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焚书坑儒前入土的简牍,在荆州出土,填补了一个空白!

 风吟楼 2023-04-16 发布于广东

近年来

荆州博物馆在配合城市项目建设时

陆续发掘出土了一批重要简牍

对楚墓考古研究、文献研究

和古史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来看看专家们有哪些新发现

荆州博物馆考古所馆员蒋鲁敬介绍,这批重要简牍为战国楚简、汉简,数量巨大、内容丰富。

文章图片1

其中战国楚简主要出土于枣林铺、王家咀和龙会河;汉简主要出土于胡家草场汉墓。

特别是龙会河北岸墓地出土的楚简,记载了从文王至声王12位楚王谥号,并出现“大司马”“少司马”“左、右司马”等楚国军事职官,对研究楚国职官制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文章图片2

荆州博物馆考古所馆员 蒋鲁敬

这几批简牍和以往出土的战国楚简不同,它是古代典籍文献的发现,比如王家咀出土的《诗经》《孔子曰》,枣林铺出土的《国语》里面的《齐语》《越语》《吴语》也包括一些其他的诗和文献的发现;西汉简牍主要是涉及法律制度和医药文献。最有特色的是王家咀楚简里面的《“乐”类文献》这部分,因为(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中《乐》的部分很早就已经失传了,王家咀楚简“乐”类文献的发现填补了这样一个空白。

简牍的出土对认识古书形成、流传过程提供了资料和佐证。在王家咀墓地出土的楚简中,拟题为《孔子曰》的竹简,其记录内容为孔子言论,为楚国儒者所诵习的经典。

文章图片3

这表明在战国时期,孔子言论已广为流传,孔门弟子辑录编撰的孔子语录不止一种,并且曾以不同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流传。

文章图片4

出土的楚简还包括《诗经》,其内容与今本《毛诗·国风》相同。枣林铺造纸厂出土楚简中《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记载了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争霸之事,与清华简《越公其事》及传世古籍《国语》中的《吴语》《越语》可以对读。

荆州博物馆考古所馆员蒋鲁敬

先秦文献的典籍,在秦的时候遭到了中断,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诗、大量的典籍文献都是经过汉代人编辑和加工的,那么先秦的时候典籍的原貌究竟是什么样子,一直都是不太清晰的。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战国楚简,它是在秦以前就埋入地下的,它给我们提供了先秦典籍的一个原貌。

文章图片5

战国楚简文字属于战国中晚期楚国人使用的文字,为认识战国古文提供了重要资料,其中一些文字还保留有殷商甲骨文的一些特征。

西汉竹简文字具有隶书的典型特征,因此,出土的楚汉简牍文字还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除此之外,简牍的出土对楚墓考古也有重要意义。

文章图片6

荆州博物馆考古所馆员蒋鲁敬

荆州地区楚墓的年代序列以往是通过雨台山楚墓、九店楚墓考古的器物类型学的角度,建立起年代序列,现在刚好可以得到古文字资料的印证,因为文字资料它都是确定无疑的。反过来说,出土古文字资料的墓葬的器物特征,就可以作为标准纪年墓的一个依据,对以后楚墓的考古研究也是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尺。

文章图片7

荆州博物馆通过不断整理、阐释考古成果,已陆续发表相关研究成果作品30多篇,另外,《荆州枣林铺楚墓竹书》(多卷本),预计明年6月出版第一卷。胡家草场汉简已完成第一卷《岁纪》,目前正联系出版事宜。龙会河楚简和王家咀楚简正在整理中,将尽快出版研究成果。

文章图片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