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休之后,思想境界越高的人,越喜欢独处

 tmy1963 2023-04-14 发布于湖南

心灵自留地

2022/12/31 15:31情感领域达人  来自北京

在无边无际的时间轴上,无数种精彩的人生不断呈现,一个人的一生对于这个世界来说犹如沧海一粟,渺小得如一粒尘埃。

似乎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既定的,从小到大再到老,一代又一代地生长,一代又一代地老去。

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命运到底又是什么?又由谁掌控?

如此种种的哲学问题已经为人们探讨了几个世纪,然而生活不会因此而按下暂停键,对于普通人来说,能过好自己这一生就是最美好的。

人生似乎就是一种循环,从小被父母抚养,长大后接过父母手中的担子,结婚、成家,生儿育女。

到最后孩子们成人成家,则自己开始退居二线,过上退休的清闲日子。

这样的人生轨迹仿佛就是一个模板一样,里面有着责任、使命与担当。

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老了,逐渐退出了这个世界的主舞台,所以他们做很多时期,试图去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但其实,人真的要学会接受自己,接受自己逐渐年老,要慢慢退出热闹喧嚣的世界这个事实。

真的,不要害怕安静,年轻的时候你可以追求新鲜感,向往热闹的生活,不愿意独自呆着,因为那个时候的你对人生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真的老了的时候,退休下来,你会发现,那些层次较高的人,都开始追求安静的生活。

退休后的日子,对于部分人来说是“清闲”,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就是寂寥。

大量的空闲时间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寂寞,但退休生活又忌讳着复杂,以至于退休之后,思想境界越高的人,越喜欢独处。

放弃无效社交,简化生活

闯荡社会,其实就是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一场又一场的相遇中提升自己为人处世的智慧,也逐渐积攒自己的人脉。

无论是出于事业还是出于单纯的交友,每个人都必须拥有自己的人脉圈。

可以说,这是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必须,面对生活的风浪,若我们独架孤舟,很难不会被巨浪掀翻。

出于工作出于事业去交友都是带着目的性的,建立这层人脉是为了开展合作,在有共同利益的情况下,人与人总是那么地好相处。

然而退休之后,这层冗杂的关系带来的是生活上的搅扰,你很难保证不会因为他们而麻烦自己。

合作共赢的时候,各方关系是那么地简单,利益维护着双方的关系,而一旦步入退休生活,各层关系带来的是种种麻烦,在这之前双方甚至不会去了解对方的性格。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双方性格不合而又有朋友关系,相处起来将麻烦不断,倒不如尽早放弃这层无效社交,简化自己的生活。

不再参与工作上的事

如果把退休这个词拆开来看,是先有“退”,再才能“休”。

一种工作可能是一个人几十年来养家糊口的依仗,突然从岗位上退休,从感情上来说确实难以割舍,长期的重复工作令人变得体制化,也就是说难以“全身而退”。

总有人退休后还想着回到工作岗位,心理上难以接受“退”这个事实。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人生总要进行下去,人生阶段的更替是必然的。

现实来说,人之退休意味着其步入老年生活,也就是逐渐进入人生的最后阶段,这个转变是必须接受的,否则晚年生活很可能变得一团糟。

既然到了退休的时候,就要做好不再工作的心理准备,要开始自我规划退休以后的日子,而不是总想着工作上的事情。

发挥余热是好的,但人总有自己的晚年生活,应该放开手让下一代去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晚年生活应该脱离工作,回归家庭回归自我,多陪伴家人。

退休生活,重在自我

所谓退休之后的“独处”,其实是一种自我清闲,也意味着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

在时代的发展之下,子女不能陪伴父母的现象越来越多,在父母身体健康不需人照顾的情况下,子女大多都出门在外而忙于工作,加之现如今脱离父母而成家的现象越来越多,老人们独自生活的现象也剧增。

对于退休之人本身来说,与其强烈要求子女陪伴自己,不如放开手让孩子们专注于自我发展。

然而这必然导致退休生活成为一种“孤独”生活,其实所谓的孤独来源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界的种种因素。

与其被动接受独处,不如主动要求付出。

要知道,子女成人成家,接下来的日子是以老两口为主题,退休生活重在“自我”,这需要提前开始规划,包括现实规划与思想上的规划。

独处不代表变得孤僻不与人交往,而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有一个兴趣爱好作为追求,能让你的退休生活充实而又幸福。

时光情感课堂:

接受独处就是一种高的思想境界,大多数人的退休生活都颇为寂寞,大量的空闲时间不知要做什么,唯有子女的陪伴能解除这种寂寞。

然而,子女有自己的认识,不可能常伴身旁,这就导致很多人的退休生活过得无所适从而又寂寞无比。

退休之后需要的是思想上的通透,多理解自己的人生,看透退休生活的本质在于何处,既然难以达到就不必强求,人之幸福快乐来源于知足,须知人生有三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