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步无为 ▏邢俊闩:楚国驾邑,千年襄安

 cjs芈人 2023-04-18 发布于上海

楚国驾邑,千年襄安

邢俊闩

襄安镇,地处无为西南,距无为县城约20公里,东接十里,南连刘渡,西邻泉塘,北依赫店、开城,离长江黄金水道仅7公里。军二路、庐铜铁路、北沿江高速穿境而过,花渡河、永安河、西河,贯穿全镇,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襄安镇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千年古镇,诗词之乡、红色堡垒。

读一首首诗词,如同将一幅幅历史画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从中发现、认识古镇的美。明代大哲学家吴廷翰在《襄安道中》写道:“县本襄安古,名从汉史传。经过但邨落,迁徙尚人烟。瓦兽田间出,桥狮渡口眠。僧家题旧事,犹是永徽年。”一首诗道出了襄安镇的悠悠古韵。

县本襄安古,名从汉史传。站在罾山上,望着眼前连绵起伏的群山和浩浩荡荡的大江,我的脑海中不自觉的闪现出这样一个场景,3600年前,一群古人类在此巢居穴处,捕鱼打猎、刀耕火种,游走于山水之间,过着简朴纯真、悠闲自在的生活。据《左传》记载:574 舒庸以楚师之败而道吴人围巢,伐驾,围釐、虺,遂恃吴而不设备。楚公子櫜师袭舒庸,灭之

又据《春秋地名考略》卷九记载:舒庸国,大致在今安徽省霍山、桐城一带;釐邑,大致在今无为泥汊镇附近;虺邑,大致在今庐江县境内;巢邑,大致在今巢湖附近。庸浦在今姚沟、高沟、虹桥一带;鹊岸在今牛埠、土桥一带。也就是说,舒庸国从今霍山、桐城一带出兵围困巢湖、庐江、泥汊一带,再出兵攻打驾邑。由此可以推断,驾邑就在当今的襄安镇附近。

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罾山发现厚约10米的文化层,呈红烧土、海相沉积物和黑灰土三层叠加。布满汉代布纹瓦片、云纹瓦当和大量绳状、格状、网状等不同形制的陶器与残片,还有石斧、石刀、石箭头及大量蚌壳、螺蛳壳与鱼牙、猪牙等遗迹。可见,这里曾生活过以渔猎为主逐渐向农耕社会过渡的原始部落。根据考古发现,襄安镇可能就是楚国的驾邑。

驾邑从西周走过,来到了秦汉,经过一次完美的蜕变,它由楚国的驾邑,变成了人们口中熟知的襄安。

图片

据《汉书》记载:“襄安,莽曰庐江亭也。”又据《安徽省无为县地名录》记载: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在此置襄安县,属淮南国。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属庐江国,晋属庐江郡。宋煕宁三年(1070)置无为县,襄安属之。此后襄安皆为其重镇。西汉时,楚国驾邑正式更名为襄安。

襄安得名,可能与其境内的两条河流有关。据《安徽省无为县地名录》记载:襄安以境北有襄河、永安河而得名。据民国20年的《无为县小志》记载:襄河出银屏奇坛诸山,南下在县西二十余里,忽折而东,绕城一周,而至新河口,主流东行复汇。可是,现今无为县境内并无襄河。但是据解放后的《无为县志》记载:花渡河起于福路乡的魏家桥,经红庙、宏林、檀树、赫店、虹桥、官镇、无城等乡镇入西河。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花渡河与襄河的河道有很多重合之处。而且在嘉庆版《无为州志》中,无为县境内没有花渡河的记载。由此可以推断,现在流经襄安镇北的花渡河就是解放前的襄河。因此,襄安,可能是由襄河中的“襄”字和和永安河中的“安”字组合而来。

从此,1800年的襄安,便伴随着此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浮浮沉沉,一直沿用至今。

经过但邨落,迁徙尚人烟。明嘉靖年间,严嵩专权,朝政日益衰败,加之地方横征暴敛,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诗人吴廷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于是在嘉靖十四年辞官归家,从此不问世事,寄情于山水之间。诗人未来古镇之前,以为古镇襄安,还似从前,秦砖汉瓦、玉宇琼楼、小桥流水、繁荣富庶、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哪曾想,一路走来,十室九空,人烟稀少,人民贫苦不堪。从吴廷翰写给庐州知府涨潮的诗中,可以看出襄安人民当时艰难的生活现状。岁好尤难办租课,年荒眼看腹忍饿。时常行乞到此村,十家九户都残破。

诗人望着眼前流离失所、四处迁徙的老百姓,不禁感慨世事无常。

瓦兽田间出,桥狮渡口眠。据嘉庆版的《无为州志》记载:“襄安八景之一的白鹤观位于罾山之上,建自唐朝,明成化乙未道士徐道真重建,嘉靖年间坍塌。”赫赫有名的白鹤观在嘉靖年间已成了残砖断瓦,可见,当时的襄安镇流寇四起,曾经雕梁画栋、精美绝伦的亭台楼阁,已变成了现在的断垣残壁,但从农田里的尺椽片瓦中,依然可以看出襄安镇曾经的辉煌。道观、屋舍、襄安桥等古建筑早已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有歪斜的屋脊、斑驳的墙面、渡口的桥狮、田间的瓦兽。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潼关怀古》中的一句话伤心秦汉行经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图片

僧家题旧事,犹是永徽年。海会寺中的僧侣经常向游人提及大唐时寺庙中的盛况。据嘉庆版《无为州志》记载:海会寺,在襄安镇唐永徽三年僧远公开建。”诗中的海会寺,早已消失不见,但我们在明朝进士吴国宝的诗《过海会寺有感》中,仍然可以窥其全貌。“昔游三十载,今见几人存。僧腊头浑雪,松巢鹤又孙。妙香闻午界,钟磬出云轩。问偈悲前事,非缘礼世尊。”我们可以畅想,踏入海会寺,漫步于幽林小道之中,只见晚风习习,松柏森森,钟声缈缈,小鹤在巢里咯咯,白头老僧解签于庙内。可见,当时的海会寺,香火鼎盛,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八,海会寺都会举行论法大会。论法期间,香客云集,人流攒动。看到商机的小商小贩们,争相在海会寺附近摆摊做生意,于是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襄安庙会。

庙会期间,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街道两侧也摆满了各种货物,有卖木制农具的,也有卖铁制农具的,还有卖篾制品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摊贩们想方设法吸引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吆喝声、音乐声不绝于耳,整个大街喧闹无比,热闹非凡。

有一边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一边烤羊肉串来吸引顾客的新疆师傅;还有一边喊着顺口溜,一边摆弄小商品来吸引顾客的销售员。不信,你看,一元精品店的师傅坐在摊子前喊着:一元钱,你买不了吃亏,一元钱,你买不了上当,拿啥啥便宜,买啥啥便宜,买啥啥不贵。刚好迎合了农村老年人花小钱办大事的心理,生意十分红火。

还有卖胶水的老板一边正熟练地用胶水粘着破鞋,一边喊着:万能胶,胶万能,又能粘铁又能粘铜,铜粘铜,铁粘铁,秤杆断了还能接!粘飞机,粘大炮,又能粘火车不掉帽。一二三,三二一,马上粘来马上穿,又不影响上下班。围观的人们被胶水的实际效果所折服,纷纷掏钱买胶水,老板的生意也是十分火爆。 

图片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一段段数不尽的尘封往事,无不向世人诉说着古镇襄安的红色印记。

在日本的炮火下,千年古刹——海会寺,不幸被毁,可在它的旧址上兴建起来的襄川小学,在抗战时期,成为了无为的抗日宣传堡垒。据《无为县志》记载:193710月,“平津抗日救亡团”到达无为,以演话剧和歌剧的形式,在海会寺前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在这次宣传活动中,时年14岁的王前,加入了抗日组织。后来,她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参与了护送胡服同志的任务。等她完成任务后才知道,她护送的胡服同志就是刘少奇同志,也是由于这一次任务,她和刘少奇同志结下了缘分。后来,王前成为了刘少奇的第四任妻子。但是,后来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他们离婚了。

1939年的5月2日,新四军军长叶挺和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等人来到襄川小学,受到了襄安镇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叶挺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子恢同志在会上发表了关于持久战问题的演讲,与会人员群情激昂,纷纷表示与日寇抗争到底,会后,很多襄安青年积极投身革命,纷纷参军。

193910月,《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与时代》的作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女士,来到襄川小学,作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她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式和世界反西斯战争的重大意义,介绍了自己在各解放区、游击区的见闻与感受,号召襄安镇各界都成立抗敌协会,为救亡图存而斗争。她的演讲活动为无为西南乡镇抗日组织的成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今,新时代的襄安镇,正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在襄安人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够实现产业兴旺、人民富裕。

图片

图片作者简介:邢俊闩,无为市小学数学教师,芜湖市初中数学骨干教师,爱好文学,喜欢涂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