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豫”见河南中州行之三、红旗渠水绕太行,挂壁公路万仙山

 yncxtb 2023-04-15 发布于云南

24日我们走进林州,参观了《 红旗渠纪念馆》、分水枢纽工程—分水苑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几个景点。看后让人震撼,感慨良多。

 

红旗渠是林州人民解决缺水干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钢钎大锤,锄头铁镐,藤匡麻绳,风餐露宿,忘我工作,10年之久,共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上万座,修成穿越崇山峻岭总干渠全长70.6公里支渠分布全市乡镇的红旗渠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

    红旗渠水绕太行,闪耀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毛主席亲自接见了当时的县委书记杨贵,后来的几届国家领导人亲临红旗渠,题字讲话给予高度赞扬。

红旗渠树立的是生命创造力的界碑,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见证。

     25日到万仙山景区景区很大,景点很多,郭亮村是景区中闪光的名片。亮村隶属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窰乡,依山坐落在千仞的山崖上,地势险绝风景优美,以绝壁上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没有郭亮村,万仙山就黯然失色。

     交通车把我们送上1200米悬崖上郭亮村,对面就是壁立千仞的挂壁公路,此时满山的杏花绽放芬芳,黄色的连翘花疯狂熏染山岗,悬崖高耸,山势突兀,把坐落在山坳中的郭亮村装点得自然生态,古朴脱俗,炊烟出石屋,脱俗郭亮村。

  

    崖上人家郭亮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是一个石头的世界,走的是路,穿过的是石巷,看到的是石磨、石碾,路边小憩的是石桌、石凳。杏花相伴,柳絮轻扬下的一幢幢的石屋,古朴自然中透出岁月的沧桑,石墙缝里长出的树,写下了历史的年轮,仿佛是一幅古画的实景。难怪摄影家、画家常住于此,电影在此取景,郭亮村美的自然、古朴,和谐、花海写诗意,绝壁住人家,好美。

     郭亮村的出名就是挂壁公路为躲避战争深藏绝壁之上,敌人攻不上来,自己也走不出。太平盛世,深居山谷总要和繁华世间相连通,走出去才是希望。1972年郭亮村为结束那世代攀爬的“天梯山路”的艰难,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肩扛人抬,锤砸钎撬,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凿出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就是现在的“悬公路”于1977年5月1日通车。

     郭亮村、挂壁公路已经成为河南热门景区,整条挂壁公路已经加宽扩高,汽车可走的挂壁公路。我在想,没有当初的艰苦奋斗,坚韧开出的挂壁公路,那有有今天的热门景区,郭亮村仍然还埋在深山之中不为人识,前人辛苦,今人享福。村民有钱了郭亮村老石屋、老石巷的人们,已经逐步搬出建了新楼房,穷则思变景区宰客的传闻不少,保护原始古朴的老村,新时代,旧村落,诚实经营才是游客络绎不绝的生命。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红旗渠、挂壁公路,体现出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走到今天,一穷二白我们有两弹一星,技术封锁我们有高铁航母,无不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华崛起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郭亮村出来继续游万仙山景区的 南坪日月星石,将军峰,黑龙潭瀑布景点,前边的郭亮村、挂壁公路太靓丽有味,后边的景点就显得黯然失色,游兴大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