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铭心之旅丨林信洁博士心理团队开展“创伤后的成长”心理剧训练

 信洁rsljo1t5p4 2023-04-15 发布于浙江

     “又一次预料之中的收获满满。有理论、有实操、有成长。课前信洁老师就把相关理论发在群里让大家先了解,然后在工作坊中按照五个步骤来导剧,再三人一组分组训练。我通过体验主角和替身体验了创伤后成长的全过程。从创伤中寻找了资源,感觉有了力量和支持。虽然没有参加导剧,但是信洁老师把导剧的整个流程都讲解的非常的清楚,还详细回答了大家的疑问,让我们基本上都掌握了整个流程和技术,并且让我们还能融会贯通于个案咨询中,非常感谢信洁老师手把手的教学,感恩大家的陪伴和赋能!”这是4月13日晚上,在林信洁博士心理团队常态性咨询技术训练之后,团队成员王少捷在群里分享的学习感悟。

    该次技术训练为心理剧技术线上训练,主题为创伤后成长,训练师为心理剧准训练师林信洁,17名林信洁博士心理团队成员参与了本次训练。除了王少捷,其他参与的成员也纷纷在群里分享了学习体会:





    “理论融入心中,灵活应用技术,仔细望闻问切,跟随主角走”是这次训练中最大的成长。“有韧性向前走”也是这次工作坊中最大的成长。现场信洁老师导演的三场短剧中,我看到了许多个自己的影子,因此我也暗暗为自己喝彩与点赞。一直都简单的认为人生中点点滴滴大大小小的受创,都是在起起伏伏中“不得不”或主动、或无奈的接受、面对和应对着。今儿改观了,或者说清晰了:随着整场剧的演绎和分享,再认真体味信洁老师所讲的“五步曲”,豁然开朗。事情的已然发生,作为当事人必然会为了继续前行而为之付出代价,而我们忽略的往往是为之付出而迸发出的新的“谋生技能”,以及经年累月得来的经验与更好的生活方式。也因此,我们才会活的更有韧性,更长远,更加出彩。书及此,再为自己点个赞,为自己与信洁老师以及林信洁博士心理团队的不期而遇点赞。        

 ——王乐




     我隐约感觉到那么一丝力量和期待,力量和期待均来自于不久还可以痛并快乐的接受林老师的悉心教导传授“心法”,明日之自信与力量仿佛唾手可得。感动于那些被看见的喜悦,谢谢!                                          

  ——徐娟




     我想到的一个词是“恰到好处”。作为主角,我处理了一个已经可以走出来,但是有些意难平的创伤。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忆这个创伤以及走出来的过程,更多感受到的是收获和力量,还有新的希望。整个过程都是恰到好处。复盘整个过程,再一次惊叹于信洁老师的细腻和掌控力,也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于是,有一点点兴奋,大脑有一点点活跃…                              

 ——张楠




     生命中的每一次创伤就像一棵树上的树疤一样它始终都在,印像深刻的就会内化在我的行为和自动化思维里,可能这些内化的东西早已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方向,却不自知。今天却在信洁老师的带领下,我参与的“创伤后的成长”心理剧训练工作坊里找到了答案

——张惠琴




      从创伤中寻找资源,这是我在本次工作坊中的最大的收获。总以为人生中的一些创伤会在心灵中留下疤痕,不愿回看更不愿触碰,按照创伤引导的五个步骤,无论是做主角、导演还是替身,在面对创伤到探索创伤到赋能的过程中,内心逐步发生着变化,看到、感到、体到、做到、悟到,能量不断升华,创伤转化为财富和力量,神奇的转变,神奇的心理剧                     

 ——封岚




     在这个安全的场域里面肆意的遨游。通过这种方式开放自我,去看见自己没有看见的那一部分,也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喜欢林老师构建的这个场域,看到大家类似的经历,开放的角度,无条件的支持。               

  ——陈丽萍




     作为导演一定要跟着主角去走,而不是让主角跟着导演走,只有跟着主角走才能够把主角内心没有呈现出的东西给他引导出来,修复他的情绪,修复他的伤痛,给到疗愈。                                                        

——宋俊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