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23-04-15 | 阅:  转:  |  分享 
  
2022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

1.(2分)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好空气。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O2) B.氮气(N2)

C.水蒸气(H2O) D.二氧化硫(SO2)

2.(2分)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硫(S) B.硝酸(HNO3)

C.硫酸铜(CuSO4) D.氢氧化钾(KOH)

3.(2分)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必需的物质,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下列标志或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4.(2分)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湿衣晾干 C.蜡烛燃烧 D.汽油挥发

5.(2分)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的作用。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牛肉 B.黄瓜 C.鱼肉 D.鸡蛋

6.(2分)我国倡导垃圾分类投放。铝质饮料罐应投入的垃圾桶是(  )

A.可回收物 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它垃圾

7.(2分)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显酸性的是(  )

胆汁 血浆 胰液 胃液 pH 7.1~7.3 7.35~7.45 7.5~8.0 0.9~1.5 A.胆汁 B.血浆 C.胰液 D.胃液

8.(2分)用纳米材料制成的用品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例如,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这利用了它的(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硬度大

9.(2分)医生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多吃肝脏、瘦肉、蛋、鱼、豆类等食物来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10.(2分)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点燃酒精灯 D.读取液体体积

11.(2分)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A.水银﹣H2O B.纯碱﹣Na2CO3

C.生石灰﹣CaO D.烧碱﹣NaOH

12.(2分)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某些食品问题,食品安全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下列有关食品的做法正确的是(  )

A.霉变的大米洗净后再食用

B.用红色素给辣椒增色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

D.制作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13.(2分)化学课中老师给同学们变“魔术”: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老师喷的溶液可能是(  )

A.水 B.稀盐酸 C.氨水 D.氯化钠溶液

14.(2分)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一种科学思维。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

15.(2分)柳州市被称为“桥梁博物馆”,刚建成的凤凰岭大桥成为“桥梁博物馆”的新成员,大桥的桥体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对桥梁中使用的金属材料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经常用浓盐酸清洗金属材料

B.在金属材料表面刷油漆

C.在金属材料表面镀保护层

D.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成防腐合金

16.(2分)氯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下列物质中氯元素显+1价的是(  )

A.Cl2 B.HCl C.NaClO D.KClO3

17.(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均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常温下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燃烧会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18.(2分)查阅资料可知:酸性溶液对橡胶有腐蚀作用,碱性溶液对磨砂玻璃有腐蚀作用。下列溶液存放正确的是(  )

A. B. C. D.

19.(2分)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c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③d点溶液的pH=7

④c点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⑤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SO42﹣的质量分数一直在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20.(2分)将硝酸铁和硝酸铜的混合物22g完全溶于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测知该溶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待铁离子和铜离子完全沉淀后过滤,洗涤,干燥,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

A.10g B.10.75g C.11.25g D.12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每空1分)

21.(6分)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碳元素    ;

(2)铁原子    ;

(3)氢气    ;

(4)氧化铜    ;

(5)KCl    ;

(6)Na+   。

22.(5分)在下列图片和各自意义的表述中,找到对应关系,在答题卡上用字母填空。



23.(8分)请在A﹣H八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用字母填空

A.不锈钢 B.氯化钠 C.氧气 D.肥皂水 E.酒精 F.金刚石 G.尿素[CO(NH2)2]H.石墨

(1)可用于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是    ;

(2)可用于配制医疗生理盐水的是    ;

(3)空气中体积分数占21%的气体是    ;

(4)常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

(5)属于合金的是    ;

(6)碘酒中的溶剂是    ;

(7)属于氮肥的是    ;

(8)常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

24.(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    g。

(3)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4)40℃时,若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M%,则M不超过    %(结果精确到1%)。



25.(2分)2022年2月,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为大家带来了“天宫课堂”之科学小实验课。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在空间站“变”出奥运五环,其中2号环的实验如下:先加入碘化钾(KI)、碘酸钾(KIO3)溶液,然后滴入醋酸溶液和无色淀粉溶液,发现2号环变成蓝色(淀粉溶液遇碘单质变蓝色),同时还生成了醋酸钾(CH3COOK),请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属于    类(填“酸”或“碱”或“盐”)。

(2)写出碘化钾、碘酸钾与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2分,每空1分)

26.(6分)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图1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图2是氮原子和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镓原子的原子序数是    。

(2)图2中的x是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    。

(3)镓(Ga)与常见金属铝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比较,镓    铝(填“>”或“<”),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    。

(4)写出镓(G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6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我国科学家研制了全球首套捕集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3OH)的装置,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以下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CH3OH的工艺流程图。

查阅资料:甲醇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熔点﹣97.8℃,沸点64.7℃。



(1)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铁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CO2合成CH3OH的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该反应使用过量H2的原因是    。

(4)请你设计分离出CH3OH的一种方案:   。

(5)我国“天问一号”抵达火星,发现火星低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其成分如下:

气体成分 CO2 N2 Ar O2 其他 体积分数/% 95.32 2.7 1.6 0.13 0.25 人类生活离不开空气和水,若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需求,请你提出一种合理的研究设想    。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16分,每空1分)

28.(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实验仪器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可选用    (填序号)和E组装成制取氧气的装置。现用该装置收集到一瓶气体,检验这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

(3)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溶于水后的溶液叫氢硫酸。实验室常用FeS和稀H2SO4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H2S,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必须要进行尾气处理,请写出H2S气体的发生、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的管口连接顺序    →   →   →h(填管口字母)。在容器G中将8g的NaOH完全溶于水配成溶液来吸收H2S气体(可能发生的反应:H2S+2NaOH═Na2S+2H2O,H2S+Na2S═2NaHS),尾气吸收完全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是7.9g,则溶质可能是    。

29.(7分)实验室贮存的镁条表面有一层灰黑色的物质,用砂纸打磨后发现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某化学实验小组对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产生了兴趣,并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根据空气的成分对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是MgO

猜想二:是MgCO3

猜想三:是Mg(OH)2

猜想四:是Mg2(OH)2CO3

实验小组的小军同学认为灰黑色物质是氧化镁,但是遭到了其他同学的一致反对,

【设计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实验Ⅰ 取一定量的灰黑色物质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中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生成的气体是     实验Ⅱ 另取一定量干燥的灰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热,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石灰水 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灰黑色物质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说明产物中一定有     【结论与反思】

(1)写出实验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实验Ⅰ、Ⅱ的现象和结论,猜想    是正确的。

(3)写出实验Ⅱ中灰黑色物质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拓展与提升】

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   共同作用,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为了防止镁条表面形成灰黑色物质,工业上往往将镁和铝制成合金。现有一块21g的镁铝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2g氢气,则这块镁铝合金中镁的质量是    g。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30.(6分)实验室有部分已变质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86g。某实验小组将此样品加入水中完全溶解,配成100g溶液,然后向其中缓慢滴加9.8%的稀硫酸,搅拌使气体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相关数据如表:

测定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滴加稀硫酸总质量/g 0 10 20 30 40 溶液总质量/g 100 110 119.56 129.56 m 溶液pH 13.3 10.2 7.0 0.9 0.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NaOH)由    元素组成。

(2)Na2CO3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第    次测定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表中m=   。

(4)计算样品中碳酸钠(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1%)



2022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

1.(2分)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好空气。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O2) B.氮气(N2)

C.水蒸气(H2O) D.二氧化硫(SO2)

【分析】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但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C、水蒸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硫属于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了解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分)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硫(S) B.硝酸(HNO3)

C.硫酸铜(CuSO4) D.氢氧化钾(KOH)

【分析】根据物质分类的概念分析,单质是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解:A、硫(S)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B、硝酸(HNO3)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硫酸铜(CuSO4)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钾(KOH)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单质、酸、碱、盐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分)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必需的物质,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下列标志或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分)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湿衣晾干 C.蜡烛燃烧 D.汽油挥发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冰雪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湿衣晾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汽油挥发,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5.(2分)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的作用。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牛肉 B.黄瓜 C.鱼肉 D.鸡蛋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C、鱼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2分)我国倡导垃圾分类投放。铝质饮料罐应投入的垃圾桶是(  )

A.可回收物 B.厨余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它垃圾

【分析】通常情况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铝质饮料罐,可回收再利用,应投入贴有可回收物图标的垃圾桶。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常见垃圾的组成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分)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显酸性的是(  )

胆汁 血浆 胰液 胃液 pH 7.1~7.3 7.35~7.45 7.5~8.0 0.9~1.5 A.胆汁 B.血浆 C.胰液 D.胃液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B、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C、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D、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2分)用纳米材料制成的用品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例如,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这利用了它的(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硬度大

【分析】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这利用了它的延展性。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分)医生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多吃肝脏、瘦肉、蛋、鱼、豆类等食物来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医生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多吃肝脏、瘦肉、蛋、鱼、豆类等食物来补铁,这里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2分)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点燃酒精灯 D.读取液体体积

【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2分)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A.水银﹣H2O B.纯碱﹣Na2CO3

C.生石灰﹣CaO D.烧碱﹣NaOH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故选项正确。

B、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错误。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2分)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某些食品问题,食品安全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下列有关食品的做法正确的是(  )

A.霉变的大米洗净后再食用

B.用红色素给辣椒增色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

D.制作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洗净后也不能食用,以防危害人体健康,说法错误;

B、红色素是一种化工染料,不能添加到食品中增色,以防危害人体健康,说法错误;

C、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以防危害人体健康,说法错误;

D、小苏打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且小苏打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制作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食品安全问题等,完成此题,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13.(2分)化学课中老师给同学们变“魔术”: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老师喷的溶液可能是(  )

A.水 B.稀盐酸 C.氨水 D.氯化钠溶液

【分析】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说明老师喷的溶液显碱性。

A、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C、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无色酚酞溶液遇酸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常见溶液的酸碱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分)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一种科学思维。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据其意义分析判断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是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A正确;

B、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故B正确;

C、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C错误;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15.(2分)柳州市被称为“桥梁博物馆”,刚建成的凤凰岭大桥成为“桥梁博物馆”的新成员,大桥的桥体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对桥梁中使用的金属材料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经常用浓盐酸清洗金属材料

B.在金属材料表面刷油漆

C.在金属材料表面镀保护层

D.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成防腐合金

【分析】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经常用浓盐酸清洗金属材料,大桥的桥体使用的金属能与浓盐酸反应,金属材料易锈蚀,保护措施错误,故选项正确。

B、在金属材料表面刷油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材料生锈,保护措施正确,故选项错误。

C、在金属材料表面镀保护层,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材料生锈,保护措施正确,故选项错误。

D、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成防腐合金,能防止金属材料生锈,保护措施正确,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隔绝氧气和水)与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2分)氯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下列物质中氯元素显+1价的是(  )

A.Cl2 B.HCl C.NaClO D.KClO3

【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A、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Cl2属于单质,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

B、氢元素显+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0,则x=﹣1价。

C、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y+(﹣2)=0,则y=+1价。

D、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z+(﹣2)×3=0,则z=+5价。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均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常温下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燃烧会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分析】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燃烧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有机物均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C、常温下碱溶液的pH大于7,但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D、燃烧会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8.(2分)查阅资料可知:酸性溶液对橡胶有腐蚀作用,碱性溶液对磨砂玻璃有腐蚀作用。下列溶液存放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蚀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A、硝酸显酸性,会腐蚀橡皮塞,使橡胶塞和玻璃瓶粘在一起不易打开,故A错误;

B、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不会腐蚀橡胶塞,故B正确;

C、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会腐蚀玻璃瓶塞,使两者粘在一起不易打开,故C错误;

D、碳酸钠显碱性,会腐蚀玻璃瓶塞,使两者粘在一起不易打开,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碱性液体和酸性液体的性质,然后结合瓶中液体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19.(2分)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c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③d点溶液的pH=7

④c点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⑤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SO42﹣的质量分数一直在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分析】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反应完,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反应完,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a点溶液中,硫酸有剩余,含有硫酸、硫酸铜、硫酸钠三种溶质,故说法错误。

②c点时氢氧化钠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故说法正确。

③至d点,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d点溶液的pH=7,故说法正确。

④c点时硫酸铜有剩余,溶液中只有硫酸铜、硫酸钠两种溶质,故说法错误。

⑤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反应完,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不变,但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则SO42﹣的质量分数一直在减少,故说法正确。

②③⑤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反应的顺序、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分)将硝酸铁和硝酸铜的混合物22g完全溶于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测知该溶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待铁离子和铜离子完全沉淀后过滤,洗涤,干燥,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

A.10g B.10.75g C.11.25g D.12g

【分析】根据溶液和质量分数计算含氮元素的质量,计算硝酸根的质量,根据质量关系计算生成氢氧化物时的质量。

【解答】解:该溶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则溶液中含氮元素质量=100g×3.5%=3.5g,溶液中含硝酸根质量=3.5g÷()=15.5g,则溶液中含铁离子和铜离子质量为22g﹣15.5=6.5g;根据硝酸铁和硝酸铜与氢氧化钾反应时即将硝酸根转化为氢氧根,设生成氢氧化物时,其中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x

所以NO3~OH

62 17

15.5g x



x=4.25g

所以生成氢氧化物的质量为6.5g+4.25g=10.75g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较大,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每空1分)

21.(6分)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碳元素  C ;

(2)铁原子  Fe ;

(3)氢气  H2 ;

(4)氧化铜  CuO ;

(5)KCl  氯化钾 ;

(6)Na+ 钠离子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碳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故答案为:C;

(2)原子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则铁原子的符号为Fe;故答案为:Fe;

(3)氢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态非金属单质,其化学式为H2;故答案为:H2;

(4)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则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故答案为:CuO;

(5)由化合物的化学式读法可知,KCl读作氯化钾;故答案为:氯化钾;

(6)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Na+表示钠离子;故答案为:钠离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5分)在下列图片和各自意义的表述中,找到对应关系,在答题卡上用字母填空。



【分析】根据图示信息以及分子结构模型等信息来分析。

【解答】解: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

纯羊毛围巾是由天然羊毛加工而成的;

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

馒头富含淀粉,淀粉是一种糖类物质;

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这是氯分子结构模型;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C;F;B;E;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知识,较为简单,了解常见物质的构成、性质和用途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23.(8分)请在A﹣H八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用字母填空

A.不锈钢 B.氯化钠 C.氧气 D.肥皂水 E.酒精 F.金刚石 G.尿素[CO(NH2)2]H.石墨

(1)可用于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是  D ;

(2)可用于配制医疗生理盐水的是  B ;

(3)空气中体积分数占21%的气体是  C ;

(4)常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F ;

(5)属于合金的是  A ;

(6)碘酒中的溶剂是  E ;

(7)属于氮肥的是  G ;

(8)常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H 。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可用于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是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故答案为:D;

(2)可用于配制医疗生理盐水的是氯化钠;故答案为:B;

(3)空气中体积分数占21%的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C;

(4)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常用于切割玻璃;故答案为:F;

(5)不锈钢属于合金;故答案为:A;

(6)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故答案为:E;

(7)尿素是一种含氮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氮肥;故答案为:G;

(8)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作干电池电极;故答案为:H。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4.(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25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  85 g。

(3)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

(4)40℃时,若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M%,则M不超过  31 %(结果精确到1%)。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5℃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85g;

(3)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85g,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5g,若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M%,M不超过×100%≈31%。

故答案为:(1)25;

(2)85;

(3)增大;

(4)31%。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2分)2022年2月,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为大家带来了“天宫课堂”之科学小实验课。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在空间站“变”出奥运五环,其中2号环的实验如下:先加入碘化钾(KI)、碘酸钾(KIO3)溶液,然后滴入醋酸溶液和无色淀粉溶液,发现2号环变成蓝色(淀粉溶液遇碘单质变蓝色),同时还生成了醋酸钾(CH3COOK),请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属于  酸 类(填“酸”或“碱”或“盐”)。

(2)写出碘化钾、碘酸钾与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IO3+5KI+6CH3COOH═6CH3COOK+3H2O+3I2 。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

(2)根据碘化钾、碘酸钾与醋酸的反应写出方程式。

【解答】解:(1)醋酸电离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类。

(2)由题意可知,碘化钾、碘酸钾与醋酸反应的生成了碘、CH3COOK和水,化学方程式为:KIO3+5KI+6CH3COOH═6CH3COOK+3H2O+3I2。

故答案为:(1)酸;

(2)KIO3+5KI+6CH3COOH═6CH3COOK+3H2O+3I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只是分析解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2分,每空1分)

26.(6分)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图1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图2是氮原子和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镓原子的原子序数是  31 。

(2)图2中的x是  8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  GaN 。

(3)镓(Ga)与常见金属铝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比较,镓  > 铝(填“>”或“<”),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原因  铝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镓原子有4个电子层,因此镓原子的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较弱,更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 。

(4)写出镓(G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Ga+6HCl=2GaCl3+3H2↑ 。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3)根据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来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由图1可知镓原子的原子序数是31;故答案为:31;

(2)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因此x=31﹣2﹣18﹣3=8;氮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3个电子而显﹣3价,镓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显+3价,因此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故答案为:8;GaN;

(3)铝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镓原子有4个电子层,因此镓原子的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较弱,更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因此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比较,镓>铝,故答案为:>;铝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镓原子有4个电子层,因此镓原子的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较弱,更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

(4)镓(Ga)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镓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Ga+6HCl=2GaCl3+3H2↑;故答案为:2Ga+6HCl=2GaCl3+3H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7.(6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我国科学家研制了全球首套捕集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3OH)的装置,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以下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CH3OH的工艺流程图。

查阅资料:甲醇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熔点﹣97.8℃,沸点64.7℃。



(1)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或漏斗或玻璃棒 (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铁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4H2OFe3O4+4H2 ,该反应属于  置换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CO2合成CH3OH的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该反应使用过量H2的原因是  使二氧化碳完全反应 。

(4)请你设计分离出CH3OH的一种方案: 蒸馏,将混合物加热到64.7℃(合理即可) 。

(5)我国“天问一号”抵达火星,发现火星低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其成分如下:

气体成分 CO2 N2 Ar O2 其他 体积分数/% 95.32 2.7 1.6 0.13 0.25 人类生活离不开空气和水,若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需求,请你提出一种合理的研究设想  火星上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找到方法将CO2转化为O2和碳单质,提高O2含量到21%(合理即可) 。

【分析】(1)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供给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供给置换反应的特点分析;

(3)使用过量H2可将二氧化碳完全反应;

(4)根据蒸馏原理分析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设想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解答】解:(1)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由流程图可知,水蒸气与铁高温条件下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Fe3O4+4H2;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3)CO2合成CH3OH的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该反应使用过量H2的原因是使二氧化碳完全反应;

(4)根据资料:甲醇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熔点﹣97.8℃,沸点64.7℃。水的沸点是100℃,可利用水和甲醇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分离出CH3OH的方案:蒸馏,将混合物加热到64.7℃(合理即可);

(5)火星低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可找到方法将CO2转化为O2和碳单质,提高O2含量到21%,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对氧气的需求(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烧杯或漏斗或玻璃棒;

(2)3Fe+4H2OFe3O4+4H2;置换;

(3)使二氧化碳完全反应;

(4)蒸馏,将混合物加热到64.7℃(合理即可);

(5)火星上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找到方法将CO2转化为O2和碳单质,提高O2含量到21%(合理即可)。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16分,每空1分)

28.(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实验仪器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② 烧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该实验可选用  A (填序号)和E组装成制取氧气的装置。现用该装置收集到一瓶气体,检验这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

(3)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溶于水后的溶液叫氢硫酸。实验室常用FeS和稀H2SO4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H2S,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S+H2SO4=H2S↑+FeSO4 。H2S必须要进行尾气处理,请写出H2S气体的发生、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的管口连接顺序  b → f → g →h(填管口字母)。在容器G中将8g的NaOH完全溶于水配成溶液来吸收H2S气体(可能发生的反应:H2S+2NaOH═Na2S+2H2O,H2S+Na2S═2NaHS),尾气吸收完全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是7.9g,则溶质可能是  Na2S和NaHS 。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氧气有助燃性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分析。

【解答】解:(1)仪器的名称:①是试管;②是烧杯;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检验这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实验室常用FeS和稀H2SO4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H2S,还生成硫酸亚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4=H2S↑+FeSO4;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B,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用排水法收集,要进行尾气处理,故选F收集,气体从f进入,用G装置进行尾气处理,故管口连接顺序b→f→g→h;

8g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硫化钠质量为x

H2S+2NaOH═Na2S+2H2O

80 78

8.0g x



x=7.8g

7.8g硫化钠生成NaHS质量为y

H2S+Na2S═2NaHS

78 112

7.8g y



y=11.2g

由于尾气吸收完全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是7.9g,则溶质可能是Na2S和NaHS。

故答案为:(1)试管;烧杯;

(2)2KClO32KCl+3O2↑;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FeS+H2SO4=H2S↑+FeSO4;b;f;g;Na2S和NaHS。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9.(7分)实验室贮存的镁条表面有一层灰黑色的物质,用砂纸打磨后发现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某化学实验小组对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产生了兴趣,并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根据空气的成分对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是MgO

猜想二:是MgCO3

猜想三:是Mg(OH)2

猜想四:是Mg2(OH)2CO3

实验小组的小军同学认为灰黑色物质是氧化镁,但是遭到了其他同学的一致反对,

【设计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实验Ⅰ 取一定量的灰黑色物质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中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生成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实验Ⅱ 另取一定量干燥的灰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热,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石灰水 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灰黑色物质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说明产物中一定有  水  【结论与反思】

(1)写出实验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

(2)根据实验Ⅰ、Ⅱ的现象和结论,猜想  四 是正确的。

(3)写出实验Ⅱ中灰黑色物质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Mg2(OH)2CO32MgO+H2O+CO2↑ 。

【拓展与提升】

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 水和二氧化碳 共同作用,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为了防止镁条表面形成灰黑色物质,工业上往往将镁和铝制成合金。现有一块21g的镁铝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2g氢气,则这块镁铝合金中镁的质量是  12 g。

【分析】【设计实验】实验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Ⅱ、无水硫酸铜遇到水生成五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结论与反思】(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设计实验】实验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实验现象: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Ⅱ、无水硫酸铜遇到水生成五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由实验现象: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说明产物中一定有水;

【结论与反思】(1)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根据实验Ⅰ、Ⅱ的现象和结论可知,灰黑色物质加热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灰黑色物质为Mg2(OH)2CO3,即猜想四正确;

(3)实验Ⅱ中灰黑色物质受热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氧化镁,化学方程式Mg2(OH)2CO32MgO+H2O+CO2↑;

(4)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Mg2(OH)2CO3,空气中含有氢元素的物质是水,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

设含有金属镁的质量为x,则铝的质量为21g﹣x,镁与盐酸生成氢气质量为m,铝与盐酸生成氢气质量为n,

Mg+2HCl=MgCl2+H2↑

24 2

x m



m=g

2Al+6HCl=2AlCl3+3H2↑

54 6

21g﹣x n



n=g

m+n=2g,即g+g=2g,

x=12g

故答案为:

【设计实验】实验Ⅰ、二氧化碳;

实验Ⅱ、水;

【结论与反思】(1)Ca(OH)2+CO2═CaCO3↓+H2O;

(2)四;

(3)Mg2(OH)2CO32MgO+H2O+CO2↑;

(4)水和二氧化碳;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30.(6分)实验室有部分已变质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86g。某实验小组将此样品加入水中完全溶解,配成100g溶液,然后向其中缓慢滴加9.8%的稀硫酸,搅拌使气体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相关数据如表:

测定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滴加稀硫酸总质量/g 0 10 20 30 40 溶液总质量/g 100 110 119.56 129.56 m 溶液pH 13.3 10.2 7.0 0.9 0.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NaOH)由  钠、氢、氧三种 元素组成。

(2)Na2CO3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3 。

(3)第  3 次测定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表中m= 139.56 。

(4)计算样品中碳酸钠(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1%)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碳酸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向其中缓慢滴加9.8%的稀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Na2CO3)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Na2CO3)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氢氧化钠是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由Na2CO3的化学式可知,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3。

(3)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向其中缓慢滴加9.8%的稀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至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的pH等于7,此时溶液中只有硫酸钠一种溶质,故第3次测定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第四次加入的稀硫酸不反应,则m=129.56+(40﹣30)=139.56。

(4)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20g﹣119.56g=0.44g。

设样品中碳酸钠(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0.44g

x=1.06g

样品中碳酸钠(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57%。

答:样品中碳酸钠(Na2CO3)的质量分数为57%。

故答案为:

(1)钠、氢、氧三种;

(2)1:3;

(3)3;139.56;

(4)57%。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确定加入3.2g废铁屑能置换出3.2g铜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8/1 8:21:05;用户:平凉市第七中学;邮箱:plsdqzx@xyh.com;学号:44351847158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怀恩的梦想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