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质家庭教育系列之一:平静的力量

 长沙7喜 2023-04-18 发布于湖南

我们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对着父母、爱人、孩子或身边的人大发脾气,而事后却又很后悔

令人奇怪的是,即使和孩子的“战斗”屡战屡败,我们还是不放弃仍然继续屡败屡战,似乎过去失败的经历无法打消我们的期待,经历失败,我们错误归咎于孩子,对孩子横加指责,却不愿意反思自身,把失败的责任推到孩子身上,却从不反思自己的观念是不是合理,继续每天的战斗

并且将期待寄托在下一次。随之,新的烦恼又来了.....期待过高是根源。

那要怎样调整呢?

很多时候孩子出现问题,需要改变的往往是家长。

而家长改变的前提是接受自己和孩子的现状,然后才有可能有真正改变的开始,而不是强行改变孩子。

如果我们不接受现状,也就谈不上对自己、对孩子的接纳与尊重。而爱是建立在接纳与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拥有爱,才有真正的教育,才能让教育的力量通过内心的交流与传递,发挥由内而外的作用。

一些家长困惑了:意思是让我们对孩子目前的行为听之任之?

接受现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为向好的发展做准备。

我们怎么接受现状面对现实呢?

因为不接受,就难免会主观排斥或抵触,当你抵触或排斥孩子的行为表现时,敏感的孩子是很容易觉察到的,他对你的管教与要求自然也回报以排斥和抵触。

这时,你的教育就变成了一种反作用了,你越用力,越不能如愿。

接受现状,其实就是承认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接受我们和孩子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不要过分苛求自己和孩子。

面对现实,就是我们要找到方法来解决当前遇到的困难,让我们理性加归寻找方法

当我们从内心开始接受时,就会发现内心不再焦虑了

变得平静之后,理性开始回归,心中渐渐有了力量和方向。

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平静?

  • 反问自己3个问题

遇到事情先反问我们3个问题:

最差的结果是什么?(设定最坏的打算)

现在是什么结果?(认清现实,让内心做好接受的准备

好一些的结果是什么?(设定解决的方向)

高三孩子质检没考好,比平常低了140分左右,段排名落后了近100名,市排名6000左右,掉入第三梯队,我们通常会很着急,高考留下的时间不多了,还有不到100天,我们高中的家长已经修炼到不会直接批评孩子没考好,但是会非常紧张、焦虑,担忧,情绪是会传播的,孩子能感知到这种压抑的焦虑情绪,就会影响孩子对自我状态的肯定,过多陷入负面的紧张和焦虑而影响学习状态

智慧的父母这样做:

最差的结果是什么:考不上大学!

现在什么结果:能上本科线

好一些的结果呢:可以上二本

当我们问完这3个问题,就说明我们的情绪回归平静,可以理性地思考问题,然后就会开始反思,考不上大学是不太可能的,孩子有一定的基础,最差肯定能上个大专,现在的结果不代表将来孩子的分数,通过这次查漏补缺,孩子上二本应该没问题,如果再冲一冲,211也是可以拼一拼,当我们思考得越成熟就会发现我们越来越轻松,而孩子已经在做这些查漏补缺的工作了,和孩子的行动比起来,我们想太多而行动得太少,这也是我们日常不够淡定的主要原因,替孩子想太多,让我们越来越焦虑,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淡定、从容、冷静的家庭氛围

平静、冷静的父母可以给孩子淡定的品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