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晚年一首诗,写清了人的一生所求,多数人都是白忙

 海曲上人 2023-04-17 发布于山东

重温经典,精读古诗词

每天学一点知识,让生活不再无聊

文章图片1

今天我们来读一首杜甫的经典诗篇。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有“诗圣”之美誉,被“江西诗派”奉为祖师。

他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少年优游,裘马轻狂;

二,苦苦求仕,郁郁不志;

三,流落草野,晚景凄凉。

杜甫为人诚厚,有匡扶社稷之志和悯爱之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李白落难以后,除宗夫人外,唯杜甫为他奔走喊冤,好不容易得了官,杜甫又因营救“房琯”而遭肃宗厌恶:帝自是不甚省录。

对杜甫而言,读书人的价值和气节高于一切,所以对家人疏于照顾,晚年得朋友帮助才得以安定。

总体来说,杜甫的人格魅力和他的诗篇一样伟大,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数能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影响每一代人的诗人。

文章图片3

01 | 读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出自杜甫《登高》

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即重阳节登高之习俗,据《杜诗详注》载,这首诗当是作于大历二年,即公元767年,此时的杜甫已经离开成都草堂,迁居夔州。

猿啸哀:猿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渚(zhǔ):洲渚,水中的一小块陆地;

新停:刚刚停止,重阳登高,按例应当喝酒,然杜甫晚年多病,故戒了酒。

文章图片4

诗文大意可解为:

天地辽阔,风声呼啸,加上猿声啼叫使这场景更显悲凉,沙细水清的河洲空地上有飞鸟在盘旋;

放眼望去,秋叶纷纷落下,无边无际,长江之水翻滚着向前,没有尽头;

常年漂泊,面对这番景象,心中无限感慨,一生匆忙而过,如今更是体弱多病;

曾经的理想都没有实现,却换来两鬓斑白,空作愁苦,偏偏又无法饮下一杯水酒来浇除这满腹的惆怅。

文章图片5

02 | 深度解析

-

公元765年,郑国公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靠,不得不携家人搬离成都“浣花草堂”,往夔州处投奔都督柏茂林。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杜甫已经安顿好家人,并且拥有了一块果园,还雇佣了几个工人。

生活的安定,让杜甫有了创作新高,不到三年时间就写了400多首诗。

此时距“安史之乱”已经过去10年,但仍有战乱,由于大宁郡王仆固怀恩假称李豫已经驾崩,引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来犯。

生在乱世,杜甫本有匡复之志,如今却偏居一隅,成为了一个小“农场主”,这是让他内心最悲凉的地方。

李白“抽刀”,杜甫“登高”,各有所愁。

文章图片6

在《秋兴八首》中,杜甫有诗“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及“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等句。

实际上,已经56岁的杜甫虽然有病缠身,却依然想着为国为民出力,他身出“京兆杜氏”,深受儒文化思想熏陶。

这一点和李白有很大区别。李白崇尚道家思想,多讲“无为、不争”,故更多的时候偏注重个人修行。

心怀天下的杜甫最大的理想就是匡扶社稷,不然之后他就不会再乘舟出峡,至岳阳楼,过洞庭湖,最终于湘水舟中长逝,终年59岁。

什么叫信仰?

信仰就是可以为一件有意义的事去付出全部,包括生命。

文章图片7

这正是杜甫受人敬重之处,也是这首《登高》背后的愁怀,人这一辈子,是得有个追求的。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不要让这一生白白忙碌,趁着还年轻,一定要做一点更有价值的事情,至少要拥有一个可以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事业,成功与否都没有关系,这个过程便是生命的繁华。

(迎5·1,超值超惠)

#历史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