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张海兵/一次提神醒脑的培训

 潇湘原创之家 2023-04-18 发布于湖南

一次提神醒脑的培训

作者:张海兵

能参加一些培训拓展思维与视野,是我一直向往的。最终期盼变成现实,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教育厅关工委主办的家庭教育培训。

两天的学习改观了我的思想,学到了实用的知识,点点滴滴中也感受到了培训团队的温暖。

培训前夕,我接到一个美女电话:“秘书长,我是一师负责会议接待的易平老师,您还没有加入培训群,请添加一下。”声音温婉,很有亲和力。

我连忙回复:“谢谢易教授。”

“莫喊教授,喊我易老师就行了。”身居高等学府,没有一点居高临下之感。她虽然自谦,与我交流总是称“您”。低调、内敛,华而不扬。

我对她说:“你平易近人,与你的名字易平有关联,名副其实,最真实的写照。”

“您的满意,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她呵呵一笑。

因我不善于社交,更拘束与女性的交往。所以报到时我认识她,她一直不认识我,直到临别我才给她发了一条信息感谢她的辛勤付出。

她大大方方:“遗憾太忙,没能和您合照。”

我毕业于“农业大学”,曾在广袤的田野里种水稻、棉花、苎麻等农作物,很仰慕高等学府的老师。他们学历高、地位高,聚集很多羡慕的眼光。真正接触才发现他们热情洋溢,形同兄弟姊妹,改观了我对高校教师私自的认为。

13日,我如期赶到培训的宾馆报到。负责接待的老师热情登记、指引入住。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让人宾至如归。

入住宾馆打开会议资料,细致到餐票、会议程序、讲授内容、参会人员、专家介绍,详实的资料全部装订成册。事前工作的细致、规范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我之前偶尔参加过一些简短培训,专家在台上畅谈理论,下面听众云云,留下的的记忆、操作很少。

第一次参加省级培训,我猜想专家理论更丰富,站位更高,说的话必定更加深奥。真正的结果如何,效果怎样,只能拭目以待。

14日第一堂课,根据课程安排是《认真组织主题征文 展现三湘学子应有风貌》,由湖南教育报社原总编辑、中国教育报湖南记者站原站长刘际雄主讲。

讲台上的刘总编着装质朴,一件衬衣外套夹克衫。说话语气平和,笑容满面。虽然从事多年总编,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却不以此自傲,时刻流露出高深的素养与低调的品性。

80分钟的课,我记录了三页。这些都是刘总编几十年的精髓与心血的积累。

他直言不讳用实例分析文章的假大空,又用实例指出不同文章的精彩,两比之间豁然开朗。如何写文章、要领在哪、怎么入手、题材如何选择、修辞运用一一道来,像一个家长引导幼儿学走路。

例举的好文章《彭家井里两盏灯》,我们都感觉习以为常,刘总编辑却写出了感人至深的文章。

一个鞋跟脱落的小事情,他想到了生命三个不能忘怀的人。修鞋匠、理发师、妻子。

引入的角度很小,回忆的事情让人难以忘怀。写作手法有事例、有描写、有感悟、有感恩。

文章让人身临其境,感受真情、恩情与时代的变化。也让我们知道文章如何选角度、怎样表达情感。

我是一个很少主动,习惯在幕后工作的人。听了刘总编的课,我动力无穷,休息的时候我走向了他。

“刘总您好!听了您的课受益匪浅,您两个实例分析简单明了,让我知道怎么写好文章了。”我扶着刘总编的肩膀说道。

“互相学习。”刘总编十分谦逊。

“我很敬仰您,想和您合张影不知是否冒犯。”我有点胆怯。

“好啊,好啊。”刘总编如此爽快让我有点意外。

拍完照片,因为刘总的亲和,我竟然话多起来了。

“刘总编,我想出本书,现在在审稿中,到时请想您指导一下?”我向他请求。

“这是好事,你发给我学习。”刘总对我鼓励。

在我的记忆中曾在《湖南教育报》发过一篇简讯,培训结束后我回到家里翻箱倒柜查找剪辑本。

发现我在1996年7月5日的《湖南教育报》二版发了一篇 76字的消息:华容县幸福乡教育组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教育组目前为各中小学培训了写作骨干,制订了相应的奖励措施,对有突出贡献的通讯员在职称评定、晋级、住房等方面倾斜。

短消息现在看起来比较幼稚,我想当时也是不容易,能上省报应该对我激励很大,让我将这种兴趣爱好坚持到现在。

第一堂课便让我知道如何写好一篇文章,还认识了刘总编。收获满满,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第二堂课是湖南家庭教育博物馆馆长杨智钧老师,他讲授家教、家风。50岁的他很精干,能说会道又幽默。

“前面刘总编讲得太好,我后面压力很大,没了底气呵呵。”他的自嘲顿时带活现场氛围。

杨馆长从“家”的四种字形、字义入手理解家庭教育的概念。从家庭教育失衡带来的负面影响,阐明家庭教育的四种境界:欲求、求智、道德、审美。

湖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关工委副主任张志初先生讲授《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

张老是有过军旅生涯的人,当过军政首长,市委常委,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出国访问过,上过湖南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录制节目。既有军人的风采,又有文人的气场,真正的文武双全。

他阐述了湖湘文化的内容与精髓,挖掘了本土红色教育资源,让我们感受到了湖湘文化心忧天下,百折不挠高贵品质与担当。

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宜章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谭兰霞为我们主讲了《家庭教育培训课程研发“五有”策略》。

她集各种重量级荣誉于一身,为近10万人次做家庭教育教育讲座。我们看到了她热爱、执着事业的情怀与成效。

谭兰霞是一个热心公益的人,加她的微信咨询有问必答。她每天都在朋友圈传授家教经验,至今天已经送了1206天。

相继我们听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现代教育发展学院学历教育办公室主任徐卫良,麓谷小学校长罗湘君的关于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家长学校品牌建设的讲座。两位专家结合案例、实践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

两天的培训,我们看到了专家们的责任与担当,视野的开阔与实践的成就。

他们简明的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精心制作的PPT与学员的互动,接地气又通俗。让人轻松而学,学而有成。

于我而言更是提神醒脑,将会激励自己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大胆尝试,做出实效。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