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所畏

 无量山紫剑 2023-04-18 发布于河南

    心碎要趁早,出名要趁晚。

    冯唐的一手钢笔字写得像他的《不二》一样漂亮!虽无出处,却自得浪趣,有点美。

    浪如其文,盛名之下,那张老实脸却略显无辜。

    我喜欢这样以貌取人,人至中年,万般上身,相由心生,脸上自然记录着一切,抬眼一掠,泾渭分明。

    退论于前,心碎趁早或是冯氏原创,出名要趁晚却是听黄侃说过。暂不论其是非曲直,听上去都哲义绵绵。趁早者或是要人千帆过竟,趁晚者当是劝人要厚积薄发。都有理,又都无趣。有理者以经验学来拨乱反正,放下屠刀的是人,立地成就的却是佛,还是两个个体,像云开花谢。无趣者刍狗之身,当随自然,如此被无端撩拨,鬼将不鬼,天趣皆无。

    所以,我只是喜欢他用作书名的这三个字:无所畏。

    很容易听成无所谓,一点都不喜欢三十二次郎的杨老地。能把一首歌唱到刮锅疗独的深度,也算是无知者无畏了。没有贬抑之意,只是不喜欢,像喜欢一样,讲得只是一个缘。

    缘讲起灭,浅喻于生死。不妄论,唯身处浮华满目遍地是坑之今世,或可把盏而论。诸事种种,稍有不慎,丢人卖赖不说,人仰马翻处少不了有人鼓瑟吹笙。痛在吾身不足惜,对于一个从不视金钱为粪土的男人,再不喊一句粪土当年万户候,生趣何在。

    事实上在与不在,坑一直都在。连明枪也不易躲的流年里,暗贱更是难防。

    这些年,我为人人的习惯捉襟见肘,人人为我的陋习却被无限发扬光大。我不太相信末法之说,唯相信邪不压正。群魔乱舞也好,人心不古也罢,独善其身便好。显然,独善其身极易成为独秀于林,于是必被风折,细思极恐。

    太平盛世鲜有拔剑而起之人,不明觉厉的是连朋友之间的仗义执言也不多见。不多乎,不多哉,我不会孔乙己茴香豆的多种写法,但我知道为人一字却是要撇捺端正力透纸背。故,所有所见不过是自己的映射,凡见种种果,观照内心,皆是自己因,如是释然。

    然而,这人生中终归是有一些事难以释然,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混蛋人生里,不知所以者仍多。于是,类我之人,多喜欢喫茶吃酒,胡喷六求,非是喜欢热闹,或仅安抚寂寞。

    写至此,有小友至,不亦乐乎。

    旧友不陌,故直抒胸臆。未言解惑,已疑窦丛生。转尔说起义无再辱的王观堂,人间词话第一则: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及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开篇之章寥寥数字,我虽生生硬记了几日,仍不周全,唯知品高则文贵的道理受用于心,别余宠辱皆忘。继而说起为王国维写墓志铭的陈寅恪,独立自由之清华学风毋论,惺惺相惜之热情很让人暖心暖肺。顺至陈师曾,于是齐白石,于是种种,风流如斯,皆醒于那一句:谁信京华尘里客,独来绝塞看明月。曼妙至此,甚于荼靡。

    友归,又返至无所畏,继续无所畏。

    显然,无所畏一直来源于安全感,安全感有时却是一件很奢侈的东西。往顾以继,我们能看到的,多只是老少皆宜的惶恐,俯拾皆是。

    于此全然无指摘,只是知道口袋里盛装的钱数,总要考虑挑些可以付账的菜点来适吃,害怕了窘迫袭来,如鲠在喉的难受。林语堂《苏东坡传》里有一个古人计算岁数的方法,以生日为基准,生年前加二,年后加一,无端加上的这一二岁,毋论科学,恐也是因于无由的安全感的缘故也未可知。

    显然,无所畏程度几乎来源于安全感的强弱。除去三缺五弊的大智者,害怕是本性使然。天不怕地不怕者,多有些主观勇气的使然。夫战勇气,而勇气却多是以我为例者所不备的精神,单以属性而论,近于单纯的童心。丰子恺说童心就是赤子之心,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多因于雪崩之前每朵雪花的纯洁,无知者无畏。

    然凡夫如你我已然饱经人事之徒,不逐流或会随波,不沉沦或会沉溺。放不下七情六欲,自然无法通透无极,自然也难做至无所畏惧,那怕是一粥一米。

    故而,感觉未知知识的黑洞远比成竹于胸的了然复杂。长叙至此,一脑子的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也许以后的以后,会有蓦然回首悠然见南山的顿悟,至少现在已惘然,有些事,要等等,这断然不是我独有的迷惑,更类似于飘忽的机缘。

    本想一通胡谄后祭出“心存正念,无甚可畏”与有些怕了的四弟共勉,孰料竟成了越辩越乱的同病相怜,不呜呼,有点哀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