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福涛lu70kpm9 2023-04-16 发布于山东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从2011年到2019年,全国九年一贯制学校从13304所增加到17366所,占初中学校比重从24.58%扩大到33.13%。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我国呈快速发展的态势。这一办学模式为小学、初中的有机衔接创造了条件,为学校系统培养人才提供了可能。然而,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正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结构,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更好地契合社会、教育的需求是其发展的关键。

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在这前后,各地开办了最早的一批小学和初中联体办学的九年一贯制形式“实验学校”。1992年3月,国家教委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将九年一贯制学校列为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学校之一。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九年一贯制”。2012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要求“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2021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强调“鼓励各地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可以看出,国家鼓励九年一贯制办学的政策是一以贯之的。目前,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单设小学、单设初中三驾齐驱,共同支撑起了我国庞大的义务教育体系。

图片

九年一贯制办学的天然优势

有利于减轻学生“升学”压力。虽然没有“小升初”考试,但事实上要进入一所心仪的初中,还是有一定压力的。在一些小学,中低年级参加社团活动者众,到了五六年级,学生纷纷退出社团准备升学,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九年一贯,学生直升,家长不用为子女升学而心生焦虑。

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九年一贯制办学使得人力、财力、物力更为集中,尤其是图书馆、实验室以及功能教室、教学设备设施等,能实现最大程度地整合与利用,从而减少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有利于一体化办学的实践探索。在课程设置、德育实施等方面,比单设小学、单设初中有更大的纵深空间,有助于开展管理、课程、教学、德育等方面一体化的改革探索,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小学教师可以互相听课、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在交流与讨论中更具有前瞻性与系统性。各学科教师可实现跨年级、学段任课,从而实现教师资源的高效配置。

图片

有九年无“一贯”的实然状态

现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数越来越多,但事实上往往有“九年”无“一贯”,主要表现:

第一,管理体制机制。虽然是正职校长全面抓,但下面两位副校长“块块”管理,小学部、初中部各一套人马,分开办公,条件好的学校还有各自独立校区,泾渭分明。

第二,教师待遇。在职称评聘上,小学、中学职称结构比例不一样,初中中高级职称指标更多,推荐指标到了学校以后,往往是初中教师获推荐机会更多,小学教师感到不公平;在经济待遇上,初中教师又觉得,小学教师放学早,批改作业等工作量小,且无升学压力,绩效奖励一样拿,觉得不公平。

第三,具体实操层面。两个学段学生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相应地,活动形式、活动内容都有差异,甚至连作息时间、上下课铃声都不一样。总之,从内部讲,缺乏“一盘棋”思想,各敲各的锣,各唱各的调。

从外部讲,政策不配套。“小学”“初中”两个学段学区划分往往不一样,部分学生小学毕业后会去别的学校上初中,而初中新生中有一部分又不是本校小学部的学生升上来的,所以难以实施开展课程、教学、德育等一体化的实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也是分“小学”“初中”两拨进行的,上午来一个考核组考核小学,下午来一个考核组考核初中,这也在客观上“固着”了分而治之的实然状态。

图片

九年一贯制学校
应在“一贯”上多做文章

“一贯”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最本质的内涵特征,否则,变成小学部、初中部的简单叠加,就失去了这种办学形式独特的意义。九年一贯制学校学制跨度大、教育年限长,学校可以利用学制连贯性的优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1、管理一贯

全校上下要切实树立“一盘棋”思想,破除本位观念,互相支持,互为依存。

第一,一套班子统领。变“块块”为“条条”,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德育一条线,教学一条线,分别由一位副校长分管,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职能处室也都要负责中小学相应全部工作,纵要到底。

第二,一种理念引领。一所学校应只有一套办学理念进行引领,以此营造理想的学校文化氛围。

第三,一个目标规划。学校在制定办学目标时,不要分开制定小学或者初中的办学目标,要形成目标的序列化,分年段有计划逐步实施。

2、制度一贯

学校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要有统一性,全校一个标准、一套管理制度。依据章程,学校“一把尺”地构建《教师工作制度》《教师考核制度》《教学常规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等完备的制度体系,用一体化的制度来规范中小学所有师生行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达到规范管理学校的目的。当然,制度制订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的一些规律性特征。

3、教学一贯

学校教研机构要统筹各学段的教研活动,在教研过程中围绕某一主题、某一领域、某一教学现象,在研究中寻找课程关联点、教学衔接点、学生发展点和贯通发力点,建立各学段间的纵向联系。在教学安排上,尝试实行教师跨学段教学,打通学段壁垒,让教师全视角研究九年一贯制教育教学特点,通过自身的贯通发展对学生进行贯通培养,凸显学校“一贯”的根本属性。

4、德育一贯

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一体化构建小学与初中德育活动、项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优质的教育内容,夯实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强调德育目标一以贯之、各有侧重、螺旋上升,对行为规范教育内容整体设计,分段实施;强调学段之间知识、能力与情感导向的铺垫和呼应。

5、年龄一贯

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年龄跨度大,最大的初中生15岁左右,最小的小学生只有6岁左右,相差9岁左右。由于初中生逐步进入青春期,容易产生青春期的问题,比如欺负弱者;而小学生又太小,没有能力“对抗”初中生的欺负,甚至受了欺负后还不敢告知教师和家长,容易滋生以大欺小的霸凌现象。

因此,良好的校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方面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将可能的“劣势”变为独特的优势:利用混龄教育,发挥以大带小的优势,通过带“小”,能锻炼“大”的能力,“小”的被带,能加快成长,从而有可能成为校园一抹亮丽的风景。

6、文化一贯

学校文化设计要有通盘考虑,在同一个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制定办学目标、育人目标、“一训三风”等理念文化,使育人思想不致纷杂。但在视觉(物态)文化的设计上,要有多样性,要有变化,以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穿透力。否则,学生在这里学习,九年无变化,是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倦、审美疲劳的。

图片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政策期待

小学和初中划片应一致。教育行政部门要优化学区设置,让小学和初中招生范围保持一致,为学校开展九年一贯的实践探索提供条件。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强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当然,这对学校的办学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没有高质量,凭什么要求学生非得在你这里读九年;即便有政策硬性规定,这种情况也是难以持续的。

单列一类,分类管理。不顾实际情况,将九年一贯制学校比照单设小学或单设初中实施管理,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初中分别实施考核、评价,是一种典型的“懒政”行为。应明确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种单独的类型,它与单设小学或单设初中有普遍性但更有独特性,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办法、指导意见;必要的时候要开展实验,先行先试,积累经验。

图片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江西教育,2022年12月特色期刊。作者丨叶存洪,系南昌师范学院江西教育评估院教授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中小学校长论坛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