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钢琴家》不只是电影,而是真人演绎了一部电影

 波兰天际游东欧 2023-04-16 发布于波兰

瓦迪斯瓦夫·史匹曼是波兰犹太裔钢琴家、作曲家,因2002年罗曼·波兰斯基改编自其回忆录的电影《钢琴家》而为人所熟识,片中史匹曼由安卓·布洛迪饰演。在这部电影虽然有部分场景是在摄影棚拍摄的,但是在华沙有大量取景,让身在华沙的人们不免觉得十分亲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瓦迪斯瓦夫·史匹曼本人的经历吧。

瓦迪斯瓦夫本人

瓦迪斯瓦夫·史匹曼出生于华沙,钢琴生涯始于华沙音乐学院,1931年受邀到德国柏林艺术学院学习。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史匹曼回到华沙,很快成为一位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935年4月1日,史匹曼加入波兰电台,表演古典音乐和爵士音乐。

ul. Targowej18号是瓦迪斯瓦夫·史匹曼出生的地方


波兰电台原址

1939年9月23日,他正在一次现场直播中演奏肖邦的作品,与此同时德国的炮弹落在了华沙发电厂,波兰电台就此中断通讯。直到六年后,波兰电台恢复广播,播放的第一首曲子就是他之前被中断的歌曲。


1940年,史匹曼和他的家人被迫迁移至纳粹在华沙设立的犹太人隔离区,他不得不在一家咖啡厅和隔离区里的一家音乐厅演奏赚钱维持生活。1942年,纳粹开始将隔离区内的犹太人进行驱逐和处理,所有的犹太人都在乌姆施拉格广场等待被发配到其他的地方——特雷布林卡集中营或者是卢布林地区的集中营。混乱之间,史匹曼的其余家人被送至特雷布林卡集中营,而他自己则在犹太警察的帮助下逃离了乌姆施拉格广场,那时候他并不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的家人。

犹太人在乌姆施拉格广场等待上火车

《钢琴家》电影完美重现当时场景

华沙乌姆施拉格广场现今的模样

史匹曼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如果战争再持续一周以上,我就不可能坐在这里。我没去过特雷布林卡,永远也不会去那里,因为那里会让我心碎。”

特雷布林卡集中营遗迹

《钢琴家》剧照

家人生死未卜,而史匹曼则面临更艰难的生存压力,他在犹太人隔离区的废墟里四处躲藏努力求生,就像电影里演绎的那样,他为了躲避追查学着去做建筑工人。他的朋友也努力帮助他隐瞒身份,最后在位于Aleja Niepodleglosci 223号的一栋废墟里,他遇到了德军军官威尔姆·欧森菲德。

现今的Aleja Niepodleglosci 223号

威尔姆·欧森菲德

威尔姆·欧森菲德在一战期间曾为德国步兵,二战爆发前曾担任老师,也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后,他参军并担任中士的军衔。虽然威尔姆是一位德国军官,但是他经常会写一些关于波兰人和犹太人的日记,日记中非常准确地描述了波兰的局势,以及对纳粹主义的抨击(这本日记也成了他最后的遗物)。怀着对家庭的爱和坚定不移的信仰,威尔姆明面暗地里帮助了不少波兰人和犹太人。1944年,他遇到了东躲西藏的史匹曼,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直为史匹曼提供帮助直到纳粹撤离。

建筑物上的纪念碑

1945年纳粹投降,威尔姆则被带领到了布沃涅附近的集中营,苏军以为他握有重要情报而对他施加酷刑。1946年,威尔姆秘密寄出一张卡片,上面列出了在战争中他曾帮助过人的名单,可是并没有什么作用。1950年威尔姆因为所谓的战争罪行被判处死刑,后减判为25年苦役,判刑一年后,他再次中风,瘫痪在床;1952年8月13日他死在被囚的地方,大约时间是在晚上10点前,死因是胸主动脉断裂,死前可能饱受疾病带来的痛苦。 

华沙起义博物馆里的照片(华沙鲁滨逊史匹曼)

战后史匹曼返回了波兰电台继续工作,期间他一直试图找到威尔姆的下落。1950年代初期,斯皮尔曼第一次知道恩人的真实姓名,并尝试向波兰共产党当局提出营救,但波共当局回复说:“如果他在波兰,我们可能会给他自由。但是我们的苏联同志不愿释放他。” 尽管许多人证实威尔姆·欧森菲德的战时行为,但苏联人仍拒绝相信他未涉及战争罪行。心痛的瓦迪斯瓦夫·史匹曼在战争结束时写下了他的经历,并于1946年出版,当时的书名取自书中某篇章,名为《华沙之死》(The Death of a City,波兰语:Śmierć miasta)。因为当时波兰政府的查禁,此书直至五十多年后才再次出版。

如今,瓦迪斯瓦夫·史匹曼安详长眠于位于波兰华沙的波瓦斯基军人公墓,他的儿子安德烈兹·史匹曼继承父亲的遗愿,长期以来一直请求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给予威尔姆·欧森菲德国际义人的荣誉,终于在2009年2月16日,威尔姆·欧森菲德被追封为国际义人。

PS:国际义人是以色列国称呼那些甘冒性命危险,拯救犹太人免遭屠杀的非犹太人。以色列国也向国际义人颁授国际义人奖。

瓦迪斯瓦夫·史匹曼的墓地

这一幕是电影最精彩的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