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文明中神奇的符号“卍”

 深柏浅觅探 2023-04-15 发布于江苏
公元693年,唐朝皇帝武则天下了一道圣旨,钦定“卍”的读音为“wàn”,取吉祥万德之所集的含义,后来“卍”就被称为万字符,也就是说,“卍”在中国不仅是一种符号,还是一个汉字。

万字符有“卍”(右旋)和“卐”(左旋)两种写法,虽然常见于佛像及佛教文物中,但并非由佛教所创造或者专用,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符号,目前已经发现的,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

更为奇妙的是,古时候万字符遍布全世界,在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等地的一些古代遗址以及文化体系中,都有“卍”和“卐”的发现及应用。由此可见,万字符在上古时期,就已经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在传播,有学者据此推测,这个符号或许与古文明的太阳崇拜有关。

流传至今的万字符到底蕴藏着什么奥秘?世界上一直众说纷纭,但总体上是作为一个寓意着吉祥的符号在使用。佛教中大多以右旋的“卍”为准,是吉祥的标志,而在藏传佛教的苯教中,则以左旋的“卐”为准,寓意坚固不变、永生长存。印度人认为,右旋万字符代表父神的力量,左旋万字符代表母神的力量。

有人还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宇宙,通过观察银河系的结构,神奇地发现,围绕银心不停旋转的四条旋臂,其整体形状与“卍”字符非常相似。还有人仔细观察北斗七星的运行轨迹,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位置图连起来,刚好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卐”字符。这些是巧合,还是确有玄机,我们不得而知。

万字符的密码也许永远无法破解,但是把万字符使用到极致的,非中国人莫属。

中国境内首先出现的万字符,是在甘肃马家窑出土的彩陶上发现的,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后来万字符逐渐融入了华夏文明,在器皿、建筑、家具、饰品、衣物等上面,单个或者连缀而成的万字符、四方连续的万字纹等装饰,从皇室到民间比比皆是,成了民族传统的一种审美对象。

同时,这些图案还被人们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万字纹有一个有趣的别称叫做“万字不到头”,表示吉祥连绵不断、万寿无疆等含义。建筑门窗图案中连在一起的万字符,取“富贵不断头”的意思。民间的“卍”字灯俗、“卍”字婚俗等,也都是寓意着辟邪平安、吉祥祝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