你能记住吗?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第一步:你可以先试着读一遍,然后看远处一分钟,再回来想一想刚才读的内容有哪些。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第二步,看我接下来的示范,通过调整笔记的组织方式,再试试记忆的效果。

在看完这 5 条方法后,经验告诉我我肯定记不全,两秒钟后直觉(久用久熟)又告诉我这里可能是从不同的角度在阐述,于是我思考一番有什么既定的框架可以套用。我想到了物理视角上下左右远近,然后稍微修改下原来的表述使之能与这几个角度衔接上。不一定要完全匹配,只是为了搭个桥牵个线,丰富提取记忆时的线索。

1、上:从上往下看,也就是俯视,这是一种自信的视角,因此可以匹配原来的第 4 点。

2、下:从下往上看,也就是仰视,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视角,意味着自己不够完美,因此可以匹配原来的第 3 点。

3、左右:扩大横向视角,也就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可以对应原来的第 1 点。

4、远:从远处观察自己,可以对应原来的第 2 点。

5、近:从近处观察自己,让自己暴露在让人不安的场景里或对象前,可以对应原来的第 5 条。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现在请你再闭上眼一分钟,然后跟着我回忆:

1、避免过度关注自己的不同视角有哪些?

2、这些视角分别有什么含义?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请再对比一下之前的回忆,看看分别能回忆起几条。不仅如此,你可以试试过一周后,或者等你下次也遇到同样的现实问题时再想一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依然能记得七八成。

先记住,才有机会运用;你运用的越多,也就越不需要刻意去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