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作义所部为什么被称为“七路半”

 兰州家长 2023-04-17 发布于浙江

“七路半”,是国民党军中对华北傅作义部队的一种独特称呼,意思是虽然傅部不是八路,也就差那么一点儿了。抗战中,傅作义将军所部,和八路军关系亲密,是华北的一支重要抗战部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解放战争初期,傅作义的“七路半”让晋察冀的“八路军”吃了大亏,先有大同集宁之败,再有张家口保卫战失利,使华北局势在相当一段时间都处于被动地位。傅作义也一度被我军恨得咬牙切齿。

“七路半”外号的由来

关于“七路半”这个外号的由来,可谓是众说纷纭,大致归结下来的话,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来源于日伪

之所以会有人这样认为,主要是因为在抗日战争中,傅作义对日作战比较积极,而在一些具体的战术作风上面,又与我“八路军”非常相似。

正因如此,日伪军经常傻傻分不清楚傅作义的部队究竟是国军,还是八路军,给日军的情报系统造成了相当程度上的混乱。

所以便有了“七路半”的称呼,意思就是与“八路”极为相似。

文章图片1

第二、傅作义在抗战期间比较“亲共”

关于这一点,熟悉抗日战争历史的读者应该都知道!

1937年底,傅作义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北路军司令,所部三十五军扩编为二师一旅,驻扎在晋西北的柳林镇。

当时,傅作义部和陕北区八路军120师贺龙部之间只有一河之隔,双方信使来往不断,交换情报、建立联防,互通有无。

从那时候起,傅作义将军就与我党人员有了密切的联系和交往,而我党政军人员的优良作风,以及高尚的品德情操,也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傅作义建立北路军政治工作委员会,大量接受我党人员进入其部队工作,学习借鉴我八路军优秀的政治工作和作战方法。

当时傅作义嫡系35军手下只有两个师,但这两个师的政治部主任阎又文、康保安都是共产党员。

此外,“北路军政治工作委员会”中的许多负责人,基本都是由延安派去的干部担任。

文章图片2

值得一提的是,傅作义当时还制定了《北路军政治部工作守则》和《十项纪律》,其中的很多规定都与我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非常相似。

比如在《十项纪律》中,傅作义就部队的行军、宿营、作战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

傅作义将军的这些做法,极大加深了军民之间的关系,受到了老百姓们的称赞,同时彰显出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良好气氛。

然而,阎锡山却对此很是忌恨,他恶意攻击傅作义将自己的部队给带“赤化”了,称傅作义的第三十五军已经成为“七路半”了,甚至还曾一度密电蒋介石,要求撤换傅作义。

解放战争爆发后,傅作义虽然配合蒋介石打了两年多的内战,且一度被我方恨得咬牙切齿,但双方香火情依旧未断,绥远和平起义的时候,阎又文、康保安还都作为傅作义方面的代表。

文章图片3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解放军攻克天津,切断了傅作义海上逃跑的路线后,傅作义曾为自己规划了三条道路:一是南逃会蒋;二是西逃投靠马家军;三是固守北平,负隅顽抗。但究竟该走哪一条,傅作义始终是举棋难定。

于是,阎又文便力劝傅作义:我部非嫡系,南逃会蒋非明智之举,如今丢了华北,老蒋怎么可能放过你。投靠马家军,如今整个北平城被解放军围得水泄不通,哪里还出得去;至于固守北平,负隅顽抗,那更是愚蠢的做法,如果两军交战,这百年古城必定毁于一旦,那么你将成为千古罪人。

最后,阎又文给傅作义指出了“第四条路”——率部向共产党投诚!

最后,傅作义与我党展开谈判!

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按照和平协议,开始率部撤出北平,接受我党的改编。北平城自此得以和平解放。

文章图片4

第三、傅作义的军队从上到下,作风都很简朴;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国军将领一个个都是“富得流油”的主,不贪不腐的人,反而成了另类。连上级长官都是如此,下级官兵们则更不用说了。

但是,同为国军将领的傅作义,其本人却是布衣粗食,这在当时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中,可以说算是比较罕见的。以至于在那些所谓的正统的国民党官员们看来,傅作义似乎就是一个“土八路”。

杜聿明曾经在国防部高参郭汝瑰家看到一个有洞的沙发,于是猜测郭是共产党,原因是国民党里面没有这么朴素的。

这样一来,傅作义被叫作“七路半”,也就不奇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