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套人民币欣赏

 淮上风 2023-04-16 发布于安徽

       枣红色壹角人民币有两个版别:一个防伪水印为五角星;一个防伪水印为古币的(这个版别的发行量相对少些)。1962年4月20日发行,1971年11月20日银行只收不出。民间对其停止使用的原因传说不一,比较普边的说法是正面图案中,干部和知识分子走在工农大众的前面了,且干部又居“中心”位置成了整个画面的主角,画中人物在视觉上有“远离我们而去”的感觉。

               正面


                        背面


背绿,又称“蝴蝶”背,1966年1月10日发行,正面面值为“壹角”,画面中的人物仿佛迎面而来,背面的绿颜色容易与面值为贰角币的背面颜色混同,1967年12月15日银行只收不出。

               背面


                       正面

       1967年12月15日开始发行背棕色壹角券如下图:

三位红罗马冠字的壹角币正、背两面图案


两位红罗马冠字的壹角币背、正两面图案


二、三位蓝罗马冠字的壹角币正面图案,背面略。


        1964年4月15日发行贰角币,其中分平版和凸版两个版别,实物不上手不易区分。1992年2月4日银行只收不出。

          贰角币背、正两面图案


        另附一张背面漏色的贰角币,此类币种只有市场价格价值,并无研究价值。


     1974年1月5日发行伍角币,2000年7月1日银行只收不出。

 伍角币背、正两面图案:


       另 附一张背面漏色的伍角币。

1969年10月20日开始发行 壹圆币,1996年3月1日银行只收不出。壹圆币的背、正两面图案
1964年4月15日发行贰圆币,1991年3月1日银行只收不出。贰圆币分两种版别:一种防伪水印是五星;一种防伪水印是古币(发行量比较少)。

        贰圆币正、背两面图案

      1969年10月20日发行伍圆币,2000年7月1日银行只收不出。伍圆币分两种版别:一种背面的碳素画印的浅些;一种背面的碳素画印的深些。

      伍圆币的正、背两面图案

1966年1月10日发行拾圆券,1996年3月1日银行只收不出。

拾圆券正、背两面图案


1957年12月1日,发行壹分、贰分、伍分铝镁合金硬分币,1999年2月3日,第三套人民币全部停止使用,包括铝镁合金硬分币。

壹分币直径18毫米,重0.67克。

贰分币直径21毫米,重1.08克。

伍分币直径24毫米,重1.60克。
又,1981年前后,我国的铝材市场出现短缺,导致市面上硬分币供应不足,故于1981年7月15日开始发行用第二套纸分币的模版印制的壹分,贰分,伍分纸分币以纾解分币供应不足的局面,民间称这种纸分币谓“八分币(1+2+5)”。为了同第二套纸分币区别开来,票面上只印有罗马冠字而无编号。


(上图壹分币正、背两面图)

《上图贰分币背、正两面图》


(上图伍分币正、背两面图)

        虽然1999年2月3日,国家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第三套人民币停止流通的公告》,而银行内部仍发行、使用硬分币以便于结算时能精确到分。如下图




另外,自1980年到1986年,还发行了铜81%,镍19%的合金币,面值壹圆的、俗谓“长城币”的金属币(直径29.6㎜,厚1.9㎜,重9.6克),于此同时,也依次发行了合金为铜70%,锌30%的壹角(直径19.8㎜,厚1.2㎜,重2.6克),贰角(直径22.8㎜,厚1.6㎜,重4.2克),伍角(直径24.7㎜,厚1.8㎜,重6.2克)的流通金属币。
(上图为1980年发行,壹元177万枚,壹角240万枚,贰角248万枚,伍角405万枚。)



(上图1981年壹圆7545万枚。1983年壹圆240万枚。1985年壹圆1680万枚。

1981年壹角4260万枚。1983年壹角53万枚。1985年壹角3727万枚。

贰角:1981年524万枚。1983年55万枚。1985年0万枚。

伍角:1981年1967万枚。1983年290万枚。1985年1273万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套人民币是我国首次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发行的人民币,流通时间长,在我国深受大众喜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