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尔浑河-色楞格河不只是蒙古的母亲河,更是蒙古高原的地缘中心

 维达说 2023-04-16 发布于河南

从公元前2世纪兴盛的匈奴帝国到13世纪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一千五百年间,蒙古高原这片土地是诸多游牧民族驰骋的舞台。而位于这个舞台的中心便是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匈奴帝国的单于庭龙城、突厥汗国的牙庭于都斤山、蒙古帝国的都城哈拉和林,以及如今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均在此流域,那么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相比肯特山以东的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杭爱山以西的大湖盆地有哪些独到的地缘要素致使游牧民族要将政治中心放在这里呢?

匈奴帝国的单于庭龙城、突厥汗国的牙庭于都斤山、蒙古帝国的都城哈拉和林,及乌兰巴托均在色楞格河流域。

蒙古人有句谚语:“宁在杭盖当牛马,不在戈壁做人。”,这里所说的“戈壁”不是指砾石荒滩的蒙古中央戈壁,而是那些长有芨芨草等耐旱植物的盐碱地,那是虽然也适宜放牧,但生活条件更为艰苦。相比之下,最理想的放牧地便是山麓森林边缘的牧场,在蒙语中称为“杭盖”。

蒙古人有句谚语:“宁在杭盖当牛马,不在戈壁做人。”

这些山麓地带通常都会有因高大山脉拦蓄下来的水汽汇集成河流,它们从密林深山中发源,滋养了山下的草地,于是山林、河流与草原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便是游牧民族眼中天堂般的杭盖。放眼整个蒙古高原,仅有几处较大的杭盖,如蒙古国东部的肯特山、中部的杭爱山周边、以及中国大兴安岭西侧。也因此大兴安岭西侧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是内蒙古最好的草原。

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处于北面杭爱山、东面肯特山和西面萨彦岭的包夹之中。

至于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当我们将视角上抬之后便会发现,这个流域面积达44.8万平方公里的水系,正是处于北面杭爱山、东面肯特山和西面萨彦岭的包夹之中,唯独南面空出,于是长1480公里的色楞格河从杭爱山北坡发源之后,便汇聚右岸的哈努依河、鄂尔浑河、图拉河,以及左岸的德勒格尔河、额吉河,流入贝加尔湖,之后通过贝加尔湖的出水口安卡拉河汇入叶尼塞河,最终注入北冰洋,进而完成蒙古高原向北方的水系联通。

鄂尔浑河-色楞格河作为蒙古高原上最大、水量最充沛的一条河流,其补给却主要靠地下水、雪水和雨水。

鄂尔浑河-色楞格河作为蒙古高原上最大、水量最充沛的一条河流,其补给却主要靠地下水、雪水和雨水,由此也反衬出山麓地带的杭盖是怎样一幅水草地。当然整个流域并非都是游牧民族喜爱的草原,由于越靠北就越深入西伯利亚,气候越寒冷,虽然降水较大,但是积温不够,所以在色楞格河的下游,包括贝加尔湖湖区在内的广大区域亚寒带针叶林取代了温带草原,虽然在地缘层面上,这里是漠北草原的后花园,属于蒙古高原的地理范畴,但这里并不是传统的游牧区,反而是半游牧半渔猎的“林中百姓”领地。

色楞格河三角洲面积7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三角洲,截留了大部分的泥沙与污染物,保证了贝湖水质

额外延伸一点色楞格河三角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三角洲,色楞格河三角洲面积近700平方公里,从1972年开始,三角洲向贝加尔湖区推进了约1公里,面积估算增加了60平方公里,色楞格河大量的泥沙与中上游积累的污染物汇聚到此,但被水生植被茂盛的三角洲湿地阻挡,大部分截留在湿地之中被沉淀、分解,也使得进入贝加尔湖的污染物大量减少。所以贝加尔湖的水质透明度深达40.8米,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摩周湖不是没有原因的。

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占据了蒙古高原大部的杭盖草原之后,就意味着该地拥有了成为蒙古重要板块的资格。

言归正传,当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占据了蒙古高原大部的杭盖草原之后,就意味着该地拥有了成为蒙古重要板块的资格,但想要成为地缘中心还需要别的其他两大板块不可替代的理由。这时我们不妨审视一下整个蒙古高原,虽然东侧的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环境也不算差,但位置偏东,所以不是蒙古高原西部还有大湖盆地的存在,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还真有可能成为蒙古高原的中心。

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是蒙古高原的地理中心,具有兼顾蒙古高原东西两侧的作用。

既然东西两大板块都需要兼顾,那把游牧民族政权的政治中心放置在蒙古高原的地理中心—色楞格河南部的杭爱山与肯特山之间的杭盖就成了一种必然选择。流淌在此地的色楞格河支流:主流鄂尔浑河发源于杭爱山、支流图拉河发源于肯特山,恰恰将杭爱山与肯特山两大杭盖草原连接在一起。

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与农耕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隔着蒙古戈壁,就是隔着一道屏障。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与农耕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隔着蒙古戈壁,直接从这里穿过大戈壁去南下阴山之南劫掠相当困难。汉匈大战时,李广在领军攻打匈奴翻越此地时就多次迷路以至延误战机,甚至被围歼。所以反过来说,这种劣势何尝不是防御中原王朝反击的优势,毕竟不管是中原王朝北上还是游牧政权南下,蒙古戈壁都是一道屏障或阻隔。

紧邻着蒙古戈壁的克鲁伦河流域也是游牧民族从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出发南下劫掠的通道。

但这种阻挡,远构不成地理隔绝,毕竟紧邻着蒙古戈壁的克鲁伦河流域也是游牧民族从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出发南下劫掠的通道,在掌控这一板块之后,完全不需要再费尽千辛万苦穿越戈壁大漠,便可借道攻掠汉地。而且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的居中位置,使游牧民族无论是向北统一色楞格河下游的“林中百姓”,还是向东翻越肯特山进入东部的克鲁伦河流域,亦或是向西进入大湖盆地,甚至翻越阿尔泰山进入西域扩张都是最理想的经营中心。

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诞生了更多曾经入主中原的游牧部族,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皆是从这里走上征服之路

当然,在历史上,蒙古高原东部的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诞生了更多曾经入主中原的游牧部族,如鲜卑、契丹、女真和蒙古皆是从这里出发,去统一蒙古高原,进而开启征伐世界之路的,堪称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成长摇篮。那么克鲁伦河流域板块在蒙古高原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这个我们下期再叙。

备注:本文《蒙古国合集》系列连载的第11期,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