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战胜机构的简单策略

 张迅之 2023-04-16 发布于河北

这篇文章想写好久了

什么才是基金定投的最优解

今天的文章从一个段子开始

去年我跟一个互联网头部卖基金的朋友吃火锅时

他说他们老板问了两个问题

怎么样卖权益基金能让散户不亏钱?

怎么样卖权益基金能让散户不投诉?

不得不说,老板的灵魂拷问把我也噎住了

从古自今,无论你是卖包子的还是卖紫砂的

做的好与卖的好从来都是两回事

不然也不会有一门学问叫市场与营销

但这事放在卖权益基金上太特殊了

因为基金的业绩就摆在那里,可比也不好比

我举个例子:

假设上证指数一年涨了10%,但最高点和最低点波动了20%

有个基金一年涨了15%,但最高点和最低点波动了30%

在我们的眼中,这个基金到底做的好不好?

思路一:看超额,做的好

指数涨了10%,我涨了15%

超额5%,做的好

思路二:看波动,做的不好

你虽然涨的凶,跌的时候也狠呀,只不过现在恰好挣了15%

所以做的不好

问题就在于大部分人都不是长期持有者

人家不可能是从年头拿到年尾

更可怕的是,一般的规律是市场热时,卖的好

市场冷时买不动

在现实中,这个看似一年挣15%的基金

真相大概率是投资者在他身上没怎么挣到钱

因为60%以上的投资者都是高位进来的

进来就跌,然后跌了10%就赎回了

于是就开始投诉、投诉、投诉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投资不挣钱

到底是基金经理的问题,还是基金销售的问题,还是投资人自己的问题呢?

投资赚钱的密码并不深奥,大致可分为两类:

择时与择股/基

择时简单说就是3000点买,3600点卖,就赚了

择股/基指的是指数只是平均数,总有股票或者基金是3000点涨的比3600点还好,或者简单说,相对于指数,有显著超额的股票和基金

对应的我们的日常场景就是:

择时就是问:现在能不能买股票呀

择股/基就是问:你给我推荐个股票呗

我的投资经历感触是

赚小钱靠推票

赔大钱赖择时

你是不是常听到,谁谁谁某只股票赚了20%

但是你问问他到底买了多少钱的

一般投的量都不大,不敢压重注

也并没有真正赚到很多钱

从统计数据上看,分散投资效果很难好

图片

如果你想靠择股或者择基战胜市场

那你最好就是选一只股票或者基金

重压、重压、全部压上

恰好又运气特别好,压中了才有可能

一但你把买股票和基金的个数扩展到5只以上

不是我吹牛逼

99%的散户都无法长期战胜市场

分散的背后就是平庸和自我抵消

所以如果你不是风险承受能力极高的选手

或者说干一票就跑的

炒股的钱全赔了也无所谓的

那你战胜市场、战胜机构一定靠的是择时


用个之前我PPT里的图

图片

择时这个事情,不要听别人给你讲那么多宏观分析、经济政策,小道八卦

从美国大势聊到国内新能源最新政策

没有毛用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择时就看线

你觉得红线高了就卖,低了就买

那你又要说了,既然这么简单

为什么大部分人择时这么差呢?

因为这条线的波动不是以日为单位

是以月、以年为单位的

手欠、耐不住寂寞是人的天性

择时成功的背后靠的是自律

而且由于所有机构的考核周期都是1年

所以机构本质上无法择时

你说一个公募基金经理

五年收益率排名行业前20%

但其中有2年行业排名后20%

对不起,他一定已经被这个行业淘汰了

所以他只能短视、拼排名

对于大部分买方,背后都还有一套风控体系

这个风控的核心就是止损

所以你是无法越跌越买的

导致一般熊市的最后一跌

都是机构强行止损盘卖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讲

个人想战胜机构,靠择股/择基不现实

你是拿自己的业务爱好挑战人家的专业

还是一群市场上最聪明人的专业

个人想战胜机构,靠的就是择时

抄的是机构的大底

割的是机构的韭菜


说起择时的策略,很多人都会宣传定投

但从投资策略上来讲

定投绝对是资金效率很低的一种策略

但对于大部分管不住自己的手的人来说

是能让你在低位收集足够多筹码的最好方式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A股的历史大底所有人都能看的很清楚

比如3000点以下的位置

那个时候你不用懂什么炒股

都会觉得股票跌太多了

太多东西都太便宜

所以最优的策略一定是那个时候一把买进去

至于涨到多高卖出来,那就看自己了

那为啥还要定投呢?

1、3000点以下的机会是几年才有一次,你不知道下次啥时候来

2、真到了3000点以下,很多人又怕的不敢买了

散户永远在底部不会买入

是不是很悲哀

有的时候我写着写着也总在想

在A股挣钱真的有那么难吗?

所以为了避免以上情况

一般我们会这样一个优化的定投推荐:

阶梯型、倒金字塔买入策略

举个例子

我们把买入的点位设成3300-3000-2700三档

然后你每个月初始投资1000块钱

当A股在3300点-3000时,每个月投1000

当A股在3000点-2700时,每个月投2000

当A股在2700以下时,每个月投4000

你们可以试试,拉长时间看,必赚钱

原因很简单:

1、A股的中枢其实目前是在3300-3600点,所以你投的钱长期看都是便宜钱

2、随着通货膨胀,盈利增长,A股的中枢每年是有个3%-5%的内在抬升

3、用闲钱这样投,往往心态比较好,既能买的到,又能在低位有钱买

这个模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优化

比如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更高

其实完全可以变成3600-3300-3000

但再高的档位我就不推荐了

或者是在二档时投资金额不是乘以2,而是直接乘以3或者4

用这个更激进的模型,你能挣到牛市里更多的钱,但也需要承担熊市更长时间等待的风险

只要赚钱的逻辑对,结果就会对

那这种倒金字塔策略具体买什么呢

接下来我可能要说一些同业们贼不爱听的话了

定投我不推荐买股票和主动管理基金

只推荐买指数ETF

1、别出现买在2800,亏在3300的惨剧

虽然概率不高,但是大部分人择股和择基,其实是负收益

因为渠道只会在新能源最火的时候给你卖新能源

白酒最火的时候给你卖白酒

经常是买了一堆,择时择对了,股票基金没跑赢

2、主动管理的申购费、赎回费和管理费都很高

我一直觉得国内基金的收费极其不合理

是极其不合理高的意思

导致往往进进出出,被收了好多钱

而ETF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图片

我做了一个图,是年初至今各个指数的涨跌幅

虽然我们说的是3300-3000-2700的模式

针对的是上证综指

但实际上各个指数间的分化已经非常大了

我就想问问

今年有几个人的收益率跑赢了10%以上!!!

看看你们手里的股票

看看你们手里的基金

有一个算一个,他们争气吗?!!

他们有真正的管理能力吗?!!

这几个主流指数都可以定投

今天我先推荐两个,其他的以后再说:

中证1000和创业板指数

中证1000是个我贼爱的指数

它其实是按照市值从大到小排列,市值801-1800位置的股票

相当于是把沪深300和中证500排除后

最大的那只1000只股票

市值从40亿-500亿不等,平均100亿

代表了A股最活跃的一堆股票

各行各业都有,所有概念都全

所以今年这种行情

与其四处追涨杀跌版块轮动

不如抱定中证1000不放手

创业板指数是另一种概念

为什么年初到现在走的差

因为这个指数里15%的第一大重仓股是宁德时代

今年新能源走的贼差,就把创业板指数拉下来了

所以如果你们打算买新能源基金

还不如现在抄底创业板指数

在各大指数里

买中证1000属于是买强势指数

买创业板指数是买超跌反弹

思路不同,但都有价值


推荐两个指数ETF的产品:
1、中证1000ETF(159845),场外联接C (013923)
2、创业板成长ETF(159967),场外联接C(007475)
这两只都是华夏基金的产品,超一线公募基金品牌不需要解释
中证1000这个基金很标准,闭眼入就好
创业板成长这个有点特色,多解释两句
他跟踪的是一个创业板动量成长指数(399296)
他在筛选成份股的时候同时纳入了“成长”和“动量”两个因子,也就是在创业板的股票池里选最具备“成长”和“动量”特征的股票
具体筛选因子如下所示:

图片

根据最新一期披露的季报报告,目前的前十大持仓结构是这样的:

图片

这些都是做成长股耳熟能详的名字吧

都是成长股里的大白马了

想抄底新能源,搏超跌反弹的可以多关注创成长


有句老话讲:顺逆皆境,丰俭由人

定投ETF就是得有这种感觉

用倒金字塔的投资策略

选定下档位

圈定下指数

然后只要把手管住,一直投下去就好

必然战胜市场、战胜机构

让时间做你的朋友

这才是真正的长期价值投资者

图片

按照这个方法

用闲钱炒股

抱着三年买一轮

五年赚一倍的心态去做

赚钱很容易

起码比其他人跟你们说的致富思路靠谱很多

而且能让我的同业们少挣很多管理费

不服欢迎来怼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