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买房,建议一定要选大品牌开发商

 渝夫地产观 2023-04-16 发布于重庆

房地产是不是暴利行业?

是。也不是。

房地产其实也是看天吃饭,有时候暴利得超乎想象,有时候也艰难得令人同情。

房地产有时候比想象中暴利,有时候就像中彩票一样,简直是发横财。

前几年那些低价拿地之后遇到火爆行情的,确实都很暴利。比如蔡家的万科观承。

2016年12月14日,万科以1469元/平米的楼面价拿下蔡家的观承地块,42万多方的建设体量。后来修建了十几栋高层,还包括一些别墅。

(万科观承平面图)

项目最终以建面均价远远过万的房价,仅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完全清盘,其利润之肥厚,实在是让人羡慕。

但房地产有时候也比想象中艰难,有时候踩了坑,能保本就不错,要赢利可能很难。

比如2018年在沙坪坝高九路附近高价拿地的弘阳,用近70%的溢价率,11727元/平米楼面价成为当年的单价地王,拿地喜报发出来颇为风光。

(天宸一品周边环境)

弘阳天宸一品去年底开始拿到预售,号称6000元精装修,备案价约建面2.5万,卖不出去。

如今在原价基础上降价6000元,按建面1.9万/平米销售,至今竟仍然一套都没网签。

营销人卖房时眼睛里流的泪,都是投拓人拿地时脑子里进的水。

但是,市场行情并没有那么好预测。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只是大开发能够承受得起一些失误。但如果小企业如果踩了坑,就不一定能熬下去了。
 

房地产业虽然一直被视为暴利行业,但事实上,房地产业的竞争却越来越残酷。
 
高房价首先是因为高地价。这不仅是购房人要面对的,更是开发商要面对的。

开发商要持续经营必须拿地,因为不拿地就意味着主动出局,所以往往高价拿地。而高价拿地后,市场一旦变化,一些中小房企就容易陷入泥沼。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对资金实力要求很高。但这些年,中小房企融资越来越难,拿地越来越难,销售回款越来越难。

中小房企的日子,实在太难了。

根据人民法院网站消息,今年以来,截止10月27日,全国宣告破产的房企达到了408家。宣告破产倒闭的,主要是中小房企,他们没有能够“活下去”。
 

这些年来,土地资源、金融资源越来越集中向头部房企,市场份额也自然在向头部房企聚集。我们对比2018年和2011年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的变化。
 
在2011年的时候,全国前三强房企前三强仅占比5.13%的市场份额。前十强仅占比11.37%的市场份额,前三十强仅占比17.92%的份额。

但到了2018年,全国前三强房企就占据了12.88%的市场份额,前十强房企占据了27.20%的份额,前三十强房企就占据了45.76%的份额。

我们看到,头部房企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而这背后,也是每年数百家中小房企的黯然出局。
 
所以,在这种市场变化趋势之下,选择大品牌开发商的房子,相对更加安全。买到烂尾的楼盘,应该是购房人最大的噩梦。
 
 
最近我一直在看二手房,有一点感受尤其深刻。

那些品牌开发商的楼盘,无论是社区的维护保养还是物业管理服务,都明显优于那些不知名企业开发的楼盘。

就像是两个女人,保养和不保养,那个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在刚刚交付的时候,这些社区的情况其实差距不大,但十年八年之后就完全是两码事情了,而且时间越久,社区状况的差距越大二手房的市场表现,差距也就越大。

选择大开发商,一方面是避免市场风险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选择品牌开发商,后期的物业服务更有保障,物业更容易保值增值能力。

所以,现在买房,建议一定要首选大品牌开发商的产品了。


END

声明:
1.本文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2.本号发布的内容,属个人观察和观点,仅供参考。
客官!点一下在看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