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情缘】邸晖:连翘谷里的编席匠

 新用户89134deQ 2023-04-18 发布于湖南


乡土是我们的根,乡村是我们的梦,乡情是我们的魂,乡土文学是你我的人生驿站,是我们心灵栖息的温馨家园。期待您的光临!

致作者一封公开信

文集推荐


     “乡土诗人”擂台赛专辑

       长篇小说《回水滩》

        电影大片《沉船100天》(剧本)

        优秀作品排行榜(阅读1000以上)

        乡愁征文专辑

连翘谷里的编席匠

文/邸 晖

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距离县城45公里的五家沟村的连翘谷里,有一群老人,依山而居,守护着相伴一生的家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一株株芦苇曾经是他们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们走出了大山,在城里安家落户了。勤劳了一生并年近八旬的老人刘桂生却发挥余热,把祖辈留下的传统编席手艺发挥的淋离尽致。
想要编出一张精美的席子首先是选芦苇,选择无虫蛀,笔直匀称的芦苇,用芦器(破篾工具,芦苇穿过去分成等分)一分为三条或四条宽窄相等的篾,软绵绵的篾条从粗糙的手指间窜出,一簇一簇争先恐后,不一会芦苇杆不断减少,白生生的篾条墩成垛,在老人身旁一字排开,长短分类。大约够了两张席子的料就停下来准备下一道工序 。
篾破好了,接着就是碾篾,这一道工序极具喜剧性,玩味十足。鹤发老人,将篾排开,厚度适中,用几百斤的大碌碡(直径40-60公分,长约80-90公分的石质圆柱体)在上面碾压数百个来回,老人则站在上面,用五尺支撑,登着碌碡,悠然自得,还不时的抬起手中的尺子,做着各种动作,仿佛空中芭蕾。经过几个回合的翻动和重复碾压,篾变得柔韧绵软,凭经验用手摸摸每一条篾都绵软了就算碾压好了。
观光旅游的人们好奇的看着老人熟练而轻盈的动作,几个小伙子跃跃欲试,征得了同意,学着老人的样子跳上碌踧,可那碌碡就是不听使唤,不管你怎么动它就稳如泰山的一动不动,要么动起来犹如脱缰的野马肆意乱窜,使得小伙子摔的人仰马翻,引来欢声一片。看着急得冒汗的小伙子,刘贵生耐心的讲解要领,首先要找到平衡点,向前、向后,每一次用力都要基本匀称。通过讲解加示范,小伙子很快掌握技巧,玩得不亦乐乎。不一会老人宣布:“篾碾好了。”年轻人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的离开,围观的人群陆续散去,人群涌动在连翘谷的蜿蜒道路上,不绝的畅想与回忆充满山谷……
根据天气,老席匠会适当喷水醒篾增减韧性,一切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为了防止风干,保持篾的韧性,老人就在屋子的厅堂里起头编织。席子编的好不好,关键在起头,挑选长的均匀的篾开始编织,老人的手就像织布的梭子一样,在越铺越多的篾里穿梭,白花花的篾上下翻飞,发出如流水般哗啦啦的声音,花纹越来越多,水波纹的花纹荡漾着涟漪在厅堂荡开,长宽合规(按照46席子和75席子规格编织,或者按照买家要求调整规格)。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收边了,长短不一的边龇牙咧嘴,在剪刀下整齐划一,一顿操作方方正正的席子服帖了不少,然后潮水、折边、窝角,收边,经过两天忙碌,一张席子终于编好了,抖落剪下的碎篾沫沫,擦净卷筒,立起来,老人用手摸着自己编的席子,喃喃自语:“我老了,不知道还能编几年呢,年轻人都不学了,我这手艺会不会就在我这丢了……”
现在生活好了,人们用席子的地方少了,席子铺炕睡着舒服,还有利于健康。席子晒粮食,透气干的快,环保没异味。可是席子却随着物质的丰盈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天才的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我想,这是一种诗意形象的比喻——人的生命如芦苇般脆弱而优美,低头而轻松,沉思而快乐……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在阳光下清纯的秋水之中,我们比芦苇有时也多了一些幽秘、羞涩、平凡、脆弱、忧郁,单薄得像一支风中邂逅苦雨的芦花,没有了宁静恢弘的美丽,没有了欣欣向荣的喜悦,也没有了浪漫快乐的执著追求,在经过分身之痛承受碾压负重,淬炼了坚毅、坚韧与执着,可是无论如何,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宇宙空间,高贵的人总是比芦花多了一点思想和灵魂的光辉。
连翘谷的老人把自己的一生与芦苇联系在了一起,注入了自己的心血,与之融为一体,从出生闻着芦苇的香气,枕着芦席入睡,看着父辈侍弄芦苇,到自己开始亲手抚慰、碾压、编织,老人延续了芦苇的生命,拔高了彼此的高度,拉伸了自己生命的宽度。
连翘谷里,连翘花似一串串挂满枝头的小喇叭,吹响了这里人们努力奔跑的冲锋号,吹醒了祖祖辈辈的致富梦,留守的大人、小孩张大眼睛,目光在人流中不断扫描,接收着外来的信号……
有着刘贵生这样一群鹤发手艺人,在大山深处守护着山里的家园,编织着芦席,也编织着自己的人生。在支部书记冯安民的带领下,坚持8年栽植连翘,为子孙后代留下了金灿灿的摇钱树。连翘花开了,洛南县灵口镇首届连翘节在这里盛大开幕了,金色的光芒从这里射出,金色的花香伴着芦苇的清香穿越千山万水,浸润着每一颗激情澎湃的心灵,引来无数人到此畅游,点燃了异乡游子回乡创业的热情。
到了夏天,夜幕降临时,在连翘谷的农家小院里,一张芦席,一群老大爷,几个老阿婆,吹着那带着松针和花草香的凉风,看云卷云舒斗转星移,听鸟儿呢喃虫儿啼鸣,聊着当年的热血沸腾和孩子们的美好未来,谝着连翘谷里这辈子头一回见家门口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来往游人和满山遍野怒放的连翘花,估摸着今年自己栽植连翘的收成……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变,时代没有忘记他们,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一个梦叫做——席梦思,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延续他们那个年代的席梦思……
 

作者简介:邸 晖,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乡镇政府科级干部,生活在洛河岸边,喜欣赏优美文字;愿畅游文字海洋,重拾少时之梦想。

责任编辑:李秀珍
发稿编辑:刘金龙
排版编辑:野   草

您看此文用时

  · 






读往编来

 1、乡土文学社章程

 2、乡土文学期刊征稿

 3、乡土文学招聘编辑

 4、会员文友出书方略

 5、乡土诗人擂台赛

 6、全国小小说大赛

滚动下方品味精彩


乡土文学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执行主编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编辑主任  施静云(兼散文组长)
排版工作室主任  朱吉述
期刊执行主编    丁    村
期刊编辑部主任  刘燕宏
期刊编辑部副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编 委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刘燕宏
             陈 乐  陈德山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雷青云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朱吉述
             姜盛武  杜盘堂  李   菲
             唐吉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