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以草书而闻名,但其楷书法度严备,作品成为法帖受人传诵

 书法古今 2023-04-18 发布于陕西

在唐代来说,人们对书法很注重书写时的法度,按照一些史料记载,唐代的科举考试,必须是由楷书来答卷,其主要原因是楷书工整有力,因此任何一个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应当用楷书作答。其实,楷书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否科举考试的重要考量要素。据陈振濂的一些文章概述,唐代的科举考试把楷书作为考试内容之一,如果楷书不过关,内容再好也是不能被录取的。可见唐代人们对楷书的重视程度。

现在,我们往往把唐代草书名家张旭当作草圣,认为他在草书方面的成就最大,但很少有人能知道张旭也是一位楷书名家,他遗留下来的楷书作品,都是被历史所考评过年,不像是《古诗四帖》那样的草书作品还有争议,其楷书作品大概有:《郎官石记序》、《严仁墓志》、《王之涣墓志》等。北宋曾巩在《书林藻鉴》中说:张颠草书见于世者,其纵放可怪,近世未有。而《郎官石记序》独楷字,精劲严重,出于自然。如动容周璇中礼,非强为者。书一艺耳,至于极者乃能如此。

作为唐代人,每一个人对楷书的掌握程度要远远大于其它书体,也就是说,张旭在草书成名之前,他的楷书也是基础非常牢固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楷书就像是一块敲门砖,没有这个能力,后面就无法参加科举考试,自己的仕途也就非常渺茫。这里兴一个例子,它虽然不是唐代的事情,但也说明了科举考试下,官方对楷书的重视程度。

说明代董其昌以前在参加科举考试时,自认为成绩不错,得个第一名没有问题,但公榜之后,他却成了第二名,于是他便在阅卷老师跟前打听,相当于现在要查卷一样,而这位考官便说,你的答题内容很好,人家第一名的与你的内容都是对的,但是你的卷面并没有人家写得那么好,经过我们商定,自然把卷面整洁的那位放在了第一名,你自然就成为第二名了。这件事对董其昌的打击挺大的,于是,他在日后不断练字,提升书法水平,后来他也成为书法史上一位书法名家。

张旭虽然在草书方面成就最大,但他的楷书也是具备了严备的法度。他的书法初学时跟着自己的堂舅陆彦远学习,他就是张旭的启蒙老师。但是在张旭书法有了一定基础后,他却取法于唐代初期的欧阳询、虞世南的楷书,而上述两位书家的楷书作品正是张旭从中吸收了许多可借鉴的字形与笔法,张旭的风格正是来源于此,最张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形成了具有时代性的个性风格。

例如张旭书《郎官石柱记》字形端庄茂密,瘦劲俊朗,法度严谨,不失规矩,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张旭当年在学习楷书时的取法及取向,而且还可以感受到张旭在向前人学习书法以后,对笔法上的取舍、个人风格的形成过程,这本字帖虽是张旭早年时期的作品,但它也说明张旭在楷书方面所下的功夫及人个在书法上的灵性,为他以后草书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张旭的楷书,应当注意在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忠于原帖。在临摹时,要原原本本地把每个字的字形、用笔学到位,用楷书的书写要求来规范书写。二是要注意对张旭所取法的欧阳询、虞世南的楷书作品借鉴参考,以获得书法的某些价值判断。三是要注重用笔。楷书的笔法很多,但用笔上却非常讲究,这些笔法包括提按顿挫、绞转等,但在每一个笔法上,尤其是起笔、行笔、收笔时要注重各个动作到位、协调,如此才能达到所学的目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