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学第二周,女儿身上的磨蹭被我治好了,这几个经验分享给大家

 事奴 2023-04-16 发布于河南

GIF

文/兰妈谈育儿

孩子拖延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太过迷茫、缺乏努力的方向感,如果对未来的愿景模糊不清又怎会有前进的动力呢?

情况描述:

磨蹭女儿终于开学了

本以为到了学校去上学后,我再也不用为了女儿的拖拉、磨蹭而加速衰老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天真的想法

中午放学,只有一小时半的活动时间

回家后那细嚼慢咽的吃饭模样,简直可以和隔壁老奶奶PK了

等到时间从指尖滑走,眼瞅着都快要到上学时间了,她还没有开始写中午作业

催促一番之后,先是削完铅笔、抠了抠手,再去洗洗手,然后才开始提笔写作业

可时间到这里,只能用“糟糕”来形容

因为,已经到背书包上学的时间点了,可作业还没写几个字

于是,我气冲冲地赶鸭子上架说“别写了,到学校让老师催去吧”

事实证明,我还是错了

女儿因为作业完成效率太慢,下午就接到老师的电话采访

尽管老师一直在用客观的语气沟通,但女儿身上的磨蹭确实是进步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原因分析:

意识到催促无法解决女儿身上的磨蹭之后,我开始试着调整方案-深入了解

那天,女儿上完延时课放学已经是傍晚18:10分了

她依旧如往常一样慢悠悠地放下书包,然后再找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左摸摸、右捏捏

看到这里,我并没有多说话、也抑制着情绪

因为我知道,即便是唠叨批评、催促说教了,结果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与其如此倒不如放下心中不满,用平淡的视角去看待已经发生的事情

我告诉女儿“你老师下午给我打电话了”

女儿抠抠手指说“我知道,那个时候我就在老师旁边”

女儿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闪过一丝害怕,身体也不由地朝另一边偏

那一刻,我的心被“狠狠”地刺了一下,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竟对我有如此防备

痛定思痛之后,我决定跟女儿郑重道歉,而女儿听到我的道歉后,眼神也从害怕转移至惊讶

我知道,这个表情转变就是我和她重新认识的一次机会

于是,我觉得乘胜追击

我向女儿透露说:

“妈妈一点也不怪你,因为俺小时候就是这样,磨蹭起来比你还严重,你外婆那个时候经常抄起扫帚追我打”

女儿听到这里哈哈大笑,也慢慢分享出她的磨蹭隐情

原来,去年一整个学期女儿经常被老师吐槽说“写字太急”,看着其他同学因为字迹工整被老师夸奖,女儿心里羡慕极了

可是,想要写字一笔一画地注重字迹美观,完成作业的效率就会降低

字写得差、完成作业的效率又降低,在这种急促而紧张气氛里,女儿开始自卑、焦虑、甚至排斥动笔写字

而了解到磨蹭背后隐藏的这份隐情后,我似乎开始慢慢理解女儿的磨蹭了

这是来自情绪上的焦虑不安,也是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困难

应对技巧:

01

走进孩子的情绪

在我看来,亲子大战之所以一触即发,很多原因是在于我们没有走进孩子的情绪

就比如说,女儿写作业之前总是喜欢“找借口”,一会吃点零食、一会上个厕所

在家长看来,也许就是孩子不想写作业下的故意找借口、拖拉磨蹭

其实,孩子为什么不想写作业呢?写作业前的“找借口”,也许就是在于缓解自身的紧张情绪

女儿因为字迹潦草被老师点名,这件事情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写作业之前也总是担心“下笔”就会成为画符念咒

这份心理活动看起来是为了磨蹭“找借口”,其实也是遇到挫折时的逃避心理

为了帮助女儿更好地走出因焦虑而磨蹭的困境,我所运用的第一个应对技巧,就是试着走进孩子的情绪

这个方法也让之前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慢慢被解决了

首先,站在女儿的角度去看待“想要写好字、又担心时间效率低”的问题

其次,用“深呼吸”、“字迹赞美”方法帮助女儿调节情绪,状态慢慢回归

最后,女儿写作业时在一旁安静阅读、码字工作,起到良好自律激励效果

经过这三个技巧的慢慢调节,我发现女儿写作业的状态逐渐平稳而轻松,每天完成作业的效率比平时高很多,晚上也有了更多时间聊聊天、分享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

而随着母女关系的慢慢缓和,我也意识到一个道理:

教育就是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走进孩子的情绪才能看到他们眼中的世界

02

了解孩子的节奏

女儿的性格比较内敛,在陌生环境的适应、新知识接受方面都比较缓慢

是属于典型的“慢节奏”学习状态

起初,我也经常会因为这个问题去唠叨女儿

可自从了解磨蹭背后的情绪隐情后,我决定要完全丢掉以前那套催促、啰嗦和抱怨

举个例子

女儿每天早上起床都有一小段“起床气”,穿个衣服那几乎就是连踹带踢,而我每次一看到这个动作都恨得牙牙痒

于是,好几个清晨的起床状态就是母女争斗的开始

尤其是看到女儿那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我总是喜欢用xx孩子的优秀去激励女儿,可激励没起到效果,反而毫无预兆地捅开了女儿那叛逆的“马蜂窝”

接下来,就是我唠叨几句,女儿又是哭、又是闹地顶嘴不休

明明可以10分钟搞定的事,偏偏要磨蹭、生气到快要迟到才肯罢休,那段时间我也常常因为这个问题而气到失眠

经此一事后,我体验到了“叛逆心理”的威力

而女儿的这次情绪隐情更是让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都是不同的

你越是拿孩子跟优秀者对比,孩子越是产生落差、和自卑感,甚至还因此一蹶不振、失去上进的积极性

了解女儿的成长特点后,我安慰自己“孩子只不过是「慢」一些,又不是犯下了什么滔天错误”

从那以后,我开始按照女儿的节奏去看待成长

比如,早上起床穿衣服太慢了,那我就提前至少10分钟喊起床

又或者,对新知识接受能力慢了,我也会提前陪着孩子养成预习新课的好习惯

在慢节奏对应提前预备的应对措施下,女儿身上的磨蹭、和叛逆行为就得到了有效改善

这件事也告诉我们:

孩子慢节奏不可怕,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长,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03

合理安排时间

孩子为什么总是磨蹭?明明可以很快完成的事情非要一拖再拖

在我看来原因有二:

1、 情绪不稳定

2、缺乏时间观

其中,情绪焦虑是属于内在原因,不容易被家长理解、察觉,也是比较难教育的一方面

而缺乏时间观呢,是很多孩子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每一位家长都需要帮孩子建立的浅意识

邻居男孩文文,是一个特别活泼的好动性格

妈妈每次回家都会因为写作业的问题批评文文,因为小家伙太贪玩了,回家总是忘记写作业这件事

有一次,妈妈加班回家得比较晚,本以为都深夜了,文文肯定把作业都完成了

不曾想,没有了妈妈的监督催促,文文根本就记不起来有写作业这件事

毫无意外,深夜补作业的娃少不了一顿大胖揍

因为太生气,妈妈还把文文关在房里闭门思过,本以为孩子能悟出个一二三

没想到,文文被“放”出来后还顶嘴说:“那些作业比较简单,我几分钟就能做完,就是不小心多看了一会电视,怎么了”

这番话当时就让老母亲血压升高

不过,细细想想也并无道理

生活中哪有几个天生自觉的孩子?贪玩就是小朋友成长的标志

有句话也说得好“无贪玩不童年”,既然孩子贪玩是很正常的事情,那家长就没必要谈之色变,毕竟孩子本身就没有做出什么不可原谅的大错

如果说贪玩忘记了时间、或者太沉迷玩乐,这些也只能说缺乏时间观念,更缺乏家长的引导教育

正是因为深知这个道理,所以面对女儿学习上的拖拉磨蹭,我觉得当务之急就是注重健康情绪、和时间观培养

健康情绪方面我用的是以上两个方法,初步效果不错

时间观念方面,除了要按照孩子的节奏去慢慢成长之外,劳逸结合的合理时间安排也特别重要

比如,女儿平时需要1小时完成的作业量,我会帮她制作一份时间计划表,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其中:

“上”为作业前的预热准备:可以喝点奶、吃些零食、上好厕所

“中”为写作业的需求准备:削好铅笔、准备好教材、书本

“下”正式写作业时间规划:定好一个闹钟,知道自己完成某项作业的时长

在计划时间、认识时间里,我发现女儿做事情越来越井井有条

这便是时间观的力量!

04

学会正向沟通

想要根治孩子身上的磨蹭,除了走进孩子的情绪、了解孩子的节奏、合理安排时间之外

学会正向沟通也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孩子明明可以很快就能写作业,也能很好地把某件事情做好,但家长的不恰当沟通、不适时参与,都是很容易激发孩子潜意识里的反抗行为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有个4岁小男孩,他的妈妈每天叮嘱“千万别去十字路口玩,太危险了”

男孩每次听后也认真地点点头

可是,妈妈发现男孩每天都跑到十字路口去玩

终于,妈妈忍无可忍地说:“你怎么回事,都跟你说了不要去十字路口玩,你怎么就是不听”

男孩吓得一惊,哭中带着倔强说“我没有去十字路口玩,到底什么是十字路口呀”

那一瞬间,妈妈突然就明白了,原来她一直在用无效的沟通方式跟孩子交流

小朋友如此、大朋友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一直用和孩子听不懂、或者批评打压的方式与其沟通,孩子自然会反抗意识强烈

尤其是对于磨蹭孩子的教育方法,一定要注重正向沟通交流

再举个例子,女儿磨蹭之外还有些“空有梦想”性格

合理规划时间方面可能有十几个完美计划,可是等到真正实施时,就有些“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了

为了彻底改善这种磨蹭、懒散习惯,我采用的是“你帮我助”方式,也就是和孩子成为彼此的所需

比如,女儿回家总是喜欢“找借口”,或者直接遗忘写作业这件事,我会把码字工作带回家完成

回家后,还特意求助说:“宝贝,妈妈记性太差,你写作业的时候记得叫我码字哦,我的时间观全靠你来提醒了”

这份求助式正向沟通,所带来的治愈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大概从第二个星期开始,她身上的磨蹭就慢慢被治好了

从拖拉、磨蹭到被老师打电话,再到慢慢改掉磨蹭这个习惯,这是一个需要跟孩子建立共情的阶段

学会走进孩子的情绪、了解成长节奏、合理安排时间,再到和孩子正向沟通,孩子的改变都是从一点一滴中慢慢体现出来的

换句话来说,只要你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孩子就有改掉磨蹭拖拉的方向感

那么,关于孩子磨蹭拖拉这件事情大家还有哪些不同的想法与建议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