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胆囊息肉、肠息肉、鼻息肉还是其它各种息肉,医院最有效、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切”,以为“一切”就可以解千愁,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像冬天你在草地上放了一把大火,看似烧的干干净净,但是来年开春,春风一吹,遍地还是绿油油一片。 我之前接诊过一位患者,他是在医院检查出来了一个3x2.1cm的肠息肉,当时就做手术切除了,过了大概有5个多月吧,又检查出来两个。 医生建议他尽快进行手术,但是这次患者很犹豫,因为上次就是花了好几千块钱做了,结果现在又长出来了,他怕自己这次做了之后,再长出来,这不就是得不偿失了。 因为我之前给他的同事看好过子宫肌瘤和囊肿,于是他就让同事带着他来了。 一番了解后,发现患者的疼痛部位比较固定,又看他舌脉,舌质暗红、苔稍腻,脉弦细。而且患者反映自己平时爱吃那些辛辣肥甘的食物。 根据上述诊断,辩证患者属于是助湿生热,瘀滞而导致的息肉。 于是,给他开了一方:乌梅、威灵仙、当归、煅蛤壳、薏苡仁。 结果呢? 调整方子前后用药一个月之后,患者的疼痛感就消失了,按压也没有痛感了。继续服药半个月后,诸症平息下来。 为了患者安心,我让他再去医院复查一下,他却说:只要不疼就说明好了,再说我同事的子宫肌瘤比我的大都能好,我的肯定也是好了,检查也是白花钱。 可是我还是劝他去看了一下,以示安心,结果也显示息肉已经消失。 这位患者是在怎么回事呢? 肠息肉在中医里属于积聚的范畴,临床比较多的是子宫肌瘤和的胆囊息肉。上述这位患者的息肉就是因为平常吃辛辣肥甘太过,导致湿热内生,瘀滞络阻成积而形成所谓的息肉。 首先他舌质暗红,这说明有肝郁化火和痰热生火的现象;舌苔腻、脉弦细,说明痰湿内停,阻于经络。所以治疗上我们就主要以化湿热,破痰於为主。 第一步——化湿热——薏苡仁、乌梅。 薏苡仁——可以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 乌梅——味酸,可以益肝血,还能蚀恶肉,肝属木,木苦火炎,逆于胸中就会心中烦热.它的味酸,能收浮热吸气下行,进而消除烦热。 第二步——破痰瘀——威仙灵、煅蛤壳。 威仙灵——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它可以入各经络消除肠中久积痰涎,除腹内癖气块,它祛邪的速度是极快的。 煅蛤壳——可以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第三步——补血养血——当归。 当归——这味药就不必多说了,是来活血养血的,因为清热的药用多了必定会伤阴血,当归就可以滋补血脉,防止伤血。 就这副方子而言,它不仅对肠息肉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在临床上经过辨证进而加减用药,对子宫肌瘤、胆囊息肉也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实行医这么多年来,碰到这种病,很多人的首选就是做手术,因为高效快捷。但是我却不太建议,因为除了手术费用高昂外,疾病的屡次复发对患者来说也是一个致命问题。 手术切除就像修枝剪叶的过程,多余的枝叶修剪掉了,可并没有达到除根的目的。虽然凭我一人之力并不能解决什么,但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能多救多治一个患者就是一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