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乎其神的“工业革命” :谎言重复千遍=事实 (5-6)

 月亮是什么 2023-04-15 发布于浙江
文章图片1

Zhong guo

神乎其神的“工业革命”

谎言千遍=事实

(一)海市蜃楼般的“工业革命”

(二)遥遥领先西方的华夏冶金工业

(三)华夏领先千年的钻探技术

(四)工程建筑:华夏自古就携带“基建狂魔”的基因!

(五)领先西方千年的中国钢铁冶炼技术

(六)被付之一炬的两个“水晶宫”

(七)旅游胜地“煤溪谷”里的童话

(八)蒸汽机:被精心剪裁的童话故事

(九)纺织机:声东击西术遮掩的剽窃

(十)跳出陷阱!华夏民族的历史使命

注:红色标题为已更新,黑色标题后续待更新

领先西方千年的中国钢铁冶炼技术

Hua Loong

文章图片2

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冶铁技术为炼钢技术与优质钢的制造奠定了根基。炼钢,西方的落后同样以千年计数。

汉朝时钢铁冶炼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出现了高炉炼钢、炒钢技术、百炼钢技术等冶炼技术。汉朝炼钢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生铁中的碳排出,即脱碳炼钢法;另一种是在熟铁中加入热渗碳,以提高熟铁的含碳量,使之成为钢,即炒钢。百炼钢技术十分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含碳量。

文章图片3

欧洲仅在“工业革命”结束后的1856年,才开始用生铁炼钢,比中国晚了二千年。此前,欧洲基本上一直采用以块炼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无论是技术理论还是工艺,都远远落后于中国。

在被树立为“西方创新”的名单上,有两项关键的钢铁制造技术:著名的“贝塞麦炼钢法”(Bessemer Process)及“西门子炼钢法”('Siemens-Martin Process’ ),实际上这两项技术很早就由中国人发明并使用,后来才被西方复制,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钢铁技术与现代钢铁技术工艺上在本质上相当一致。

文章图片4

按照“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虚构,“贝塞麦转炉炼钢法” 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由英国人亨利·贝塞麦(Henry Bessemer)发明的一项钢铁制造技术。但这项被以英国人名字命名的钢铁冶炼技术,不过是一场剽窃比拼出的结果。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美两国都在炼钢技术上“大发灵感”。在美国,美国人威廉·凯里(William Kelly) 将数名中国工匠带到美国肯塔基州,挖掘中国的钢铁制造技术优势;英国人亨利·贝塞麦 则对同类技术抢先获取了工艺专利。“贝塞麦炼钢法”如此成了人类“钢铁时代的里程碑”、“近代炼钢法的鼻祖”,而贝塞麦则被戴上 “转炉炼钢之父”的桂冠。当时整个西方根本没有达到实用价值的钢材。美国人威廉·凯里后来称贝塞麦剽窃了自己的技术,但没有说,他本人是否也是剽窃了他人的技术。

至于著名的“西门子-马丁平炉炼钢法”,许多教科书及科学史学术刊物把这个技术归功于西方在1863年的“独立创新发明”,“发明家”的桂冠被戴到德裔英国人西门子(Charles Wilhelm Siemens)和法国炼钢专家马丁((Pierre Emile Martin)的头上。实际上,这个西方“独立创新发明”同样不过是个“再发明”与复制版,原版是早在基督教纪元五世纪中国就发明的共熔炼钢法。西方又比中国落后了一千四百年左右。

实际上,直到十九世纪前半期,西方在长期间一直试图发现亚洲优质钢材的秘密,英国设菲尔德的发明家亨茨曼(Benjamin Huntsman)在十八世纪中期就曾尝试过,但没有成功。后来的英国钢铁巨人科比钢厂(Corby Steel Works)也多次试验,试图复制中国的钢铁制造技术。正是这些试验最终帮助英国达到了统一规格、一定规模的钢铁生产水平。

文章图片5

被付之一炬的两个“水晶宫”

Hua Loong

把钢铁工业虚构成“西方工业立国、科技先进”的象征符号,是“西方中心主义”历史神话的典型话术。在这个神话传播中,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Paxton’s Crystal Palace)举行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被渲染成“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文章图片6

在美丽童话般的“历史”叙述中,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这个“万国工业博览会”让众多前来参观的人们“惊叹不已”,水晶宫建筑本身也被说成是“铁与钢为骨架支撑的玻璃主体建筑”,是“英国科技先进与工业革命的最辉煌展示”。

模仿英国的“万国工业博览会”,美国也在1853年搞了个“万国工业展览”(Exhibition of the Industry of All Nations),并在纽约建了一个美国版水晶宫,并同样被将之推销成“几乎全部由铁和玻璃”建造的。

这种“历史”叙述勘比安徒生美丽童话,如同五光十色的幻影编制的皇帝的新衣。这件新衣被一场大火付之一炬。两个水晶宫的下场也如同孪生兄弟,如影随形。

1936年11月30日晚上,一处小火迅速蔓延到整个水晶宫,伦敦消防队派出了89辆消防车,在现场共有四百多名消防员救火外加七百多名警察维持秩序,第二天清晨,昔日那个“被铁与钢为骨架支撑的玻璃主体建筑”水晶宫已被付之一炬,变成了十万平方米的灰烬。

文章图片7

早在那之前,1858年10月5日,美国山寨版水晶宫也被一场迅速蔓延的大火付之一炬。火起于傍晚五点,短短四十分钟,这个“几乎全部由铁和玻璃建造”的“西方工业典范”就被焚烧殆尽,美国媒体描述当时的场面是“整个水晶宫就像一堆熊熊燃烧的燃煤”( “the whole palace was like a burning coal”)。

为什么这两大“几乎全部由铁和玻璃”建造的“优越的西方工业文明” 的象征都从一处小火开始,在短时间内蔓延成熊熊燃烧的地狱般烈火、被付之一炬?“西方中心主义”者们宁愿保持缄默的是二者的另一个相同点:这两大工业文明的象征在建造时都使用了大量的木头。至于它们到底用了多少铁和钢,则只能留给上帝去评判了。这里只需再补一句:“万国工业博览会”的设计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 )根本不是建筑设计师,而是个植物学家和园艺师。

文章图片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