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陈寅恪作画

 王力德个人馆 2023-04-17 发布于新疆

    为西南联大的大师们作画,不能没有“三百年来一人而已”的陈寅恪。

    陈寅恪三字,如雷贯耳,国人无有不知。能为陈先生作画,要感谢祖上有德。陈先生的成就及地位,小子不敢评说,只谈点细支末节的小感受。

    首先陈寅恪这三个字中,就有一字闹成谜案,民国到现在,学人中多读作“陈寅却”,却不知这个古怪发音因何而来。争论数年方知,原来是陈夫人的江西修水方言。实际上陈先生本人填表时也写成正音“ke”,但其门生,学子却统统读如“que”,其实不过是攀附,表示离大师近,是老家人,自己人。闹到后来,不管跟陈先生有没有关系,认识不认识,校内还是社会,一律读作“陈寅却”,表示“有学问”。以至于我爹以为这个字的正确读音应该就是“que”,把“恪守”也读作“却守”。

    由此事看,一可知陈先生当年的学术地位,国际声望,无人敢撼动;二可知清华校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陈先生那里是真的。我曾拜谒过陈先生墓地,这段文字便勒石其上。当然,陈先生日后于文革中惨遭横祸也就顺理成章了。

    还有,最近看到一篇小文,言陈先生与哥哥陈衡恪在日本留学时,曾与鲁迅同室居住数年,陈先生1890年生人,比鲁迅小9岁,鲁迅与陈家兄弟同吃同住,情感甚笃,尤喜欢陈寅恪,回国后也常有书信往来。而这些情节后人却一无所知。从不见陈先生著文言及,鲁迅也未提过,不知何故。

  

    据该文考察,可能后来随着鲁迅名气越来越高,陈先生也越不愿提到鲁迅,怕别人说攀附名人,误会自己是鲁迅口中的“谬托知己”。陈先生有自己的清高和自尊,他要完全靠自己的学问,脚踏实地打天下,后来他也真做到了。

    另外,他二人的道路似乎也不大同,鲁迅是思想家,批判家,以匕首和投抢为武器。陈先生虽也是思想家,但他是彻底的学问家,以考据为主,不大过问现实,有点象牙塔那意思。他俩互相尊重,却并不大提及。只遥望而无言。

    陈先生的主要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光听书名就够吓人。其封刀之作为《柳如是别传》,柳如是与李香君、陈圆圆乃金陵八艳,陈先生为什么晚年要为柳小姐立传?很怪。不过想想明清之交的柳如是和李香君,想想钱谦益投河“水太凉,不能下”的故事,其立意之深可推知。此书稿文革前一个月完成,虽精心托人保管,仍被毁。

    陈先生学问之深厚,我辈自然无法看懂。但偶尔也有一点涉猎。我们都知道成语“竹林七贤”。以前想当然以为,应是这七人经常在竹林中饮酒作诗,后从陈先生这里方知,原来“竹林”和“七贤”分别都有出处。

    陈寅恪认为,“竹林七贤”的活动地方实际上并没有产“竹林”,竹林七贤是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七贤出自《论语》中“作者七人”的事数,有标榜之义,实际并不止于七贤。

    而“竹林”之辞,源于西晋末年,佛教僧徒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乃托天竺“竹林精舍”(梵文 Kalandaka Vlenuvena)之名,加于七贤之上,成“竹林七贤”。

    陈先生考据严密,以理服人。仅此一例足令后学五体投地。为此晚生专写一博文记之。

    陈先生的照片也不少,大家常用的那张,瘦长脸,略浮肿,长颈,削肩,用得太多,况且看不大出陈先生的风采。另有一张年轻的,风姿绰然,但太过年轻,可能是学生时代,不足以表达陈先生的学问。约画方给了我一张黑白的老年照片。按理说那时应在五六十年代,并非西南联大,不大适合展览主题。但他们特别喜欢陈先生这幅照片中的神态——着旧棉袍,坐于庭院树丛前藤椅中晒太阳,本应悠闲自在,却横眉怒目,心中似有无限不平事。额前白发于微风中拂起,手柱一根竹节拐杖,似正用力捣地。另一手握拳,怕要攥出血来。也许为《柳如是别传》之被毁?也许陈先生自己就是柳如是?当然,也许更有深意。

  

  

  

    我一眼就明白约画方的隐意,只是这张照片实在太模糊,几乎看不出任何细节。以至朋友错将陈先生咬紧牙关,筋骨暴起的下巴看成了胡子。这样的照片画起来太难。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也有人用油画临过这张,但肌肉太过夸张,已经不大像陈先生了,确实不好画。

    但既然约画方如此喜欢这张照片,我也深赞其意,只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去画。首先棉袍什么颜色就成问题。查了资料,说陈先生喜欢穿蓝色长袍,于是画成蓝袍。但全部完成后,总觉得不大对头,太新,太艳。再查,又有说喜欢穿灰袍。我私见忖度,可能陈先生年轻时喜蓝,年老喜灰。比较符合老年心理。再说,灰更显脏旧,也符合此时的生活习惯,心灰意冷,不修边幅。于是再改为灰色,效果果然好很多。

    还有那只紧握的拳头,原照片已模糊变形,画出来简直不像个东西。没办法,我只好按照那个角度和光线,自己握拳自己拍照,画出来确实像个拳头了。可惜我的拳头有点胖,肉乎乎的,表现不出陈先生当年受迫害的那种瘦骨嶙峋,筋脉贲张的形态。没办法,周围很难找到那么老瘦而悲怆的人。

    至于后面杂乱的树丛背景,我没有完全写实,作了简化处理。一来虬枝横斜,彰显力度和个性,二来更能突出人物。

  

    陈先生这样的大学者,非我辈所能完全理解,只能连蒙带猜,力求画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一麟半爪。

                  2021年9月2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