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女婿》《不为五斗米折腰》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4-16 发布于北京

《选女婿》

唐代裴宽曾作润州(今江苏镇江)参军,当时润州刺史韦诜,为女儿选择夫婿,久选不中。一个休息日,韦诜登楼远望,忽然看见一个人在花园中埋东西,就去打听这个人是谁。别人告诉他:“这就是裴参军,非常仁义,从不愿接受贿赂,害怕玷污了家门。恰好有人馈赠给他一块鹿肉干,交给他就走了,他不敢自欺,所以就将那东西埋掉。”韦诜十分惊异,嗟叹再三,于是将女儿许配给裴宽为妻。

结婚那天,韦诜用帐子遮住女儿,让她看看裴宽。裴宽又高又瘦,穿着碧色衣服,韦诜族中的亲戚都笑话他,把他叫做“碧鹤”。韦诜说:“爱自己的女儿,必然将她许配给贤良的公侯作妻子,怎么可以以貌取人呢?”裴宽后来历任礼部尚书,很有声望。

唐代李祐,官做到右金吾大统军,许多公卿都想要他的女儿做儿媳,李祐一一拒绝了。一天,李祐将所有幕僚都召集聚会,声称他将在宴会上选女婿。众人议论纷纷,猜测他必然是选一个名门贵戚的子弟,等到入宴却不见动静,酒喝到一半,李祐拉着最末尾座位上的一个军官,对他说:“知道你还没有结婚,请允许我将小女的终身托付与你。”并即席举行了婚礼。

后来,有人询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李祐说:“我每每看见那些缙绅之家,总是与名门望族缔结婚姻,其实他们的子弟长期沉溺于奢侈淫糜,大多没有善终。我凭借自己的军事谋略得到爵位,自己选择女婿,何必非要去攀附高门而博取虚假的名望呢?”听的人都认为这是真知灼见。

司马光说:“媳妇一定要娶那些家境不如我的,女儿一定要嫁给家境胜过我的。媳妇的家境不如我家,就知道勤俭朴素;把女儿嫁到胜过我的人家,就知道畏惧严谨。”这些话在当时可谓名言。然而看看韦诜、李祐二公如何选择女婿,司马温公就意犹未尽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田园诗人陶潜(陶渊明),祖上世代为官,父亲也当过太守。不幸的是,他八岁死了父亲,十二岁又死了母亲,从此家道开始败落。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很想干出一番大事业。

从二十九岁起,陶渊明才由别人推荐,做过几任小官。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他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

这年冬天,郡里派出一名督邮来督察公务。督邮虽然职位不高,却有权势。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傲慢的人,一到彭泽,就打发县吏叫陶渊明去旅舍见他。县吏不敢怠慢,赶紧禀报陶渊明,并叫他整好衣冠去接见。平时就蔑视功名的陶渊明再也无法忍受,叹道:“焉能为五斗米折腰!”说罢辞职而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