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分钟学习了解离子交换技术

 yaohbsg 2023-04-15 发布于广东

一、离子交换技术的发展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都在自觉不自觉的应用着离子交换技术,但真正确认离子交换现象的,通常都认为是两位英国农业化学家H.S.Tompson和J.T.Way。

1848年,他们报导,用硫酸铵或碳酸铵处理土壤时,铵离子被吸收而析出钙。(土壤实际上是有显著效应的无机离子交换剂。)

土壤-Ca +(NH4)2SO4= 土壤-NH4+ + CaSO4

1850年,他们又作了总结性工作,并通过试验发现了离子交换的一些普遍规律。为离子交换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60年,Harms 用天然硅铝酸盐合成交换剂,用于处理甜菜。

1903年,甘斯(Gams)首先把天然的和合成的硅铝酸盐应用于工业软化水和糖的净化。

1934年,德国人发明了磺化煤(除水溶液中的Ca2+ 、Mg2+)

1935年,英国人亚当斯(B.A.Adams)人工合成酚醛类型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

1942年,英国人发明了交联的聚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

1949年,发明了聚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

60年代,可柠(R.Kunin)合成了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并很快在美国和法国投入生产。此树脂交换容量大、速率高、强度大、应用面广。从而使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得到重要突破。

解放前,我国在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及应用方面完全空白。

建国后50多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在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及生产应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常见的离子交换装置

图片


二、离子交换的应用领域

  • 分离提取稀溶液中的贵重金属离子:浓度可低于500mg/L;

  • 水处理:软化水,除Ca2+、 Mg2+、Cl-、SO42- 、SiO32-、CO32-等;

  • 废液处理:三废处理;

  • 脱盐、制高纯水;

  • 生物、食品、化工、冶金以及定量分析、催化等。

三、离子交换剂的分类

离子交换剂:凡与溶液中的离子具有交换作用物质的统称

图片

四、离子交换操作技术

离子交换的工作过程:

(1)树脂选择、预处理

树脂的选型:根据要分离的目标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树脂

图片

物理处理:水洗、过筛,去杂,以获得粒度均匀的树脂颗粒;

化学处理:转型(氢型或钠型)

对于阳树脂,其预处理方式如下:

图片

对于阴树脂,其预处理方式如下:

图片

(2)上柱(关键):要求均匀,需要分布装置

(3)平衡:以去离子水或缓冲液平衡

(4)上样交换

 假设:原水和树脂相中只有Ca2+和Na+;树脂柱由若干薄层组成;原水均匀通过树脂层,且在每层中达到交换平衡。

柱中树脂的利用状态:

图片

(5)洗脱:离子交换完成后,将树脂吸附的物质重新转入溶液的方法

洗脱:将交换到树脂上的离子用其它溶液(洗脱液),把它交换下来,但此时树脂不一定能恢复到原型。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改变溶液pH和改变溶液离子强度可以选择的洗脱剂种类有:有机溶剂;缓冲液;缓和酸碱。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

  • 与吸附条件相反

  • 充分洗涤(水,稀酸,盐)

图片

(6)树脂再生:是指是离子交换树脂重新具有交换能力的过程。

  • 顺流再生流程:

顺流再生:再生剂与原液流向一致的再生方式。

特点:操作、设备均简单。但再生效果较差。

图片

  • 逆流再生流程:

逆流再生:再生剂与原液流向相反的再生方式。

    特点:

a) 因新的再生剂首先通过底层,使底层树脂再生很好;在交换过程中流出液的质量高且稳定;

b) 高价态的离子很快被排出柱外,故再生度较高,可过75%以上。(顺流再生只50%左右);

c) 底层被交换下来的亲合势较低的离子,可帮助再生剂去再生上层的亲合势较高的离子。故再生剂用量可少用30-50%。

d) 交换容量高 4-10%;

e) 反离子交换缓慢,使树脂体积变化缓慢。可延长树脂的使用寿命;

f)可延缓沉淀物的生成。

图片

  • 对流再生及对流、逆流再生流程:

图片

案例:

A. 蛋白质离子交换基本步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B. 超纯水的制备工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