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的蓝头巾

 天下文学文摘报 2023-04-17 发布于内蒙古

一九七三年,我五岁。乡间小娃的多彩世界里,一抹最深的颜色就是妈妈头上系的蓝头巾。父亲当时在牧业队里当兽医挣工分。妈妈从夏天一开始,就整天肩挑着一条竹扁担,一边一个大柳条筐,与左邻右舍的大姨大娘搭伴去地里挖野菜,酷暑天儿,她们卷起裤腿,穿着土布长袖布衫。我与伙伴们一到快晌午饿了,就盼望着妈妈们快点回家做饭。村子西头是一望无边的玉米地,玉米叶片相连,遮住我们的视线,在玉米地的中央闪现出一条毛毛道,那是人们下地回家超近的小路,每到春耕播种时,犁铧一道道将小路划上千百条横道,可是还是经不住走路的人们踩踏,那条毛毛道就这样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们几个顽童拉着手,拽着衣襟。走到保护庄稼地的壕沟前,壕沟很深,里面有浑浊的水,两边长着茂盛的水稗子草。不时地还有青蛙扑通扑通跳进水中,把我们吓得直打颤。记得当时我们几个年纪小的没那个胆,前院的邻居大春胆大淘气特别皮实。他穿着红布裤衩,光着膀子,瘦猴一般,脊背很窄一条条,仿佛身上没有肉,都是骨头。他很有勇气的像跳远运动员一样咬着牙晃动着脑袋,一米左右宽的壕沟嗖的一下越过去了。跟在后面的几个孩子也学着大春飞跃冲刺的样子,可倒好一到壕沟前就眼晕了,吓得停住了脚步,老六虽然壮着胆卯足了劲,可一到跟前就差那么一丁点没跳到岸边扑通一声掉到水坑里,我们几个孩童伸手把她拽了上来,老六嚎啕大哭,还喝了几口汤,呛得直咳嗽。已经晌午歪了,我们的眼神目不转睛盯着那悠长的毛毛道,一会功夫影影绰绰有几个人影在晃动着,我的眼睛一亮,是妈妈那蓝色的头巾在绿色浪花中像镶嵌的蓝宝石一般那么显眼。

在那苦做苦撑着的童年记忆中,妈妈就像檐燕打食喂小燕儿一样,哪个儿女吃不饱、穿不暖都牵挂在她的心间。贫困的日子让我明晰母亲养儿养女的千般难万般苦,农村的日子何等艰辛,都说冬烧柴,夏吃米。也就是在夏天的时日是最费粮食的,寒冬腊月最燃眉之急的就是拥有足够的柴火取暖。我的兄弟姐妹的冷暖衣食就是母亲走过春夏秋冬的历程,那一双双纳的鞋底,那一张张用破旧衣服打成的戈博做鞋面,母亲对儿女的爱就像系在她头上的蓝头巾在儿子的心中永不褪色,童年的记忆犹如烙印一样深刻,以至妈妈在岁月中给予儿女点点滴滴无私的爱怜,唤起儿女在若干年以后依然念念不忘。然而那逝去的昨天,珍藏了一笔不菲的宝贵人生财富。

作者:焦健

摘自《科尔沁都市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