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民间书法高手姚孟起,欧楷可比欧阳询

 泰阳汉子 2023-04-18 发布于山东

唐太宗贞观五年,隋开皇仁寿宫进行扩建,并改名为“九成宫”,这座宫殿为唐朝离宫,即是除国都之外为皇帝修建的永久性居住的宫殿。

贞观六年,大臣魏征撰文,书坛圣手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问世,此文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并且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以此来宣传“醴泉”的出现,乃是吉兆,是唐太宗勤政爱民,感动上天所致。

魏征与欧阳询的强强联手,使得《九成宫醴泉铭》大放异彩,在当时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欧阳询的书法乃人间少有之神笔,所以这篇文被誉为“唐人第一楷书”,甚至还有人称其为“天下第一楷书”!

自《九成宫醴泉铭》现世之后呢,后世的很多书法家,都开始临摹,以此来学习欧阳询的笔法和技艺,使得自己的书法境界更上一层楼。

到了清朝时期,有一位默默无闻的民间书法高手,临摹九成宫酷肖欧阳询原作,他写的九成宫在很多人眼里居然能达到与原作真假难辨的层次,境界上更是直逼欧阳询,这个人就是姚孟起。

虽然,姚孟起写的九成宫,在各方面比起欧阳询还是不及,但能达到此境界,已经是非常了得了。

关于姚孟起的资料,史籍上记载的并不多,但是也着重点出了他临摹九成宫的这一项神技。

史料记载:姚孟起,字凤生,一作凤笙,吴县(江苏苏州)贡生。以正书名,正书宗欧阳询,尝临九成宫醴泉铭逼肖。隶书略仿陈鸿寿。兼治印,得蒋仁秀劲之气。偶作画,古拙如金农。

从这则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姚孟起临摹的九成宫,用了“逼肖”二字,也就是说非常非常接近原作,看得出来姚孟起的书法的确是名不虚传。

他临摹的九成宫,完全继承了欧阳询的字法体系,力求精准劲,甚至对欧阳询原本中在结体上存在的瑕疵也进行了一定的纠偏,如果说他比欧阳询差在哪里,那只能是神韵和气息了。

那么在当代,也有一位临摹九成宫很著名的书法大家,那就是田英章老师。

但是从临摹角度来讲,姚孟起书法明显欧体的意味更加浓厚一些,结构也很险峻,而田英章的则个人风格比较多,字体也更加平正。

所以说,姚孟起临摹的远要比田英章的好,他对欧阳询的笔法和技艺,领悟的更加深刻。

这也就导致了在民国年间,姚孟起的书法被当成范本在国内流行,甚至还有人称他为“清朝欧楷第一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