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2023学年重庆市高考三模地理试卷(含解析)
2023-04-14 | 阅:  转:  |  分享 
  
2022-2023学年重庆市高考三模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一
、单选题2016年中国正式调整生育政策为“全面二孩”,这将对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左图为放开二孩政策前后(2010-20
30年)中国人口总量(含预测)变化趋势对比图,右图为2015-2030年中国人口总抚养比(含预测)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年龄<15岁和年龄>64岁)人口数量与劳动力人口(年龄介于15-64岁)数量之比。1.相较于独生子女政
策,全面放开二孩对中国2016-2030年人口总量的影响是(?)A.出生人数和生育率波动明显B.对总人口的增加作用不明显C.人口增
长速度呈现快升慢降特点D.人口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2.受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2020年11月人口普查中,下列指标显著增加的是
(?)A.人口平均年龄B.男女性别比例C.家政服务人员D.老年人口比重储能电站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之一,主要有抽水蓄能电站(在电
力负荷低谷时抽水至上水库,高峰期再放水发电)和超大型电池组电站(将多余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在电力短缺时放电使用)。下图示意抽水蓄能
电站工作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抽水蓄能电站“抽水”的时段最可能是(?)A.上午B.下午C.上半夜D.下半夜4.与超大型电池组
电站相比,抽水蓄能电站(?)A.选址更灵活B.使用寿命长C.电能浪费少D.调节速度快5.我国西北地区建有蓄能电站,其目的主要是(?
)A.减少风沙危害B.减少水资源浪费C.稳定电网运行D.增加新能源供给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6日17时,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的雅
万高铁首次试验运行的画面开始网络直播:一列由我国研发制造的崭新亮丽的综合检测列车缓缓驶出万隆站,并逐渐加速前行。下图示意雅万高铁沿
线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修建雅万高铁面临的主要困难是(?)A.群岛国家,领土过于分散B.板块交界附近,地质条件复杂C.途经多
座山峰,地形起伏大D.常年遇到火山喷发,安全性差7.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试验运行这天(?)A.检测车迎着落日的余晖驶离站台
B.万隆站正午日影朝向正南C.在佛山19点开始可观看全程直播D.雅加达昼长时间比北京长净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减去呼吸作用消
耗的糖类(即净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的速率,研究显示,光合速率与气温、水分、二氧化碳浓度呈正相关,但高温和强光照会抑制植被的光合作用
。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夏季某日8~18时,大豆单作、大豆与核桃树间作两种情况下大豆净光合速率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气温抑
制光合作用最明显的时间是在(?)A.8:00~10:00B.10:00~12:00C.12:00~14:00D.16:00~18:
009.与间作相比,14:00时大豆单作的净光合速率更低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更强B.二氧化碳浓度高C.水分充足D.风力强劲2
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元宵”(下左图)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
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
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下图为“霸王岭的气候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猿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
合理的是(?)A.1月,海拔1000米以下B.4月,海拔1000米以上C.7月,海拔1000米以下D.10月,海拔1000米以上1
1.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A.天敌多,食物少B.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
多D.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12.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A.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
构B.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C.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D.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
猿的生存空间绿绒蒿是滇西北横断高山区著名的现赏植物,以其花大、色泽艳丽、姿态优美而著称。6月上旬,滇西北的雨 季拉开序幕,此时也正
值许多高山植物的花季。绿绒蒿花朵根据天气状况及不同昆虫的活跃程度差异有时会“婚 器”地闭合。左图示意绿绒蒿花朵,右图示意绿绒蒿花瓣
茎时段因特定开合状态所呈现环境与花内的温度变化走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绿绒蒿开放后会在特定条件下闭合,原因最可能是(?)A.
紫外线较强烈,减轻对花瓣的灼伤B.山风风速较快,增强其抗倒伏能力C.防止昆虫进入,降低对花朵的破坏D.山区降水较多,避免雨水冲刷花
蕊14.右图温度变化走势下,绿绒蒿花瓣开合状态表述正确的是(?)A.全天花瓣闭合B.白天闭合,夜晚展开C.全天花瓣展开D.白天展开
,夜晚闭合二、综合题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山区下切性河流地貌演变过程总结为4个阶段:“侵蚀下切―崩塌滑坡―河床结构发育
—抑制侵蚀下切—平衡”。①快速下切阶段:形成一个狭窄的“V”形;②下切拓宽阶段:河谷宽度随之增大,河谷形态变为较宽的“V”形,易发
生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大量的崩塌和滑坡物质进入河床;③淤积抬升阶段:随着地质条件的改变,河段逐渐转为淤积抬升,河谷变为“U”形;
④动力平衡阶段。下图为理想情况下下切河流地貌演变第①、②阶段示意图。(1)分析第①阶段河流下切速度最快的原因。(2)描述在第②阶段
时河流下切拓宽的过程。(3)阐释山区河流终止下切拓宽逐步走向平衡的原因。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部门2022年2月17日正式发布消息: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通俗地讲,“东
数西算”即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如同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材料二: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同时规划设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数据中心库耗能高
。下图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规划示意图”。(1)比较内蒙古、成渝地区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差异。(2)与粤港澳相比,评价贵州
布局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区位条件。(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的意义。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云
南省元江河谷位于横断山区边缘,山高谷深。河谷两岸植被常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现象:谷底几乎寸草不生,而山顶却有少量森林分布。为缓
解水土流失问题,当地农民在河谷10°~20°的坡面上种植剑麻。剑麻是一种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叶片及其枯落物均较多,根系发达。剑麻纤
维韧性强,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剑麻的种植和加工还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下图示意云南省元江河谷位置和剑麻景观。
(1)元江河谷植被常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现象,试推测其原因。(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剑麻具有良好水土保持效应的机理。18.【
旅游地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公里,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
2003年7月“三江并流”以举世无双的自然风光、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
而,多年来“三江并流”地区旅游业发展缓慢,没有起到强力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简图。分析“三江并流
”地区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原因。19.[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生态围坝(见下图)是由若干个植物浮床、弹性填料、固
定桩等组合而成的生高单元。阳澄湖位于太湖平原,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出产的大闸蟹在全国享誉盛名,但曾受水产养殖影响,水污染较为严重。近
年来,生态围坝在阳澄湖得以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分析阳澄湖生态围坝在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和水产养殖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1.
C????2.C【分析】1.读图可知,相较于独生子女政策,全面放开二孩后,我国总人口增加较为明显,出生人数增长明显,并未明显波动,
人口总量变化曲线坡度先较大,后逐渐趋缓,表明人口增长速度呈现快升慢降特点,C正确,AB错;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依然是现代型,并未发生根
本变化,D错。故选C。2.受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新生人口增多,从事新生儿和幼儿相关服务工作的家政服务人员增加,人口平均年龄下降
,老年人口比重有所下降,AD错,C正确;我国男女性别比较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开放可能会平衡男女性别比例,男女性别比例不会上升,B错
。故选C。【点睛】我国受经济、社会、 文化等因素导致“重男轻女”现象普遍,直接原因是“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
工终止妊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得到改善,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从长远看有利于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平衡男女性别比
例。3.D????4.B????5.C【解析】3.根据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推测,该电站发电时期为用电量高峰时期,而在用电较少的时期
,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因此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用电量较少的后半夜,上午、下午和上半夜用电需求较大,D正确,A
BC错误,故选D。4.抽水蓄能电站是在电力负荷低谷时抽水至上水库,高峰期再放水发电,超大型电池组电站是将多余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在
电力短缺时放电使用,抽水蓄能电站选址对自然环境要求高,电池储能电站选址对自然条件要求不高,选址灵活,A错误。与电池储能电站相比,抽
水蓄能电站使用寿命长,B正确。大型电池储能电站本身不能发电,但它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由于供电高峰期和
低谷期电价存在差异,且能有效减少电力浪费,C错误。电池储能电站调节速度快,D错误。故选B。5.近几年,我国在西北地区规划建设多座抽
水蓄能电站,主要因为西北地区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快,但太阳能、风能发电量不稳定,为了稳定电网运行,所以建高抽水蓄能电站。减少风
沙危害、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加新能源不是建设原因。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我国西北地区晴天多、降水稀少,太阳能、风能资源
丰富,但风能是一种随机性、间歇性的能源,风电场不能提供持续稳定的功率,发电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差,这就给风电并网后电力系统实时平衡、保
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同时风电的运行方式必将受到电力系统负荷需求的诸多限制。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启动灵活、爬坡速度快等常规水
电站所具有的优点和低谷储能的特点,可以很好地缓解风电给电力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6.B????7.D【解析】6.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雅
万高铁位于爪哇岛,并没有因为领土分散导致建设困难,A错。区域地处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地质条件复杂,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较多,影响高铁建
设,但并不是常年会遇到火山喷发,D错,B正确。相比于地质条件而言,沿线地区的地势起伏不是最主要的困难,排除C。故选B。7.试验运行
时间为11月16日17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雅加达昼长时间比北京长,D正确。17点位于日落前后,
且当地日落西南,综合检测列车从万隆站驶出,驶向西北方向,不可能迎着落日驶离站台,A错。太阳直射点一个月大致移动8个纬度,所以11月
16日大致直射14°S,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位于万隆南方,所以万隆站正午日影朝向正北,B错。当地位于东七区,当地时间17点时,北京时
间18点,所以佛山并非从19点开始观看直播,C错。故选D。【点睛】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规律: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渐长,夜渐短。8.C????9.A【解析】8.由材料可知,气温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但气温过
高会抑制光合作用。图中显示黄土高原的夏季,故气温抑制光合作用最明显的时段应为气温最高的时段,也是净光合速率最低的时段。一天中气温最
高是时间在14时左右,因此四个选项中气温抑制光合作用最明显的时间是在12:00-14:00,C正确,A、B、D错误,故选C。9.与
间作相比,单作没有核桃树的遮阴,获得的光照更多,温度更高,对光合作用的抑制更显著,净光合速率更低,A正确;二氧化碳浓度和水分与光合
速率呈正相关,故二氧化碳浓度高、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光合速率会更高,B、C错误;光合速率与风速无关,D错误。故选A。【点睛】一天中气
温最高是时间在14时(午后两点)左右,气温最低的时间在日出前后。10.C????11.D????12.D【解析】10.结合所学知识
,阅读图文材料可知,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10月-次年3月为旱
季,4-11月为雨季;1月降水少,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A错误;7月为雨季,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
下的区域,C正确;4月和10月为旱季和雨季的交换的季节,其活动轨迹不易追踪,BD错误。故选C。11.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
料显示1980年建立了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所以长臂猿当前食物增多,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热带季雨林面积增大,B错误;无法明确在气候
变暖背景下,当地的病虫害是否增多,C错误;自然保护区中有山脊、道路等将其栖息地分割,使得猿群分布比较分散,影响其生存,D正确。故选
D。12.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基因技术应主要针对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近些年海南长臂猿数量有所增加,不需要采用基因技术,
A错误;道路建设,使栖息地更加破碎,不利于保护海南长臂猿,B错误;加强巡山会打扰其生存环境,人工驯化不利于野生习性的保护,C错误;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扩大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进而扩大其生存空间,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D正确。故选D。【点
睛】某地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有食物来源、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天敌数量、本身繁殖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类活动干扰等。13.D
????14.A【解析】13.高山紫外线强烈,但花瓣闭合不能有效减轻强紫外线对花瓣的灼伤,A错误;风速快,植被抗倒伏能力取决于枝干
而非花朵,B错误;绿绒蒿在雨季开放,花朵向下低垂闭合可有效避免被雨水浸泡和冲刷;花朵向下低垂,吸引地面昆虫,方便昆虫避雨,提高授粉
率,C错误;降水多会影响花朵的传粉、授粉情况,D正确。故选D。14.结合材料,由环境温度可知,绿绒蒿所在的滇西北横断高山区昼夜温差
大。白天环境温度高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太阳照射,使花内温度升温慢于环境温度;夜晚环境温度低时,花瓣通过闭合可以减少花内热量散失
,使花内温度降温慢于环境温度;达成的效果是使花内昼夜温差相对于环境温差变化小。综上所述,排除BCD;故选A。【点睛】影响近地面大气
温度的因素:纬度;地形;海陆位置;洋流;下垫面;天气状况;人类活动等。15.(1)第①阶段,地壳急剧上升,使下切性河流与下游之间比
降(或坡度)增大,加快河流流速,也增强了流水的向下侵蚀作用。(2)第②阶段,随着下切加速,河流两岸山坡坡度变大,形成陡崖或悬崖;陡
崖或悬崖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或滑坡现象;大量崩塌、滑坡物质进入河床,使河床变得平缓,河流下切作用减弱,进入下切延缓阶
段;随着河流长期侵蚀,崩塌和滑坡物质被带向下游,河床坡度增大,进入新一轮下切阶段。(3)第③阶段,崩塌滑坡使得大量边坡物质进入河道
,较大粒径的漂石和卵石部分往往会残留在河床中,保护河床物质不受水流大量侵蚀,延缓了河道的进一步下切,促进了河床结构的发育;因长期的
下切作用,河床比降(坡度)降低,河流流速减慢,上游侵蚀来的泥沙大量沉积,淤高河床;当外在条件(如地壳抬升)不变,下切拓宽的演变阶段
也将随之终止,下切性河流系统的演变方向将趋于平衡。【分析】本题以山区下切性河流地貌演变过程为材料,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
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等能力,难度较大。(1)下切侵蚀是垂直于地面向下的侵蚀。快速下切,是构造抬升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海
拔越高,水流的落差越大、流速就快,侵蚀越强烈。下切侵蚀会加深河道,形成V形峡谷。(2)下切使得河谷易于失稳进而导致崩塌滑坡。其中,
崩塌表示悬崖或坡面在重力作用下解体崩落,而滑坡则是岩石和其上的土壤沿某个或数个滑动面大规模滑移的现象。河谷宽度随之增大。河谷形态变
为较宽的“V”形。随着大量崩塌、滑坡物质进入河床,河床变得平缓,水流速度变慢,下切作用减弱,进入下切延缓阶段;分析材料“大洪水或长
期侵蚀冲垮结构,河流进入下一轮侵蚀”可知:由于洪水或河流长期侵蚀,崩塌和滑坡物质被带向下游,河床结构被破坏,河床坡度增大,进入新一
轮下切阶段。(3)随着坡降的变缓和上游侵蚀来沙的增大,河段也逐断转为淤积抬升;河谷变为“U”形;在这些河流的河床中,常常发育一定的
河床结构,它们是河床固体颗粒在水流作用下按一定规律排列形成的具有较大稳定性的结构形态,一般表现为床面上粗颗粒泥沙的聚集体,具有抵抗
冲刷的功能,延缓了河道的进一步下切,促进了河床结构的发育。河床面上粗颗粒泥沙的聚集体,也使得床面更为凹凸不平,下切性河流受到的水流
侵蚀作用较为普遍与强烈,因此发育的河床结构一般十分明显,规模较大,增加河床稳定性的效果也很显著。即长期的下切作用,河床比降降低,河
流流速变缓,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淤积;若外在条件不变,下切拓宽的演变阶段也将随之终止,下切性河流系统的演变方向将趋于平衡。16.(
1)内蒙古:风能(风电)丰富;太阳能丰富;成渝地区:水能(水电)丰富。(2)有利条件:海拔高,气候凉爽;土地丰富,空间大;地价较低
;可再生能源丰富。不利条件:人才、技术匮乏;产业基础较弱。(3)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数据中心布局,促进东西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
区域分工和协作;利于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扩大有效投资,带动相关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低碳、绿色发展,保护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升劳动力素质。【分析】本题以我国“东数
西算”工程及其特点为情境,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我国清洁能源的地区差异和产业转移的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
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现象的学科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该小题考查两个地区的清洁能源差
异。清洁能源主要有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晴天多,太阳辐射量大,太阳能丰富;地表植被少,距
离风源地近,风力强 ,风能资源丰富。四川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大,西部为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地势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
富。(2)该小题要求评价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要辩证思考。根据“东数西算”的业务特点,需要布局在环境污染小,能源价格便宜、人才多和技
术水平高的地区。相比粤港澳地区,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凉爽,便于机器散热;工业化水平低,环境保护好
,环境优美;土地面积广,地价便宜;水能资源丰富,为“东数西算”企业提供廉价而清洁的能源。但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基础薄弱;缺少
相关的人才和技术。(3)该小题考查产业转移的意义,要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生态方面,“东数西算”引导承接地
区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促进低碳、绿色发展,保护环境。经济方面,东西部地区“东数西算”工程上优势互补,东部地区地
价高、能源短缺,但人才多、技术水平高;西部地区清洁能源丰富廉价、土地范围广,但缺人才和技术,因此“东数西算”工程是在优化数据中心布
局,促进区域分工和协作,促进东西部(区域)协同发展;对于东部,将算力放在西部,可以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对于西部,数据产业
是更高级的产业,也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东数西算”利于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对于国家而言,东西部的优势区位条件得以充分
挖掘,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扩大有效投资,带动相关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17.(1)元江河谷纬度低
,谷底气温较高,(山高谷深)多下沉气流,降水少,增温明显,蒸发旺盛,土壤水分不足,因此植被稀少;山顶气温较低、蒸发弱,且降水相对较
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因此可以生长森林。(2)剑麻叶片多(土壤覆盖程度高),减弱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力,减缓土壤侵蚀;剑麻的枯落物
具有蓄持作用,延迟地表径流的形成;剑麻根系发达(能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下渗率,从而阻碍地表径流形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方性现
象,水循环原理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原理的能力,培养学生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元江河谷位于横断山区边缘,所处纬度较低,且河谷海拔相对较低,谷底气温
较高,同时山高谷深,多下沉气流,水汽难以凝结,使得降水少,空气下沉过程中增温明显,谷底蒸发旺盛,导致土壤水分不足,难以适应植被生长
。而山顶地区海拔相对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弱。海拔相对较高,对水汽的抬升相对较强,降水相对较多,所以土壤水分条件较好,适应森林
生长。(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可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剑麻是一种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叶片较多,根系发达
。所以剑麻的叶片多,对土壤的覆盖程度高,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对地表的直接侵蚀,减缓土壤侵蚀。剑麻的枯枝落叶也较多,枯枝落叶等具有蓄持作
用,可以延迟地表径流的形成,减轻土壤侵蚀。剑麻的根系发达,可以使得土壤孔隙度增加,从而促进水分下渗,提高下渗率,增加地下径流,减小
地表径流,最终有利于保持水土。18.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稀少,消费水平低
,且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条件差;经济欠发达,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较低,地区接待能力较弱;山高谷深、植被茂密
、野生动物众多、自然灾害多发,游客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开发。【详解】旅游业发展快慢与当地的客源市场、交通条
件、接待能力、自然地理环境等条件密切相关。“三江并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山高谷深、植被茂密、野生动物众多,自然灾害多发,游客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规模开发。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条件差;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低等,以上条件都限制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19.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圈坝减少污染水体向外扩散,降低湖区污染程度:植物浮床可以吸附污染物,净化水体,改善湖区水质:水质改善利于维持湖泊生物多样性等。水产养殖:水质改善,利于提高水产产量和品质:生态围坝为鱼虾蟹提供栖息场所,减少鱼虾缦外逃;减少饵料投放量,提高饵料的利用事,降低养殖成本等。【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围坝的经济和生态意义。【详解】阳澄湖是我国有名的大闸蟹产地,但其受到湖水污染的影响,水产的品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生态围坝的设立有效的改善了这一现状。分析生态围坝的意义主要从图中涉及的一些要素切入进行组织答案,如生态围坝湖中湖的本质、植物浮床的作用、弹性填料和水体交换材料的作用等,即可分析出其生态意义,然后再由生态意义推导出其经济意义即可。①生态围坝实质上是人工打造的湖中湖,其将围坝内与坝外湖区隔开,防止被污染的湖水入围;②同时通过植物浮床的设置,能够有效阻隔废水和吸附水中污染物;通过弹性填料和水体交换材料的铺设,能够通过交换水体以提升水质;④此区域的水质得到净化,水产品质提高,更有利于销售;⑤形成可循环的生态系统,长远来看能够减少养殖成本、【点睛】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小初高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