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叶在壮 || 游吴中第一峰穹窿山(随笔)

 家乡文汇 2023-04-16 发布于黑龙江


(视频 游吴中第一峰穹窿山

作者简介:

  叶在壮,男,1952.07生,苏州市优秀教师,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省文联书法老师。市书协会员。苏州老园丁书画研究会理事,苏州大学书法社会员、苏州草书社社员,苏州知青书画院成员,苏州知青文学社成员………

生活随笔

 游吴中第一峰穹窿山

 【苏州】叶在壮

           
      一早,地铁五号线到许家桥转公交506路,直达穹窿山山脚。一场春雨乍停放晴,空气异常清新,漫山密林,环境极其幽静,令人神清气爽。山道蜿蜒盘旋,曲折伸向山巅。山腰一石桥,名得福桥;有一池,曰玩月池。过桥,越池,继续向山顶攀登,一路几无游客。半道,偶遇三三二二男女信徒,携香袋,背包囊,去上真观祈福。
  

    到北麓宁邦寺,拾阶而上,见玩月台摩崖题刻“孤风皓月”。台下有百丈泉,不由朗读碑文“百丈泉记”。泉水顺流而下,缓缓注入池中。山泉清澈见底,水势充盈。深山古刹流泉,环境如此优雅,相传南宋名将韩世忠曾隐居于此。
        
     在宁邦寺见到申时行一首诗,曰:
登穹窿山入宁邦寺 
昔闻阳山高,
不敌穹窿半。
而我登其颠,
振衣凌汗漫。
居然五岳尊,
突作三吴冠。
天目来蜿蜒,
具区环浩浒。
排云豁洞庭,
出日恍秦观。
寇谷吐烟霞,
层峦入霄汉。
       

     前贤有诗如此,叹为观止!遂继续上登,便是上真观。上真观为吴中最早的道院。汉平帝年间(公元1-5年)建祠。清顺治年间中兴时期,香火极盛。乾隆二十二年,弘历大帝南巡,登上穹窿山,于望湖亭瞭望,八百里太湖尽收眼底,于是即兴作望湖诗:
震泽天连水,
洞庭西复东;
双眸望无尽,
诸虑对宜空。
三万六千顷,
春风秋月中;
五车禀精气,
谁诏陆鬼蒙。
   
     徒步行至望湖台,登台远望,尽览连绵山色,饱赏太湖风光。穹窿雄壮,群山相连,郁苍山巅,风光旎旖。眺望太湖,湖光浩瀚,渔帆点点,水天一色,长空澄清,太湖七十二峰若隐若现,其景美不胜收,怎不令我心旷神怡!
   
     在重重叠叠的山峦间,上真观飞檐凌空,画梁雕栋,楼阁雄伟,色彩艳丽,想那上真观历史上盛极一时,三茂真君在此得道,名不虚传。上真观千年沧桑,一砖一瓦,都记载着动听的故事。
   

     顺着山巅大道,来到箬帽峰下的茅蓬寺。进入山门,只见正门上写“浩然”两字,左右对联云“穹窿一峰高,兵学两孙秀。”两侧碑廊,碑文集萃,历代名人题词与古今诗句,让我大饱眼福。
   
     茅蓬寺是吴中胜景。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曾隐居该地,创作《孙子兵法》。细赏碑廊后,来到兵圣堂,孙武石像巍然矗立。伫立像前,豪情满怀,心情激荡。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他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闻名遐迩,深入人心。堂中悬挂七十二块红木篆刻的《孙子兵法》,出自书法名家杨炳延之手,由雕刻大师周雪英耗时半年,完成巨作。碑文长8.8米,高2米,真乃煌煌巨制。环顾四周橱窗,陈列着历代《孙子兵法》版本,有《乾隆皇室兵书》、有《宋十一家注孙子》等著名文物。
   

     从兵圣堂出来,极目远眺苍穹,游兴更浓,脚步更轻。不觉来到寺后密林深处,赫然见一天然石台。台上镌刻“汉会稽太守朱公读书之处”。史载朱买臣青年时家境贫困,原配妻子不能与之共患难,弃之改嫁他人。朱公五十岁步入仕途。崔氏得知朱买臣荣归故里,悔恨莫及,哀求重归于好再次收留。朱公泼水马前曰:你能把我泼出去的水收回来吗?想此典故,不禁感慨,夫妻本是同命鸟,患难方显真性情。
   
     茅蓬之地,生长很多的竹子,大如椽子,粗可合围,直插云霄。但见一对老年夫妻,对坐山间竹亭,一边品茗一边聊天,一边欣赏苏州评弹,优雅的曲调如潺潺泉水,在山间回荡。好一幅“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画面,与竹林山泉合为一体,景致极其祥和!
  

 
     站立于南麓海云禅洞平台前,鸟瞰穹窿山。穹窿巍然屹立,犹如英武的勇士,胜景难以描述,游兴难以克制。今春难得畅游吴中第一峰穹窿,独行漫漫山道,手机显示已达两万余步。时已过午,遂由后山绕路,来到山脚的夏令营胜地,但见地势开阔,景象豁然开朗。此地书院商铺随处可见,找到一雅静茶室,坐下休息。主人为我泡上一壶香茗,翻阅书架,静坐读书,休憩一个小时,疲劳尽消。遂一路找到公交车,径直返回市区。
        
     如今年届古稀,还能畅游名山。感觉脚力尚可游兴尚浓。若有志同道合的游伴,重访名山,亦为心愿。

(视频由作者提供)      


投稿须知

 《家乡文汇》公众号刊发内部文友作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作品原创首发,投稿前,请作者校对无误,文责自负。作品发表后,作者要配合平台反复转发推广,阅读量在100以内的作者文章,将控制后续发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