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功效 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止痒[2,6-7]。 主治病证 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疹瘙痒,湿痹拘挛等证[2]。 作用分析 通常,方剂的结构包括“君、臣、佐、使”四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治疗疾病。君药是方剂中的核心部分,臣、佐、使药则是围绕君药,在增效、减毒以及全面兼顾病情等方面发力。但在一首方剂中并非同时具有臣、佐、使药,且一味药物在一首方剂中也可同时具有臣佐、佐使等意义。 散风寒 苍耳子味辛,性温,具有发散肌表风寒邪气的作用。能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怕冷,头身疼痛,鼻塞流涕等。 通鼻窍 苍耳子作用温和,味“辛”可以疏散风邪,味“苦”可以燥湿,尤其善于通鼻窍,可以治疗鼻塞、前额及鼻内胀痛。 能用于治疗鼻渊头痛、不闻香臭、时流浊涕者,可内服也可外用。鼻渊主要表现为鼻涕秽浊,量多擦不干净,苍耳子为治疗鼻渊的良药。 尤其擅长治疗鼻渊而有外感风寒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鼽(反复发作性鼻塞、喷嚏、鼻流清涕)等有上述症状者皆可运用。 祛风湿、止痛 苍耳子辛散苦燥,温以祛寒,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的功效,擅长治疗风寒湿等邪气侵袭,关节疼痛等。 止痒 苍耳子具有祛风止痒的功效,可以治疗风邪侵袭肌表导致的皮肤瘙痒、瘾疹(皮肤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等症[3,8-9]。 临床应用 风寒表证 治发热、怕冷,头身疼痛,鼻塞流涕等,可与防风、白芷、羌活、藁本等药同用。 治眩晕、头痛,耳鸣耳聋,视物模糊等,可与天麻、菊花等合用。 鼻渊鼻鼽,鼻塞流涕 治鼻塞,不辨香臭,涕下黏浊腥臭等,常与辛夷、白芷、细辛、薄荷叶等同用。 治反复发作性鼻塞、喷嚏、鼻流清涕等,可与桂枝、黄芪、防风等配伍。 风湿痹痛 治风湿痹痛,关节僵硬、抽搐等,多与木瓜、威灵仙、羌活、川芎、仙灵脾等配伍。 风疹瘙痒 治皮肤瘙痒,皮肤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等,可地肤子、白鲜皮、刺蒺藜等配伍 [4,7,9-11]。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苍耳子具有抗炎、镇痛、免疫抑制、抗过敏、抗病原微生物及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3]。 |
|
来自: 新用户77199961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