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剿匪后的军旅生涯(十五)不能为老父亲送终成为我一生的深深愧疚

 云木欣欣 2023-04-15 发布于江西

 原著:杨顺德  整理:杨卫真

  1962年春,我下到警卫连任副连长。这是在执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命令,即部队的领导机关的参谋干事助理员都要到连队担任实职,以取得基层工作经验。这样,领导机关发放的指示、文件就会减少脱离实际的情况。我在警卫连工作了一年,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经验,但也经受了不少磨练。

  基层工作很辛苦,首先你得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以身作则,事事带头,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你还要处处关心每一个战士,关心他们的疾苦,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把你既当成领导,又作为知心朋友,只有充分取得战士们的理解和信任,才能充分调动战士们的积极性,很好地完成工作、训练以及生产任务。

  1963年任职期满后,我又回到了司令部机关,此时的司令部和一年前的不一样了,因为空军正在建立体制试点,我们樟树场站也由一个团级单位改建成师级机关,成为樟树基地了。虽然仍是后勤保障单位,但增加了工程机务部队。从此场站领导机关也变成司令部、政治部、工程部及后勤部四大部。

  我也成为司令部战勤科的一名战勤参谋了,不过任务还是分管共同科目训练,有时还要到指挥机关地下指挥所外场值班室去值班。在那儿值班任务比较杂乱,大小事情都要亲自处理。这一年的九月,又轮到我去值班了,这一去就是数个月,任务一直十分紧张,恰恰在这时候我父亲在家乡病故了,而部队未能批准我回家祭奠父亲的请假报告。每回想起此事我心中就十分难过,总觉得太对不起父亲了!

  父亲生于1901年,19639月病故,享年62岁。父亲虽说在解放前曾在国民党县政府、乡政府供过事,但都是做一些文书之类的微小工作。这在大城市中根本不算个什么问题,可在那落后的乡村,以及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父亲却被定为历史上有问题的人。他一生为人厚道,诚恳待人,与世无争,从没有伤害过任何人,因此在解放后的日子里,村民们以及队里的干部对他还算公平,没有对他作出过什么过激的行为,这也算他老人家晚年生活中的幸运了。

  自从我19497月参军离开家乡以来,一直工作在离家乡千里之遥的部队,和家乡的亲人们总是聚少离多,有时候甚至要隔上好几年才有机会见上一面,而即使是这样,由于部队工作一直很紧张,每次见面的时候还总是来去匆匆的。记得在196211月,我和夫人带着女儿回家探亲时,父亲看到四岁的小孙女心里十分开心。临走时他一直把我们送上火车,在火车开动时,老人竟跟着火车向前跑了十多米,当时我的泪眼早已模糊不清,没想到这一次送别竟成了永别!

上图为我父亲与我爷爷奶奶唯一的一张合影,左上角写着“一九五三·摄于向塘”,这张弥足珍贵的老照片已整整有70个年头了。

     以上为我父亲回忆录原稿

欢迎朋友们关注闲梦山月,让我们一起营造一片诗意的天空,守住一方心灵的净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