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 绿化苗木病害防治-基本概念

 物业工匠 2023-04-16 发布于广东

苗木病害基本概念

1、病害的基本概念:

当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或在种苗、球根、鲜切花和成株的储藏及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其它生物的侵害,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的影响,致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显著阻碍,正常的生理程序受到干扰,细胞、组织和器官遭到破坏,导致叶、花、果等器官变色、畸形和腐烂,甚至全株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病害与损伤的区别:

植物遭受其它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后,首先是正常的生理程序发生改变,继而导致植物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出病态。这一系列逐渐加深和持续发生的过程称为病理变化过程,简称病理程序。如果植物受到昆虫、其它动物,或人为的器械损伤,以及雹害、风害等造成的伤害,这些都是植物在短时间内受到外界因素袭击突然形成的,受害植物在生理上没有发生病理程序,因此不能称为病害,而是损伤。

3、病害的原因:

引起植物生病的直接原因统称为病原。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生物性病原是指以植物为寄主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凡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故又称为侵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原是指除了生物以外的,一切不利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营养等。这类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是不能相互传染的,故又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4、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a、病害的症状:

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特征称为病害的症状。病状和病症的区别:病植物外部形态发生的病变特征称为病状,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上产生的繁殖体和营养体等结构成为病症。植物病害都有病状,但并非都有病症。

b、症状的主要类型:

具有特征性病症的类型

是指病害发生的过程中,病症始终十分明显,并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如植物感病部位出现白色粉层、鲜黄色或锈色粉堆、或毛状物、泡状物等。

坏死和腐烂

坏死常表现为叶斑、叶枯,茎干部溃疡斑。多肉幼嫩组织的坏死易表现为腐烂,反之形成干腐,如树木腐朽。与腐烂相似的有流胶和流脂。

萎蔫

典型的萎蔫是植物急剧失水,出现凋萎,这种萎蔫一般不能恢复。萎蔫可以是全株性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畸形

表现为全株发生徒长、矮化。叶片皱缩,叶变小,枝条簇生或变扁呈带状,根部、茎部或枝条局部组织膨大或形成肿瘤。

变色

叶片、花瓣表现为淡绿色、黄色、白色

5、症状与植物病害的诊断:

一般而言,每一种植物病害的症状都具有一定的特征,通常表现在发病部位、病斑的形状、大小、颜色、花纹等方面。因此,一般根据症状可以做处初步诊断。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往往是比较成片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