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今重庆彭水)有一个做生意的读书人叫贾正经,曾经因为一个心血来潮的举动,使他结识了一位露水姻缘之神,从而引出了一段笑谈。 途中偶遇 贾正经娶了一个老婆陶氏,虽算不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绝色佳丽,却也算得上明眸皓齿、仪态万方的小家碧玉,属于留在家里让人不放心的那种。 有一年清明节,贾正经和妻子带着贡品去祭扫祖坟,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忽然遇到一股旋风挡在路中央,迟迟没有散去。 古时候的人都很迷信的,尤其是这种敏感的日子。 贾正经怀疑这是鬼神来拦路求酒食,于是便当道摆上祭品,并往地上洒酒祝祷:“不好意思了,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您这位尊神,仓促之间也没有多做准备,在此敬上一杯浊酒,请不要嫌弃啊。” 祭拜完毕,旋风围着他夫妻俩绕了两圈,随后散去。然后贾正经两口子扫墓归家,再没有遇到什么其他异常的事情,贾正经也在没有把这当回事。 神仙报恩 第二年春天,贾正经因事出远门,慌着赶路结果错过了地头,天近傍晚,一个人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想到晚上没处歇息,担心加害怕,不禁边走边长吁短叹。 忽然,前面路边出现一个黑衣差役打扮的人,等他走近后问他:“请问您是贾相公吗?我奉了主人的命令,在这里等您很长时间了。” 贾正经疑惑的问:“请问你家主人是哪位?”那人指着远处有灯光的地方说:“到了您就知道了。” 他乡遇故人,雪中送炭啊。贾正经心里暗喜,也没多想,就跟着那人去了。 走了大约一里地,来到一处金碧辉煌的大宅院前,贾正经看到一个穿道服、戴头巾的儒雅之人已经等在门口。两厢见面,立刻迎入正厅分宾主落座,端茶奉水。 咦?这么面生,好像没什么交情啊!但就像落水之人,不管是救生圈还是细木棍,能抓住什么就抓什么吧。 主意打定,贾正经起身上前施礼:“失路之人又逢天将夜,忽然有幸得到您的眷顾招呼,但是我们素昧平生,不知道您怎么能提前知道我陷入困顿,从而还麻烦您的仆人大老远去迎接呢?” 主人说:“尊驾与我有杯酒之缘,怎么能说没见过面呢?去年清明的时候,您夫妻俩上坟祭扫的路上,挡道的旋风就是我啊。” 贾正经立刻肃然起敬:“原来您是神仙啊,失敬失敬。” 主人微微一笑,摇摇手说:“不是的,我是地仙啊。” 原来,按照民间说法,仙家自高到低分为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五大品级,每一个级别要想进到上一阶都是很难的,跟我们现实中升官大有不同。 贾正经的问话,就像问一个省委书记:“哇塞,您官一定很大吧,起码是个正科级吧!”或者问马云:“一看就是个有钱人,起码身价要好几万吧!” 贾正经听后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便赶紧岔开话题问主人做什么官。主人脸稍微红了一下:“说起来惭愧,我是掌管人间露水姻缘的官。” 露水姻缘?自古文人有一项特殊的技能,就是哪怕最龌龊的事情也能给起一个雅致的名称。直白一点,就是野合、外遇之类的呗。 荒唐人问出荒唐果 不过贾正经一听这个,却不禁立刻想入非非了,于是带着淫秽的笑意脱口问到:“我可是个多情之人啊,麻烦您给查一下,我这辈子会有多少次艳遇啊?” 那地仙对这种事大概习以为常,倒也不以为意,于是马上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一本厚厚的簿册翻了起来,很快翻到贾正义的那一页。 只见他先是一愣,然后大笑起来:“哇塞!真是奇了怪了,贾先生这辈子居然没有艳遇的戏,可是尊夫人陶氏现在却正有此良缘啊。” 贾正经一听这个,恍惚觉得头上长出一片大草原来,压的他呼吸立刻觉得急促起来,脸也憋得通红,汗水不自觉的哗哗流了下来。 毕竟老婆正青春貌美,自己又离家多日,如果陶氏真做出红杏出墙这样的事,这可是自己一辈子的奇耻大辱啊! 于是,贾正经赶紧央求地仙,让他想办法为陶氏消除这一孽缘。但是地仙却无奈地说:“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事,这又怎么是我能更改得了的呢?” 贾正经反复哀求,地仙仰起头45度角斜视屋顶十分钟后,才像是下了很大决心地说:“好啊!幸亏尊夫人遇到的是一个俗气的小人,爱财之心大于好色之欲。这样吧,你赶紧回家,还来得及避免丑事发生,不过会损失些钱财而已。” 贾正经屈指一算,自己已经离开家四天了,怕是赶回去也来不及了,还白费了盘缠耽误了挣钱。可转念又一想,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使老婆失了贞洁、自己受了侮辱,怎么算怎么不划算。于是赶紧连夜辞别地仙,日夜兼程往家赶。 捉奸 结果到了离家还有四十里地的时候,风云突变,下起了瓢泼大雨,贾正经没办法,只能耐着性子在外等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回到了家。 火烧屁股一般的贾正经到家一看,卧室的墙已经被雨水淋塌了。 他知道,邻居住的是一个单身少年,两家的卧室正好只隔着这唯一一面墙。回想起地仙说过的话,贾正经不禁长叹一声,眼泪如泉水汩汩地冒了出来。 陶氏问他:“怎么回事?咋地一进屋就哭了起来?”贾正经擦了一下眼泪、抹了一把鼻涕恨恨地说:“墙倒了,两个卧室都连成了一家,那边住的是个单身小伙子,这还用说吗?还来问我!呜呜。” 陶氏撇了撇嘴:“我当多大点事呢,对,是有这情况,不过只是被盗了十贯钱罢了。” 贾正经连忙止住了哭声,好奇地问怎么个情况。陶氏才说:“墙倒之后,果然那个小崽子过来调戏我,我就赶紧到邻居家去躲避。那小子看我跑了,就把我藏在枕头下的钱给偷去了。他大概怕你回来后找他算账,所以连夜逃走了。” 贾正经这才冷静下来,不过很快又想起来:“你哪来的十贯钱?”陶氏说:“那不那张三在你走后来还账的钱嘛!” 真相大白,但贾正经一是心疼被盗的钱,二是气不过那少年调戏自己老婆,于是便报了官。 很快官府抓到了那个邻家少年,痛打了一通,所供果然与陶氏基本一样,但是那钱早就被少年花光了。 大家好,本文源自袁枚小说《子不语》。我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