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为他人所做的善事,最终一定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我的书海601 2023-04-15 发布于广西

【稻 盛 · 金 句】如果大家想让自己的人生精彩而美好,如果想让自己的企业蒸蒸日上、长足发展,那么请真正努力做到“积善行、思利他”。

——《稻盛开讲5:六项精进


♬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心语朗读音频
图片

有句老话叫“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意思是“为他人所做的善事,最终一定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可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听说不少这样的事情——明明亲切待人、帮助他人,可最后却倒了大霉。

比如,有的人为了让朋友脱离困境,当了朋友的借款担保人,自以为做了件好事,可结果由于连带责任而吃了大亏,损失了自己所有的财产。

还有的人禁不住请求拜托,把钱借给了陷入财务困境的朋友,可朋友迟迟不还,搞得自己非常烦恼。

所以有的人会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句谚语说是乐善好施必有福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有时候你明明热心地帮助别人,换来的却是自己的不幸。”

但我认为,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图片

图片

我经常讲到,在经营企业时,有一个判断准则便是“大善”与“小善”。当朋友因为缺钱而前来求助时,如果出于怜悯而借钱给他,表面上看是帮助了朋友,但其实是让花钱大手大脚的朋友变得愈加堕落。

债台高筑、周转不灵,这都是朋友平日花钱大手大脚、毫无计划性和责任感所酿成的恶果。

如果仅仅是出于怜悯同情而把钱借给他,那等于是进一步助长了他不负责任、大手大脚的陋习。

这种行为正是维护朋友眼前利益的“小善”。这种对于朋友的“爱心”和“帮助”,会让朋友更加误入歧途。

俗话说“棒打出孝子,娇养忤逆儿”。同样道理,“大善”之举会给人以“不近人情”的错觉。

譬如,当朋友恳求道“借我钱吧”“当我的担保人吧”,应该向朋友问清楚他落入这般境况的原委,并认真调查真相。

如果这完全是朋友行为不检或不负责任所导致的后果,那就应该毅然拒绝朋友借钱的请求,并教导朋友直面困境、奋发图强。这才是“大善”。

反之,如果唯唯诺诺地答应朋友的请求,又是借钱又是当担保人,结果把自己也牵连进去,使自身遭受不幸。这只能说是“小善”。


图片

所以说,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不是单纯地伸出援手就可以了,而是要做出判断。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做出'小善’的判断,还是做出'大善’的判断”,即“提供什么方式的帮助”。

这样看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句话还是没错的。我相信,“为人行善”这件事,从原则上来说是绝对正确的。

说到被人借钱,我也有类似的经历。我的父亲有一位恩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我父亲很受他的照顾。

当京瓷公司处于从中小企业向骨干企业转变的成长期时,那位恩人的公子曾经赶到京都来拜访我,他对我说:“我现在处境非常困难,借我点儿钱吧。”

当我得知那位公子的父亲是我父亲的恩人后,就把钱借给了他。

可是,他既没有留借据,也没有说明偿还计划,而我通过观察,也知道他是个不太负责的人。

所以我虽然嘴上对他说“这笔钱借给你”,但其实我早就做好了白给他的准备。打一开始,我就不指望他会还钱,所以我一次都没有去催过债。

而他也杳无音讯,对于欠钱不还的行为,连一个表示歉意的电话都没打来过。不过因为我一开始就没打算要他还钱,所以对此没有丝毫烦恼。

从以前到现在,向我提出过借钱请求的人有很多。这其中,凡是我答应借的,其实我都是做好了白给的打算。

至于以“对方日后偿还”为前提的借款行为,我一次都没有过。正因为如此,我从来没有那种“明明做了好事,却被对方背叛了”的体验。

而“为了对方着想,故意不答应借钱”的事情,我倒是做过。

图片

图片

有一次,我公司一名员工的父亲陷入困境,他们父子俩深夜拜访我的住处。当时,我在认真聆听了事情原委后,断然拒绝了他们的借款请求。

我对那位员工的父亲说:“如果我借钱给您,并不能真正对您有所帮助。虽然我难以体会您目前的艰难处境,但恕我还是不能答应借钱。您必须直面当前的困境,咬牙挺过去。”

当时我自己也觉得“这样拒绝他们,实在有点太冷漠了”。过事实证明,我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

当时与那位父亲一起上门拜访的儿子、也就是我的那名员工,如今已经是京瓷公司的干部,在岗位上大显身手。

而他的父亲后来也脱离困境,精神饱满,听说他父亲很感谢我当时所说的那番话。

如果大家想让自己的人生精彩而美好,如果想让自己的企业蒸蒸日上、长足发展,那么请真正努力做到“积善行、思利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