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依,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译文】孔子说:“孝子在父母丧亡时,由于哀伤过度,哭得声嘶力竭,以致泣不成声。礼节自然没有平时那样庄重;说出来的话也没有什么文采;穿着华丽的衣服,内心会感到极度的不安;听到悦耳的音乐,也毫无快乐的感觉;即使吃到美味的食物,也不知道甘甜,这就是哀伤的具体表现呀! “父母丧亡三天后,就可恢复正常饮食,这是教导人民不要因父母的丧亡而伤害到自己的生命,更不可因哀悼父母的丧亡而使活着的人受到伤害,那样做就违背了人性。这是圣人的政令。治丧更不可超过三年,这是向人民表示治丧应有的一定的期限。 “父母丧亡时,要准备棺、椁、衣、衾,举行小殓和大殓的礼节;在奠堂还应陈列簋簋等木制祭器,以表示哀伤;捶胸顿足地哭泣着送出殡;选择适当的墓穴安葬;兴建宗庙,以祭祀鬼神的礼仪祭奠父母;举行春秋二祭以追念先人。父母在世之时,事奉父母,要以亲爱恭敬的态度;父母丧亡时,送葬父母,要以悲愁哀伤的心情,这样才算是尽到为人子女应尽的本分,这样养生送死的大义才算是齐全了。这就是孝子事奉双亲的最终表现。” 《小窗幽记》 立业与修德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处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译文】建造功名创立事业,必须每件事都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如果稍有追慕声名的念头,便会使成果变得虚假不实。探究道理,修养品德,每个念头都必须从每一安身立命之处着力;如果稍有计较功效的念头,便会落入世俗的尘垢。 兢业与潇洒 学者有假兢业的心思,又要有假潇洒的趣味。 【译文】搞学问的人探究学术问题时,既要有勤勤恳恳的精神,又要有潇潇洒洒的情趣。 无事与有事 无事如有事,时提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 【译文】在平安无事时,也要保持有事时的谨慎心情,随时加以提防,可以消除意外发生的变故;在事故发生时,要保持没事时的轻松心情,随时保持镇定,可以消除事物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