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癸卯淘书记|08:“淘书也是一种休息呀”

 tcfzhf的图书馆 2023-04-16 发布于陕西

       大连的书友于哥领着团队来西安了,忙了一周,约好周六到西市一块逛的,结果临时任务上午10:30有事儿,好在还能忙中偷闲,期待和于哥能见上一面。昨天给他指明方向,让他去朱半城和大乐的书店逛一下,也不知道去了没有。今早6:20醒来,洗漱完毕,6:35出门,20多分钟车程,7点就到大唐西市了。给于哥说让他快来,结果他说领导还没起床呢。告知他我9:30左右要离开,他说那就约了下次吧,一个月后会再来西安的,下次时间比较宽裕,到时候好好聊一下。于是就被迫遗憾了。

       西市人不多,摆摊的也少,柳师抱伤摆摊,不过卖的都是杂项,其他几个地摊转了一圈也一无所获。待又转回来,柳师说有几本民国小册子,看看有没有兴趣,然后从三轮上取了下来,打开袋子发现是十来本东方杂志社为纪念创刊20周年所编的东方文库,民国12年出版,商务印书馆发行,64开小开本,都是外国小说集,盖着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藏书印。东方杂志是民国早期影响最大的杂志之一,20周年纪念文库共出版了近百种,每种都精挑细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网上单本都在百元以上。柳师讲了书的来源故事,让人咬牙切齿。

      外面没有收获,便到了西市的里面,在旭日古旧书店选了几本书,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老板娘开心的提起了我在公众号上写老板的文章,老板给我聊起了他书的特点:没有10元以下那种廉价的垃圾,但质量上绝对有保证。这样的书摊才有逛头,毕竟买东西要有收获,如果满地的都是送废品站化浆用的东西,那也没有淘书的兴致了。

     在胖子那儿买的书有以下几种:

​      (1)西北大学陈博签名本的《从传统道家到黄老思想》,花木兰出版社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之一,黄留珠先生作序。西北大学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镇,花木兰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大陆青年学者的学术著作的出版工作,听说是免费出版并送十本样书,这应该是陈某的样书之一,送给了他的同学,不知为何流向了地摊,可能在咱眼中是个宝,在别人眼中不如草吧,这样赠书有些不值。
​      (2)《西北杂志》5期4本,其中27 28两期是合订本。该杂志为彼岸西北老乡会的会刊,从内容和风格来看,应为于右任先生创办,里面多刊登沦落宝岛的西北老乡的回忆性文字,对研究西北史地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从事西北旅游文化研究的杨博士看到后非常喜欢,于是便转给了他。

    (3)群众出版社是公安部下属出版社,这本《中国邪教史》应该是前几年反邪教的产物。比较感兴趣的是里面将拜上帝会和义合拳列了进去,于是便买了下来。

      (4)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中国风俗文化集萃零本7册,该系列是在中国风俗文化丛书的基础上选编而成的,选萃本共二十种,之前遇到过整套的,好像200块钱就卖了。现在查了一下,网上能找到的全套的售价都在4位数。不着急,咱慢慢配。

      (5)陕西旅游出版社的《长安史话》是张西堂先生的公子张铭洽先生负责主编的。编委会阵容很强大,基本邀请了90年初陕西的所有文史大家。编写者都是当时40多岁的青年学者,比如贾二强师。这种专业又通俗的读物现在越来越难找了,网上整套的售价都在150以上。

      逛了一圈,又逛回了西市的西北角,在一个地摊上买了4本书。这4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各研究室编写的通俗读物,结果现在环境使然一书难求,今天遇到一套4本全的,自然不能放下。临走前在赵师傅的地摊儿看到了一本儿碑林博物馆馆长路远老师翻译的《苏联境内的原始艺术遗存》,打开还是签名本,上款应该是李老师夫妇,怎么能够错过呢?

      其余除了见一个老板在一本旧书里面找到两张老板50元的人民币之外,再也没有让人赏心的东西了。看姚老大在喝胡辣汤,问他在哪儿买的,知道地址后骑车子吃了早饭。看看时间9点多了,于哥还没有到,无奈便先行告退了。

      上完课是十一点十分,刚好是兴善寺各个老板开张的时间,于是又10分钟车程到了兴善寺西街。将背着的书放在华玉老板处,从西往东逛,由北逛到南,在三个地摊一共买了6本书。一在柳师处30块钱买了一本三印的《白鹿原》,看中的是品相。最近得陇望蜀,想把前几个印次收齐,此乃第一收货也。

      在路南的书摊买了一本仓修良先生的学术文集和一本野夫的《乡关何处》,一共花了50块钱。然后在九真小石柱买了三本中国性文化相关,一本是高罗佩的《秘戏图考》,一本是敦煌研究副刊的《敦煌性文化》,还有一本是《四大禁书与性文化》,应该是一个人的藏书,蛮有意思的,便一块儿拿了下来。
​      跟赵华老板聊天,聊了上午的行程,赵老板说杜老师蛮辛苦的,周末也不休息。我说,休息呀,逛地摊就是一种休息啊,凭自己的兴趣找快乐的事情,身体得到了锻炼,心情得到了愉悦,就是最好的休息方式呀。然后和赵老板都笑了。
      去长安大学给杨博士送书,交接完毕后突然想起来知旧书店就在马路对面,既然到此怎能错过?骑车上了天桥,到了书店门口,只有老板娘在,门口看了一圈没有新的发现,钻到店里面找了一圈,看到了一本儿《铁屋里的呐喊》,在一堆书后面找到了两本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一本《桃花扇》,另一本是《长生殿》, 这时肖老板回来了,聊了几句书店的经营,肖老板给了优惠,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诗曰:
      平生最爱是读书,淘书不计囊中枯。
      莫问痴心何如此,只为夜来灯不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