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觅家乡的背影(十五)——敦煌历险、玉龙登顶

 乡风儒语 2023-04-16 发布于江苏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世事春秋长;乡风儒语对月饮,三坔夜话万钟情。斯时也,李老师轩楼临窗,说史聊文,谈古论今,言庄道巷,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碰心处,高山流水,莫非知音?!


编   者   微   语

严寅贤先生是江苏泰兴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语文特级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原副校长。编者与其既为老乡,亦是好友,深为其高尚的人品,渊博的学识和浓郁的的乡情而感佩。本公号在发了他的长诗《希望之光,永不灭》后不久,即连载其文笔优美,又特接地气、特文化的笔记散文《寻觅家乡的背影》。上期是连载之十四,本期为连载之十五。

寻觅家乡的背影
严寅贤
十五、令人神往的神州大地——敦煌历险、玉龙登顶
我喜欢旅游,尤其喜欢欣赏古老的人文景观和奇特的自然景观。这对语文老师是特别有意义的。什么是阅历?什么是见识?什么是眼界?什么是视野?走多了,看多了,思考多了,写多了,这一切,也就随之丰富了。
著名作家梁衡先生认为,自然美景之“形”,可以让欣赏者生“情”明“理”,自然美景会像书本一样润泽人的心田。而人文景观则可以让人走进历史,走进思考,走进辩证。的确如此。当我把旅游之所记所思所感诉诸文字之后,不仅我自己获得“二度审美”之愉悦,并且,当我把它们呈现给我的学生时,又多了一重内心的充实与幸福。
我一生中走过中外不少地方。但是,走多了,又觉得有点儿审美疲劳,甚至觉得有些地方可能是因为走马观花,来去匆匆,浮光掠影,总觉得真正值得诉诸文字的并不多。
这里以时间先后为序,叙述自以为重要的五次远足。
敦煌雅丹地貌历险记
2004年暑假,女儿高考结束,我们一家人决定去敦煌旅游,一家人尤其是我和女儿,对敦煌有着一直以来的景仰与企盼。记得我儿时所用的口琴,就是上海产“敦煌”牌的。只不过,当时对“敦煌”这个品牌的内涵几乎是一无所知。
临行之前,朋友告诉我,一定要到敦煌雅丹地貌去看看。这个旅游景点当时刚刚开放。我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知道,敦煌雅丹地貌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在我们这一代人心目中,“敦煌”,总是和“彭加木”这一不朽的英名连在一起,给人以悲壮之感。
敦煌雅丹地貌位于新疆甘肃两省区交汇处,距离玉门关西北80余公里。这是一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整个景区布局有序,造型奇特。
到达敦煌,在饱览了敦煌的艺术大餐之后,我和朋友老任决定去雅丹地貌看一看。由于雅丹地貌景点刚刚开发,只有一条新修的马路通往雅丹地貌深处。
我们乘坐一辆普通面包车出发。车上共有六人:我们一家三口,朋友老任,两位司机。一路上,雅丹地貌奇异诡谲的风景让我赞叹不已,惊喜不已:雅丹地貌,简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为了早去早回,早晨6点,我们就出发了。我们备足了水和简单的午餐,怀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向沙漠、向沙漠深处进发了。
新开辟的马路不宽,可供两辆车对开。一路走去,畅通无阻。也许是刚刚开发的景点,不被外人所知,一路上,只有我们一辆车,好不惬意。
我们惊奇地发现,整个雅丹地貌群高低不同,错落有致。每个雅丹地貌都各具形态,千奇百怪,造型生动,惟妙惟肖。有的像高耸的宝塔,有的像古老的宫殿,有的像我们小时候常见的农村麦场上高高的麦垛。更有的像昂首屹立远眺的金孔雀,像展翅欲飞的雄鹰,像大海中乘风破浪的军舰,像怒目远视的武士。还有的,则像亭亭玉立的美女,温柔而多情。总之,这里的地貌造型实在独特得很,让我们从未见过此情此景的人连连惊叹。
一路上,女儿不停地录像,不时停下车来照相。这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雅丹地貌,简直让我们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更让我们放飞思绪,浮想联翩。
在平坦开阔的沙漠河床上,沙砾呈浅褐色,给人以肃穆苍茫之感。放眼远眺,一座座土丘峰峦突兀耸立,就像一幢幢鬼斧神工、美轮美奂的建筑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它们有的像高楼,有的像教堂,有的像清真寺,有的像蒙古包。甚至,北京的地坛,西藏的布达拉宫,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等世界著名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
敦煌雅丹地貌面积大,造型奇特,与新疆雅丹地貌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地质专家认为,敦煌雅丹地貌形成时间之久远,地貌之奇特多样,规模之大,艺术品位之高,堪称世界仅有的大漠地质博物馆。
2001年5月,敦煌雅丹地貌被国家批准为国家雅丹地貌地质公园。
我们一路行驶,不断发现一种现象:马路虽然是新修的,但路面高低不平,时不时就会走过一段低洼处。并且,大凡低洼处,总是填满了沙子。因为马路两侧,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和各种造型奇特的山石。况且,沙子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可谓“人往高处走沙往低处流”。只是,马路的低洼处并不宽,也不深,通常也就是二三十厘米深,三两米宽的样子。司机一踩油门,车就过去了。
时近中午,天气异常炎热。我们时走时停,为的是欣赏,为的是休息,也不知道走了多远。我们只顾欣赏窗外的风景,女儿则完全沉浸在录像中了。
突然,车身一颠,熄火了。原来,车子走到一个较深的低洼处,里面同样堵满了沙子。司机重新发动汽车,加大油门,试图一下子冲过去。可是不成。又加大油门,再次冲击,还是不成。
如是几次都没有成功。于是我们都走下车来,冒着酷暑,拼命推车,还是不能冲破这道“封锁线”.
大家似乎有些无奈了。因为这个低洼处真算不上有多深,有多宽,充其量两米来宽,四五十厘米深的样子。怎么就是过不去呢。
我们当然不甘心,不罢休,也不能罢休。我们继续想办法:
--我们用车上的小水桶,用自己的手,试图把低洼处的沙子扒到马路两边去。可是,不行。你扒得快,沙子流动得更快,马路的低洼处与马路两旁的沙漠始终保持“沙平”状态。
--我们从马路两旁搬来一些小石头,连同车上的垫子一起,塞到前后车轮底下,希望能增大一些摩擦力,供车子发起冲击时用。可是,还是不行。这辆普通的面包车几乎没有任何“越野”功能。
天,那个无节制的热呀,热得你想钻进冰窖躲起来,哪怕躲进片刻也好;太阳,那个无遮挡的晒呀,恨不得要把眼前这些粗沙细沙,远处那些奇山怪石都晒成了粉末;我们大家那个筋疲力尽呀,累得真想在这火烧火燎的“沙滩”上躺一躺。
此时,我们多么希望有一辆车驶过来,或者,能遇见另外一个人也好。可是,没有车,也没有人。如前所述,一路走来,我们压根儿就没见过一辆车,也没见过一个人。放眼望去,除了刺眼的沙漠灼得你眼睛生疼,灼人的骄阳要把你晒化了以外,我们什么都得不到。
此时,我们唯一的感受就是寂静,死一般的可怕的寂静。还有,就是越来越强烈的恐惧感,种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我心生恐惧,但决不敢流露出来。我猜想,我们在场的这几个人一定也和我一样,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
这时,老任第一个掏出手机,向他所在单位求援,可是打不通,沙漠深处没有信号。
我们几个人依次打电话,结果都一样。
我心里越发有些发虚,发毛,发慌,发懵。我脑海里继续掠过种种不祥的预感,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预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这不就是平时从电影小说里所见到的身陷绝境的可怕场景吗?这不就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时刻吗?
老任发话了:“咱们往回走吧,找救援队把车拖出来。”我当即表示同意。因为,我们在来的途中,曾经发现马路一侧停着几辆车,有几顶帐篷。我们猜想,那应该是救援队所在地。
但是,我们当时距离救援队有多远,大家都没有数。
没有数也得走,不能坐以待毙。
我们一行四人上路了。我们每人带两瓶矿泉水,各自打一把伞。默默地朝着来的方向走去。孩子从小对地理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国家地理》从初中到现在,一直订阅,她有着丰富的沙漠遇险的书本知识,她特意换上红裙子,好让司机早一点发现我们。孩子还提醒我们:慢走,不说话,以免消耗体能。这时,我当然故作镇定,一副大无畏的神态。我说:“没事的,希望就在眼前喽!"
我们在沉默中走着,我们在忐忑不安中走着,我们在希望中前行着。没有车,没有人,没有风,没有飞鸟,只有烈日当头,只有令人压抑令人恐惧的静寂,只有一条黑魆魆的马路,在我们面前延伸着,看不到尽头。
来时沿途的兴奋和新奇,早已荡然无存了。
突然间,眼尖的女儿轻声地、惊奇地喊道:“爸爸,前面好像有一个人!"
我们不约而同地把眼光投向远方,真的,前方隐隐约约仿佛是有一个人。确切一点说,是有一个人影向着我们的方向慢慢地模糊地移动着,移动着。
一会儿,我们终于看清了,是,没错,是一个人!
这个人终于清晰地进入我们的视线,进而出现在我们面前。原来,在通往雅丹地貌的入口处,我们遇见过他,上海的一位小伙子,骑着摩托,只身探险来了。当时,我们跟他有过简短对话。
我们简直就是遇见救星了!我们终于看见希望了!我们顿觉绝处逢生!
老任告诉这位小伙子:不要再往里走了,一来天色将晚,二来前面环境险恶,三来荒无人烟,万一有不测,后果难以想象。小伙子很虔诚地听从了我们的忠告,决定返回。
我们再三叮嘱,不,是央求,央求他务必注意路旁的救援队,并一定请救援队尽快来拯救我们,拯救我们于“沙深火热”之中。小伙子满口应答。
望着小伙子远去的背影,我们都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老任说,我们不能把希望整个儿寄托在这位小伙子身上,万一他忘了就麻烦了。因此,我们还得缓行。
我们继续走着。大概走了半小时,女儿突然掩不住兴奋而又淡定地告诉我们:“你们别激动啊,我看见了,前面如果不是海市蜃楼的话,很可能就是救援队的汽车来了,因为我看见好像是汽车玻璃的反光。"
听女儿一说,我还真一阵激动。当即说:“咱们别走了,停下来看看吧。”夫人立刻又说:“孩子,你穿着红裙子,快跳快跳,好让司机看见咱们。”女儿立刻兴奋地跳了起来,蹦了起来。红裙子在阳光下格外鲜艳。果然,不多久,如同刚才发现小伙子一样,我们终于发现一辆车隐约向我们驶来。
救星来到了!车到跟前,我们欢呼雀跃,不由分说跳上了车。
一上车,女儿一口气喝光了一瓶水,并说:“我早就渴得要命,可是又不敢喝,舍不得喝。嘿,这下可好了!”我心想,这小兔崽子,还蛮有心计呢。
到出事地点,我们请求拖车。对方张口就是劳务费一千块。我们好说歹说,降至四百。
车子轻松地被拖出来了,我们再也不敢前行一步,走上了回归的路。
到了朋友家里,朋友夫人惊讶不已,说:“我已经找好了两辆车,你们再不回来,我们就车分两路,沿着两条必经之路找你们去了,太让人担心了!"
这时,我们笑得格外轻松。
老任一段话,让我们后怕不已:“其实,我当时比你们都紧张。因为,在那个'鬼城’里面,我们当时所处的位置正在风口上,晚上六点钟以后通常会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的呀。我们今天真的是万幸,要是碰不上那位好心的上海小伙,咳,今天说不定就有'好戏’啰. "
我补充一句:“刚才要是打价打不下来,别说一千,就是两千,我们也要办哪。”女儿接话了:“现在想起来挺好玩的。可惜呀,我们忙着推车时的那个狼狈的过程没有录下来。"
夫人插了一句:“录像?害怕还来不及呢!"
回过头来想一想,人生经历一些风险,还是很有必要的。相比于西方人,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探险意识就不强。这大概也和文化有关。阅遍《周易》,处处皆是“遇险而退则吉”, “遇险而进则凶”的告诫。翻遍中学语文课本,写古代探险文章也是寥若晨星。若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算是一篇初级探险文章吧。
登临玉龙雪山4850米高峰
2007年暑假,我带领学校班主任、教研组长一行60多人,赴七彩云南。
其中一个重要活动,就是要登临神圣的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著称于世,气势磅礴,玲珑秀丽,随着时令和阴晴变化,有时云蒸霞蔚,玉龙雪山时隐时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晶莹耀眼;有时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岗峦碧翠;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
据说,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奔腾其间。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组成,由北向南呈纵向排列。玉龙雪山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秀丽挺拔,造型玲珑,皎洁如晶莹的玉石,灿烂如十三把利剑,在碧蓝天幕的映衬下,像一条银色的玉龙在作永恒的飞舞,故名玉龙山。
玉龙雪山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圣的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至今丽江还举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节。
纳西族民间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相依为命,在金沙江淘金度日。一天,突然从北方来了一个凶恶的魔王,他霸占了金沙江,不准人们淘金。玉龙、哈巴兄弟俩大怒,挥动宝剑与魔王拼杀,哈巴弟弟力气不支,不幸被恶魔砍断了头,玉龙哥哥则与魔王大战两天三夜,一连砍缺了十三把宝剑,终于把魔王赶走。从此,哈巴弟弟变成了无头的哈巴雪山,玉龙哥哥为了防止恶魔再次侵扰,日夜高举着十三把宝剑,后来也变成了十三座雪峰。而他那战斗的汗水化为了黑水和白水。玉龙山常被当作纳西族的外在象征,而这个传说中的玉龙英雄,则成为纳西人民内在精神的象征。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

另一则传说是: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玉龙山、哈巴山,原是五兄妹。三姐妹长大了,相约外出择婿,父母又急又气,命玉龙、哈巴去追赶。玉龙带十三柄剑,哈巴背十二张弓,抄小路来到丽江,面对面坐着,轮流守候,并约下法章:谁放过三姐妹,就要被砍头。轮到哈巴看守时,玉龙刚睡着,金沙江姑娘就来了。她见两个哥哥挡住去路,便低头细想,把脚步放得很轻很轻。忽然心头一亮,她唱起了婉转动人的歌,唱得守关的哈巴神魂迷醉,渐渐睡着了。她边唱边走,一连唱了十八支,终于从两个哥哥的肢边穿过去。一出关口,便高兴得放声欢笑着奔跑而去。玉龙醒来见这情景,又气又悲,气的是金沙姑娘已经走远,悲的是哈巴兄弟要被砍头。他不能违反约法,慢慢抽出长剑砍下熟睡中的哈巴的头,随即转过背痛哭,两股泪水化成了白水和黑水,哈巴的十二张弓,也就变成了虎跳峡两岸的二十四道弯,哈巴的头落到江中变成了虎跳石。
无论是玉龙雪山美丽的传说还是瑰丽风光,都诱惑着我们。
我们一定要登上去。
整个登山过程分三个阶段:步行;乘坐一段时间的缆车;再步行登山。最后一段登山从3000米处开始,一直登到玉龙雪山旅游景点的最高处:海拔4850米。
还是在山脚下的时候,我们每人租了一件红色棉大衣。因为山上温度在零度以下。
我知道,登临到4850处,风景是很诱人的:可以居高临下,俯瞰一望无际的中世纪冰川,可以欣赏晶莹的雪山远景,可以一览无余,俯视魅力无限的春城昆明。而冰川和雪山美景,则是我的最爱。我一直觉得:高山是伟大的,而雪山则庄严而神圣。
上还是不上?体力不在话下,只因高血压多年,心有余悸。
年轻的老师怂恿我:“严特(一零一中的老师们老老少少都简称我'严特’) ,上!"
多少年来,我的同事也好,学生也好,朋友也罢,总认为我“年轻”。其实,我自己知道,就我这副面目可憎的脸谱来看,与“年轻”无缘,整个儿“饱经沧桑”。但是,我的心态从来都是年轻的。这,我一直很自信。
年轻老师怂恿我,主要是因为后者。
更何况,我这个人,从来不摆什么“谱”。一是我无“谱”可摆;二是大凡“摆谱者”那种伪正人君子相,让人望而生厌。无谱可摆,就很随意,这也使我更加“伪年轻”.
同行的范和马两位老先生则劝我:严特,别上了吧,不要和他们年轻的凑热闹。可有时候,我偏偏是个爱凑热闹的人,尤其是这种场合。我决定,上。
我在心里告诉我自己:别当回事。挺住,没事。不就是爬个山嘛。“有什么担心,有什么可怕,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加引号的这几句话,是“文革”中阿尔巴尼亚一部电影中的台词,几十年不忘,今天派上用场了。
我用这几句历史性台词激励自己。
当然,必要的准备和预防措施马虎不得:
--带上足够的氧气。
--紧跟几位年轻小伙子,一旦遇上“不测”,有个照应。
--跟随行的几位小伙子说好:速度要慢,谁扔下我这不自量力的老头子不管,我就跟谁“拼命”.
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前行。
我的心情格外放松。心情放松了,脚步也轻松。脚步轻松了,恐惧之感也就会离你而去。我们走到3500米处,这是一个景点和休息点,我们稍事休息,然后,继续攀登。此后,每隔几百米,就是一个景点和休息处。我们照例休息,欣赏,在标明海拔高处的牌子前照相留念。
4500米处的景点到了。我兴奋不已,且感觉良好,无任何不适之感。我们又一次在标牌前合影。
还有最后350米。
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4850米处的休息点和标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4850米处潇洒地飘扬。她的颜色,在雪山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光彩夺目,也让我们这些游客产生格外的诱惑力。在雪山上仰望国旗,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庄严、崇敬和希望掠过心头。
而这350米,可不是通常意义上的350米。
它是筋疲力尽之后向高险之处的艰难的攀登。
它是高山氧气不足情况下的高强度体能消耗。
它是面临功亏一篑功败垂成时的心理考验,是朝着目标,朝着希望,朝着胜利的最后的搏斗--真的不是刻意渲染是我当时真实的心态。从4500米高处再仰望350米,这350米仿佛就是平地上3万5千米处那样遥不可及。我决定,继续前进。
我选择继续前进的理由是:已经走到这个份儿上了,停下来太可惜。我的心理暗示是:慢慢来,别着急,我能行,一步一步走,总能走上去。我的心理感觉是:很好,没事。我的外围动力是:身边还有一帮年轻人呢,怕什么!更何况,我这时候停下来,也太不给自己面子了。说不定,还会让身边的年轻人“小瞧”了你呢。我姑且把这350米的山路当作3万5千米的平地好了。
上,继续上,我没有理由不上。
有时候,精神的力量真的是巨大的。
我们一步一个台阶,每登一个台阶都是影视中的慢镜头,每登一个台阶就多了一份接近,多了一份希望,多了一份到达。心里一旦没了恐惧和胆怯,心里一旦充满了希望与目标,脚下的攀登似乎也就成了不经意间的跨越。4850米,我们终于走上去了。
我至今记得,我们当时实在太兴奋太激动了。几位年轻的女教师见我这老头儿如此“勇敢”,高兴得和我照了几张相。记得她们把照片发到我邮箱,夫人调侃:“我们家党员同志可得注意哪。”全家人乐不可支。
4850米,我登上去了。靠的是什么呢?积极心态是帆,同伴的支持鼓励则是风,周边和谐欢乐的氛围也就化为平静的水面--行船还难吗?
4850米,我们登上去了。我们是攀登,不是征服。
人,人类怎能征服大自然?大自然怎么能被人类征服?
这不仅是因为大自然的自然性,更因为它的神圣。
神圣不能被征服,神圣只能被敬畏。
当我们走进、哪怕是走近大自然时,我们的内心只应该是敬畏。

有你需要的内容






洗澡

李老师邀你聊语文

归来/打油诗四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