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大夫读书笔记【147】

 大爱无疆寻易堂 2023-04-17 发布于江苏
Image
    文是基础医是楼: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根基,弘扬传统文化对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以及人才素质有重要意义。没有中华传统文化就没有中医;不学中华传统文化就成不了真正的中医。中国有句话叫“文以载道。”中医这个道就是载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构成中国文化的三大块知识体系--儒、道、释,都和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儒家有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与论述;佛家关于人心性的认识和论述;道家及天文诸家有关人与自然关系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论述,都对中医理论构架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核心性的奠基作用。因而中医的哲学思想、思维模式、名词术语,乃至与医学有关的方方面面无不涵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中医说治病必求其本,传承中华文化以培中医之本。凡建国前后的名老中医,无不精通中华传统文化,如秦伯未、章次公、黄竹斋、施今墨、程门雪、李斯炽等。他们有深厚的文、史、哲等中国传统文化学养,有的还精通琴棋书画,以致上穷天纪,下极地理,中知人事。疗效是一种医学能否生存延续的关键。中医传承几千年,医籍浩如烟海,被中医治疗的人群当以万亿计。过去的名老中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中医辨证思维体系,因地制宜处理各种病情,才能做到药到病除,取信于民。


      我们祖先的具有人天合一的大智慧,他们早已把生命的奥秘窥测得非常详细,而且为子孙后代制定出了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读书的方法。通过诵读,而发到“与古人居,与古人谋”。古代特别强调,临江临河,焚香而诵。 为什么要到江河边去诵呢?正如老子所说的“上善治水”。老子早在2500前就知道,人体内主要是水,水最大的特性,就是与天德和地气的亲和力特别强。有水的地方,有江的地方,天德地气的饱和度就明显地 超出其他的区域。我们到江河湖海边上去旅游几天常会感觉到心旷神怡,其中看不到的原因就是天德地气的能量,通过水的携带和释放,大量进入到了我们的体内,滋养了我们的精气神,所以临江临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诵读。孔子曾说: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中国古代教育方法中,诵读就是一个最强劲的法宝。通过诵读,使我的思想境界逐渐与圣人接近,最终达到“与古人居,与古人谋”。一旦能够“与古人居”,那么你的语言,你的行为,你的举止,你的作风也就合德了,具有了道德的品格。古人对诵读是长期坚持的,而且契而不舍。“书”里面的精神营养没有达到“经”的层次,“经”和“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书”描述的只是肉眼可见太极白里面的事物,只能对人的品格产生规范和较正的作用。但是“经”却不同,“经”能够自由穿越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双重世界,激活无相世界中高品质的能量源,既能提升品格,同时提供给我们精神能量。特别是成年人,格外需要将“经”和“书”一起读。在学校里面我们学的都是知识,没有文化。“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句话就把我们都弄得钻到知识的海洋里去了,而忽视了文化的修养。 实际上知识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丢掉哪一块都不行。只有按照老子说的“执两用中,知白守黑”高度重视德性品格的修养,抓住明明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奉献这几个环节,才能够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今人与前人的智慧相差甚远,已经没办法达到他们的那种境界,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诵读他们留下的宝贵经典来吸收、学习他们的智慧。 真正的古文经典,就是人类精神系统的食粮和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这种古文也就如同人们一日三餐需要进食养身的食物,患病时所要服用的药物。当人们进食之时,并不需弄清楚粮食蔬菜是如何种出来的,并不需要弄懂每种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糖份、热量的含量多少,进入人体以后如何消化与分配。人们在服用医生所开出的药物时,同样不必弄懂药物的成分和化学分子式,和各种成分的用途与作用。 为什么单单对于经典这种精神系统的粮食和药物却如此挑剔呢?我们为何不先实践起来,先把能量吸收进去,等精气神旺盛了以后,再慢慢的消化理解,能量达到饱和时,自然就会归类运用。台湾王教授积极推广经典诵读。他早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他有个儿子,有点弱智,他督促孩子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把老子五千言读熟、背熟。从此,这个孩子变聪明了,爱学习了,结果考到美国哈佛大学。从经典包含能量的丰富性上,还是要推广诵读老子的五千言。诵读祖先留下的经典,用它陶冶情操,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形成德性的品格,获得道德的能量。经典诵读能改变我们的不良禀性,校正不良习性,使我们的道德品质发生改变,能够益智开慧,发挥连锁的、系统性的作用,并不是局限在某一方面。 国内有很多人患有重病,在劝导下开始经典诵读,都出现了病情缓解甚至痊愈的现象。我们要重视道德的能量性,积极行动起来,用古代圣人的智慧,将我们体内的德性能量调动起来,改造性命两大系统。

      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并不是上过学或上过大学,读过硕士博士,就叫读书人。“读书人”这一称谓有特定内涵。在中国古代,指的是熟读经书,以生命实践圣贤学问,有修身养性之功夫,有齐家治国之本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人。这样的人,古代叫做“士”。以这样的标准来看今天的学生,很少有人算得上读书人。因为他们读的书根本不对。现在学生所读之书,不仅肤浅驳杂,且偏于知识技能,于身心修养了不相关,即使努力攻读,充其量也不过成为一个专门人才,将来有个好饭碗而已。也有一些人喜欢读书,也读读经典,但也不能算读书人,因为他们读书的目的、态度不对。他们只是把经典当作一种知识来了解,一种材料来研究,甚至抱着消遣的态度,随便看看,并没有把经典看作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把读书明理、追求圣贤学问当作人生头等大事。他们虽对经典有一些了解,但终其身还在经典之外。真正的读书人,应当明白“大学之道”,《大学》开头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要发明自己的德性;“亲民”就是要亲近、关爱天下人,像圣人那样“以天下为一家;最后一切的努力,要以善为依归,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有这种胸怀,有这种识见,有这种为学做人的目的和诚恳,才算得上读书人!读的书对,目的、态度对,还要耐得住寂寞。古人有“板凳甘坐十年冷”“三年不窥园,十年不下楼”“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之说。真正的读书人,要把得定志向,耐得住寂寞,攻苦食淡,不求人知,安下心来好好读几年书。现在最缺少的正是这样的读书人。看外面,红尘滚滚,都在追名逐利,有几人安心读书?但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读书人!因为读书人是社会的主干,国家的栋梁,人心的标尺,人格的模范。古人讲“士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这里的“士”“儒”讲的就是这种读书人。范仲淹、王阳明、左宗棠、林则徐等彪炳史册的人物,其实都是一介书生,他们以自己的道德学问建功立业,救国救民,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他们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人生如果没有高尚的目的和追求,必然会追逐低级的享受。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小孩不要喝茶叶:中国传统的茶道文化,让不少人表现出对茶叶的情有独钟,但这是对成年人而言。对学龄前儿童来说,茶却是个“禁区”。因为茶叶里含有茶碱等物质,很容易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而婴幼儿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各神经系统对于具有兴奋作用的物质抑制能力较弱,不能像成年人那样进行有效的调节。所以,孩子喝茶后,会出现心跳加快的现象,导致体力消耗过大,如果是在晚上喝茶叶水,还会使孩子产生失眠、尿频等问题,影响睡眠,进而影响发育。茶叶里含有的鞣酸和茶碱进入人体后,会抑制孩子身体对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所以,孩子过量喝茶或喝浓茶,会导致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出现营养不良。茶有利尿功能,在利尿过程中,鞣酸和茶碱还会造成钙、磷等矿物质的流失,从而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饭前喝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饭后喝茶会影响食物中蛋白质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偶尔给孩子喝少量淡茶,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损害,但如果经常给孩子喝茶或喝浓茶,甚至凉茶,就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何才能远离病痛,保持年轻美丽健康:健康是身、心、灵和环境整体健康。《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现代医院越来越大,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尿毒症、骨质疏松等慢性病人也越来越多,这些病被称为富贵病,可能现在有钱人多了吧,以前只有过年能吃到几块肉,现在城镇百姓的餐桌上每天都有肉。俗话说“病从口入”,食物是最好的药品。而我们用了几千年的中药大多就是草。我们应该怎么吃呢?天然的、自然的、完整的、新鲜的、当地的、当季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保持积极、善良的心态,不生气、不怨恨。有益健康的食物:五谷类包括天然的全谷、粗粮,如小麦、糙米、小米、荞麦等。蔬菜类包括青菜,地瓜叶、绿色蔬菜。芽菜类包括黄豆芽、绿豆芽等。水果类:只吃当地的、当季的水果。吃太远的食物也是现代人生病的原因之一。喝健康的水:水是一切生命生存的物质基础,建议喝清洁的白开水(不是纯净水)。早上不要饮冷水。日中一食,午饭要吃好,晚饭少吃,不吃夜宵。每餐间隔5小时以上。不吃零食。少量多餐会导致早衰,造成胃肠病。不吃低于室温的食物,如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如冰淇淋 、雪糕等冷饮。气薄者宜生食,过火则气散。味厚者宜熟食,无火则难化。各种食物中的生气,种子大于根茎,根茎大于叶,叶大于果。五谷为养,秉生气最厚。食不言,多嚼,怀着愉悦感谢的心情吃。保持积极、善良的心态,常想帮助和利益他人。孝养父母,慈心不杀,心善、思想善、行为善。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也就保护了我们的食物。如何选择:“当地、当季、盛产”,也就是市场大量在卖的,最便宜的。最便宜的菜就是最有营养的,如大白菜、土豆,因为这样的菜生命力强,当然有益人体;生命力强就容易栽培,化肥、农药也少。吃天然的,自然的,新鲜的,完整的食物,不吃加工精制的方便食品。水果选择有种子的。不吃无籽西瓜、无籽葡萄之类人工改造的,因为没有生机。吃传统的,有机栽种的,拒绝一切转基因食物及其制品!拒绝以下东西(因为不能吃,也只好叫东西了):转基因/基因改造食物及制品(吃这个会亡国灭种!虫子都不敢吃,您吃?);转基因油、非压榨油、调和油、色拉油、氢化油(反式脂肪),没有健康的油。精制糖、糖精、代糖(红糖除外)。白盐,包括加了碘的精制盐(人体不吸收氯化钠,而且要耗费能量把它排出去);味精,鸡精、蘑菇精是用味精调出来的;化学合成香料、调味品、加味剂、加香剂;油炸类、高温烧烤类食品:薯片、薯条、油条、炸鸡等;腌制类食品如咸菜、酱菜;非天然饮料如可乐、咖啡、软饮料、纯水(不含天然矿物质)等;多次加工的精制食品;含防腐剂、色素、人工香料、加味剂的食品,如方便面、罐头、加工素食品等;西药、疫苗、激素、维生素、钙片及各种营养保健品(是给你的敌人吃的;我们的敌人就是化学药品厂)。总之,一切非天然的、人工合成的、多次加工的、变质的和陈腐的东西都不能吃,以上要做到很难,但做一条就有一条的益处。

      身心灵保健十条法则:第一,保持爱心,避免一切伤害他人之言行,特别是杀生。健康的第一原则是不杀生,包括间接杀生如吃鸡鸭鱼肉等,因为大自然的根本定律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原则能做到,则其他促进健康的方法都容易收效,否则尽管花心思找名医,找偏方,还是难获得健康。第二,饮食之道,自然为要。饮食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种子,核果,豆类与海菜为主。中国有句话:“病从口入”,能避免有害身体的饮食,身体自然健康,以植物为主食。第三,抛开旧伤新痛,愤怒与悲哀。能保持心情舒畅、开心、喜悦,是健康的主因,如怀恨在心,冤屈不平,就是吃得再合乎健康原则,也难健康起来。相反,一个人如果开开心心,即使粗茶淡饭,吃得差一点,也会健康。以天蓝色的光观想,可化解过去一切不平或伤心的事,再加上念六字大明咒进一步去除不开心之气。如果能领悟一切都无自性,仇人亲人如此,好坏也是如此,避免钻牛角尖,也避免生活在迷幻中。第四。从事利益他人的工作。人生如果只为自己而活,会枯燥无味,如果所作所为有益于社会,自然人会充满满足。一般人一天工作八小时,如果所作没有意义,则一天的主要时间都浪费了,非常可惜。第五,置身于关于爱和护持自己的环境中。人都需要温暖,生活在亲朋环境中会促进健康;孤独的人,或处在对自己有敌意的环境中,就容易生病,要想得到温暖,我们先要给予温暖。病人有时不能改变不温暖的环境,最好避开一下,到一个温暖的环境养病。第六,依自己的能力放生,护生,如动物,鸟虫,鱼虾等。病重的人必须积极地去救其他生灵,才得以延寿,这也是改命的方法。保护生命除了不杀,还可积极劝人不杀,劝朋友为病人一个月中也几回素食,或少吃一顿鱼虾,就等于保护无数条命。第七,消除业障。如拜三十五天佛,千手千眼闭关和持八关斋戒。过去所作一切伤害他人之事必需诚心忏悔,佛法中可依拜三十五天佛,大悲忏,千手千眼闭关和持八关斋戒等方法消除往昔的过错。第八,皈依佛,法,僧三宝。疾病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冤家附身,西方国家在这方面资讯很多,一批心理学家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如果可请冤家离开,则病情会立刻好转。皈依佛、法、僧是请冤家离开最好的方法。观想自己全身被金光照着,每一个细胞都被照亮,默想“我们得佛光的加持保护,超度,身体内的众生借这光可得到解脱。”第九,持诵慈悲真言:六字大明咒,可默念或出声念,声音能影响我们身心,特别是真言如六字大明咒,有提高能量的功效。第十,随喜自己,他人和佛菩萨的功德,随喜的功效不可思议,是积聚福报最容易的方法。想到自己或他人过去、现在、未来所作一切利益他人的事,心生欢喜,这就是大大提高能量;想到佛菩萨所作一切利益众生的事,心生欢喜,更是不可思议。福报大的人做事自然会“心想事成”。

     癌症本是可以治愈的,兼评无知的“恐癌症”:癌一般指具有癌变细胞的肿瘤,研究者认为这种定义并不确切,因为有些癌变细胞是没有肿块的(例如血癌),但目前都是这样通称。世界医学界,有些医学家认为这是不治之症,检查到这种病变,大都宣判“死刑”;又由于现代医学对此无理想治法,因而有人说:“是癌治不好,治好不是癌。”以致广大群众也就“谈虎色变”,甚至也有人常吐露心中隐忧说道:“我害任何病都认了,千万可别害癌症!”有的癌病患者,当其不知道自己属于这种病症之前,还可生活得不错,或带病延年,一旦医生不小心让他知道了自己是这种病症之后,就会四肢瘫软,伤心落泪,病情迅速恶化,以致早死。“恐癌”之症,似比癌症本身的杀伤力还大。这是因为今天世界的医疗事业,是以西洋医学为主流的,人们有病,首选接触西医和西药居多,但疗效甚微,根治更谈不上,而群众对祖国医学这个土生土长的学问,虽不陌生,但对科学与伪科学划不清确切的界线,加之近几十年中医“乏人、乏术”,现存的中医队伍里能治疗这种癌症的大夫,为数不多,投医无门;再加某些医生常常不自觉地宣称:“癌是不治之症,世界都没过关”等等,危言耸听,造成病人精神过早崩溃。这是无知的,在我国,有些有造诣的中医,当其正确地应用古典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治疗,完全治愈了癌症,或者带病延年,与癌共存。所以,“恐癌症”是无知的产物。

      现代医学在诊断与治疗上有一定效果。这种实验室的结论,离生产和临床使用,还有一定差距。开刀固然可以清除癌变的某些“群落”,但不能保证完全清除残余癌细胞,甚至因为开刀,有损元气,常致癌变扩散蔓延,亦非万全,至于放疗副作用等,亦复如此。以上这些研究和疗法之所以不理想,甚至失败,原因是:他们的基本理论是重于“形质”而忽视“气化”,即所谓“形质科学”而已。其理论体系的建立,皆依缘于死尸解剖、动物试验、试管培养等。缺陷有:第一,研究结论,只限于形质上的认识,缺乏中医的“气化论”思想,它往往不是把人体作为一个活的有机整体来加以研究的,其科研命题与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往往不是同步的。这是由于现代西洋医学建立在近代解剖学之上,而近代解剖学起源于17世纪的培根,为时有限,而在解剖刀下,只能看到形质的东西,谈不上“气化论”上的学问,因为死尸还有什么气化可言呢?中医则与之相反,它偏重于“气化”,偏重于人体的自然疗能。第二,形质研究,只注意事物变化的某一阶段,而忽视矛盾发展的全过程,既缺乏整体论,也缺乏“过去、现在、未来”看问题的三际论。第三,动物与人,在生理、心理、理性上有天远的差别,兔子能得的病,人不一定全得,例如在兔子耳朵上接种一点烟油,它就致癌,人则大概不致如此之易。所以动物试验的结果,用之于人,往往并不相侔。第四,实验室的结论,往往与人体实际情况不尽相同。例如癌细胞的体外培养,繁殖很快,而在人体内,则不一定都快,其扩散与疯长,必待病入膏肓的晚期方见。第五,一种抗癌药,暂不论其药理是否对头、副作用是否很大、或即使能在实验室抑制或杀伤癌细胞等等,其在实验室的位能变化,只不过是人为的“三维空间”的机械搬运,而药物吃到胃里,或注射入肌体或血管,它的药理作用或运行到病灶的过程,就不是象在实验室那么简单了。它与肌体有物理或化学的或生物物理化学上的反应,单看它在机体内的机械运转,那还有液体动力学、分子动力学上的许多环节,它在血液或机体内可维持的浓度和时限,也是因人而异、因药而异的,综合起来,那就非常复杂,所以实验室结论与临床效应有天壤之别。第六,疾病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病与症究竟是否等值?医生在治病过程中又是哪个“象限”上的“东西”?药物又是个什么东西?诸如此类问题,必须有哲学意义上的研究,才能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收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不治而治”的效果。第七,西洋医学的先天缺陷是医生手里或心里并不掌握药物,他们所用的药是厂商找人设计的,医生只根据药物出厂说明和检验数据(即指标)发药。虽然他们的药学家、生理学家与病理学家、医学专家之间,有某些实际联系,难道他们之间能完全配合如一吗?以上这些,在古典中医体系里,或在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中医人员的思想境界里,就很少存在。

      按古典中医(这里当然不包括某些半中不西或不中不西的其它学术流派)看来,癌症或其他任何疾病的造因,归根结底,是本气自病所致。治疗必求其本。反之,如果本气(元气)恢复了,人体的自然疗能被重新调动起来,使人体自身去修整自己,才是合理的治法,知此了此,始可无惑于天下。中医所用的治法,就是“扶正去邪”四字而已。不扶正,何以解决“本气自病”之因;不扶正,何以收到“返本还原”之果;不扶正,何以代偿已经癌变了的细胞;扶正去邪,双管齐下,才能收到阴阳两象相互为用、互为牝牡的“特异”功效,此乃证治心法之上乘功夫。

      但中医学术流派很多,比较起来研究,又各有不同,或先补后泄,或先泄后补,或补泄兼施,治疗“次第”(下手、攻病、善后)亦各不同,其选用药物与配伍方法,也各有心得,但总的原则,无不以阴阳五行证治大法为圭臬。至于时医片面强调所谓的“以毒攻毒”,或妄自大量投药,或以一方驭百病,死执汤头,或妄称什么“祖传密方、仙家秘授”,均为吾等所不取。另一些医辈,投药问路,以药试病,妄称“攻关”,戳取名利,更是杀人于无形,去古益远矣。根据上述原则,融汇家传、师传或采风所得,从易到难,逐步印证,取得一些实际治验效果,从而坚定认识到“癌症是可以治愈的,并非不治之症”。按“扶正去邪”的“阴阳证治”法门,证诸实例,确属有效。但须在“论证、立法、处方、用药”四大环节上探求最佳方案,不可“死执汤头”,以一两个死方,驾驭百病,否则,失去“辨证论治”的大原则,其害非浅。瑞典科学家,将人体白血球粉碎癌细胞的全部过程,以电子显微摄影术,录成纪录片,研究结果为:人体白血球粉碎癌细胞的过程,极其简单,只要白血球跑过去以其触角“点”一下癌细胞,癌细胞随即死亡,并非难事,以上扶正去邪的原则与近代科学是一致的,说明癌症并非不治之症,问题是一个医生用什么手段能达到这种目的。何必用“伐树以救树蠹”的笨法呢?人体细胞癌变,随时都可能发生,只因人体自然疗能或免疫功能,随时将其代偿,不致寄生而已。所以,按中医经典理论,时时保持正常元气,病安从来?以上说的是癌的救治。癌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防胜于治。中医对防病,有一整套精湛学问。

      化疗都是给别人做的,就连医生自己也不做化疗:今天来了一个病人,由朋友带着和太太一起来。一个身材瘦削的老头子,眼袋颇重,幸好腿不肿,去年七月被发现有胃部肿瘤,手术切除后发现有少量癌细胞,其实就是一个良性瘤。手术切除后,因为这个“少量”的癌细胞,医生建议他做了七天化疗。化疗后脸上发黑,双腿发软,体重遽降。这位老先生一向很少接触中医,硬撑了一段时间后,他的邻居发现他气色很差。大家就嘘寒问暖几句。结果,聊了几聊就聊到我诊所里。其脉虚,舌头红润,舌苔黄腻。症状是吃东西少就觉得胃胀不舒服,大便不通,屁很多,很臭。食欲还好,气短。这是中焦受损,上下不通。上面有食欲,但是少吃点就胃胀,下面大便不通。我开了中药调理。有意思的是,我在问诊时随口说了一句话:其实医生自己也是不做化疗的。结果他们夫妇都点头称是。他们说,他们去治疗的那个医院有个肠胃科医生也恰好患了胃癌,但他自己却只是做手术,而没有做化疗,自己吃中药和其他补充剂调理。这太搞笑了。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莫施于人。化疗这么剧毒而且又无效的东西,医生自己心知肚明,自己有病就打死都不愿意做,却丝毫不妨碍他们向病人“建议”做。是不是“化疗这东西,不是给医生自己用的,而是给别人,尤其是那些无知的人用的呀?”台湾有个叫许达夫的脑外科手术医生,30多年累计做过一万多起开颅手术,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有肠癌,震惊不已。幸好他是医生,他做了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后,决定不做化疗和放疗。这个决定被他的同行们批评为“做了一个很恶劣的示范”。对医学界是很恶劣的示范,对自己却是一个最明智的决定。结果他现在好好的,还接受了电视的专访。我自己做中医,经常自己试药,很多时候那些毒性大的药我自己吃没问题,但是都不敢开给病人吃。这西医倒好,毒性强的药他们自己就畏如蛇羯,开给病人吃就从不心慈手软。怕什么?病人进医院时都签了无数的文件的。签了这些生死状,医生自然不会手软。

      慢性肝炎以胁痛为主症,病属阴血亏虚者,用一贯煎加牛膝、升麻、延胡为主方。《本经》谓牛膝谓“逐血气”,配升麻以升降气机,流动阴液。《医学衷中参西录》称元胡疏肝气血,二药合用针对阴血亏虚,肝脉急而郁滞所设,补中有通,通中有补。若阴虚有热加天冬、生地;阴损及阳,兼寒加肉苁蓉、肉桂。治肝首重虚实,次分寒热,注重夹杂。补肝用制首乌、菟丝子、枸杞子、酸枣仁、山萸肉、黑芝麻、沙苑子,肝气、肝风、肝火相其机宜,皆可用之;养肝法治血虚风动,用生地、当归、枸杞子、牛膝、天麻、制首乌、胡麻仁;补肝阴用地黄、芍药、乌梅,酸甘化阴,亦有收敛肝气之意;而敛肝用乌梅、白芍、木瓜,治肝气过用,散发太过,以收敛肝气,泻其逆气;补肝血用当归、川断、牛膝、川芎。当归,芳香行气,味甘缓急,善养血调肝,宜重用30g。川断《本经》谓:“补不足,妇人乳难”,功善补血可知,且有益肾之功。牛膝、川芎升降气机而理肝血,补肝血每持为辅药。补肝气用天麻、白术、菊花、生姜、细辛、杜仲、羊肝。补肝气用辛散,因辛能助肝用,肝体阴而用阳的主要调节;补肝阳治肝虚寒用肉桂、川椒、肉苁蓉助肝生发之气;温肝法治肝有寒(实寒证),吐酸上气,用肉桂、吴茱萸、蜀椒温肝散寒等,皆为经验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