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整理白酒行业相关数据分析白酒行业发展趋势。 以下数据来自酒企年报公开数据、泸州老窖2022年债券募集说明及珍酒李渡港股聆讯资料。 一、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 注: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白酒企业。 自2017年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逐年减少,截至2022年,6年时间规上酒企减少630家,减少幅度为39.55%。 二、行业产量规模:(单位:亿升) 备注:行业产量数据及后续销售收入、利润总额数据均为每年剩余规上企业数据,增速为这部分企业的同比增速,可能存在行业数据下滑但增速显示增加的情况。 2018年后,规上酒企产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白酒行业销量数据缺失,但由产量数据可进行推算。白酒产能主要受制于粮食供给,在我国粮食十九连丰的大背景下,白酒产能受限可能性极小,产量下降的原因应是需求下滑。 从绝对数据看,2016年-2022年,白酒产量下滑50.59%,高于同期规模以上酒企数量减少幅度。 同期头部酒企销量如下: 头部酒企中,山西汾酒销量扩张明显,贵州茅台、古井贡酒销量稳中略升,五粮液、泸州老窖和洋河股份销售量波动较大,且逐渐呈下降趋势,与行业趋势相符。 三、行业销售收入: 与销售量的显著下滑不同,规模以上酒企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从绝对值看,2016年-2022年,在规上酒企数量减少近40%,销售量下滑超50%的情况下,销售收入增长8.16%。 销售收入增长,销售量下滑,从中可见白酒行业近年来的增长动力来自提价。 四、行业利润总额: 在价格增长的带动下,规模以上酒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从绝对数值看,2016年-2022年,规上酒企利润增长176.2%,远高于8.16%的销售收入增速。 五、香型分布: 2017年-2022年各香型白酒销售收入如下: 浓香型白酒销售金额最高,但增长乏力,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酱香型白酒扩张明显,年化增速达15.8%;清香型、兼香型白酒相对稳定,其余非主流香型则大幅下滑。 从占比看: 酱香型白酒占比越来越高,与当前酱酒热趋势相符。珍酒李渡港股聆讯资料中描述:酱香型白酒具备更高的产品质量,香味层次丰富,具有无法从其他种类白酒产品中找到的独特鲜味,加上酱香型白酒的卓越酿造工艺,酱香型白酒已成为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这种描述本不客观,不同香型白酒不能简单加以对比,工艺复杂并不代表酒质卓越。但正确与否并不重要,从市场数据看,酱香型白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已逐渐形成,酱酒发展的趋势趋于明朗。 同时,酱酒盈利能力超过其他香型白酒。 2021年酱香型白酒以8.4%产量占比,实现行业31.5%的营收,并赚取45.8%的行业利润。 酱酒大发展是行业销售收入增速、利润总额增速提升的重要助力。 六、不同档次白酒销售收入: 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标准,高端白酒是指每500ml建议售价人民币1500元以上的白酒,次高端价格带为600-1500元,中端价格带为100-600元,低端为100元以下。 按此标准统计出的各档次白酒销售收入如下: 2017年-2021年,高端和次高端白酒增长明显,中端和低端则逐年下降。 七、龙头市占率提升: 近年来,头部酒企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 下表为头部酒企营收增速与行业增速对比: 除洋河股份外,其余酒企营收增速均高于行业增速。 下表为头部酒企净利润增速与行业增速对比: 洋河股份净利润增速落后于行业水平。贵州茅台、五粮液近两年增速低于行业水平,其余酒企增速均高于行业水平。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2022年,头部酒企营收、利润增速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市场集中度逐年提升,行业呈现龙头集中的明显趋势。 从上述数据分析,我们认为白酒行业存在如下发展趋势: 一、白酒行业未来销售量大概率逐渐下降。 2016年-2022年行业产量下滑超50%,结合我们在《白酒研究系列二:未来喝白酒的人必然越来越少》中对未来饮酒主力人群的数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未来10-20年,饮酒主力人群数量减少,忠诚度下降),白酒行业消费量下滑几乎是一个必然趋势。 二、龙头集中度逐渐提升。 规上酒企数量减少、头部酒企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产业龙头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从销售结构看,高端、次高端白酒增长显著优于行业水平,与当前少喝酒喝好酒趋势相符。高端、次高端白酒主要集中于头部酒企,行业龙头集中度将越来越高。 三、香型变化趋势明显。 酱香酒大发展,浓香型、清香型等主力香型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结合前述发展趋势分析,浓香型、清香型白酒中,头部酒企还可获得发展机会,中小酒企发展可能越来越艰难。 四、未来白酒行业的竞争是价的竞争。 近年来白酒行业量降价增趋势明显,在销售量增长乏力的大趋势下,白酒行业实现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提价,价格带的提升则与品牌、产品力等因素有关,名酒心智认知较强的酒企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我们需要做出合理的标的选择: 1、从酱香酒大发展的角度分析,优选酱香型名酒企业。 2、优选定位高端和次高端、提价能力更加充足的名酒企业。 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仅贵州茅台一家,是为最优选择。其次,五粮液、山西汾酒、古井贡酒、洋河股份等也是不错的投资选择。 中小酒企受制于品牌认知、产品定位等因素,可能在某些阶段获得不错发展,但在销售量逐渐下滑的趋势下,这些酒企的长期增长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对于长期投资而言须慎重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