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旦華語(癸卯20):生芝麻生阳记

 苏友圈 2023-04-18 发布于浙江
芝麻,一种人皆熟知的食物,却治好了我多年的足跟疼病。再一次领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践行时令养生五年来,我和家人坚持顺应四时的饮食起居、寅起茶灸,身体不适时及时饮食纠偏,均得到良好的改善。在时令养生文化的影响下常怀感恩之心,身心皆受益。这次主要想分享我用生芝麻油解决脚痛的体会。
大约十几年前,我的左脚后跟长了一个硬结。开始很小,也无不适,后来硬结开始长大增厚。总想用手去掐一掐,感觉好像舒服一点。随着硬结的增长,穿鞋、走路、睡觉都会磨着,有时还会疼痛。也没有什么好方法解决,所以常常感觉苦恼。
前两年学习《道心语境》中分享的文章,认识到生芝麻油的各种好处,也跟着实践。我随时点点滴滴的将生芝麻油抹到脚后跟上,有时可以稍微缓解一下疼痛。直到今年2022年,这块硬结又厚又硬,甚至中间开始裂口,疼痛时轻时重,有时白天晚上都痛。这已成为了我的一块心病。

图片

9月6日晚上,脚痛使我整夜没有休息好,第二天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请教咨询师,希望能得到帮助。咨询师了解情况后告诉我:
你的主要失衡点为肝肾气不足。肝主筋,主四末;足后跟为,是肾经密集处。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不能通达四末濡养筋皮肉,所以不适发生在脚后跟,长赘肉而开裂。
继续用生芝麻油是对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气血不足,表面的局部问题通过外部养护帮助恢复是很好的办法。生芝麻油补五内,益气力,芳香化浊,去腐生肌,消肿解毒,有促进皮肤细胞再生作用的优势。
现在的问题是需要改变一下用法:将生芝麻油厚厚地涂抹在不适处,可以将整个脚部都涂上,再用保鲜袋裹好,穿上袜子。套上保鲜袋隔离空气,又封藏油的芳香气而不外泄,外面袜子保暖,促进香气和营养充分渗透到皮、肉、筋。这样让它去浸润干涸太久的不适处,让其得到充分地滋养。至少两小时左右取下,如无不适,可以更长时间。我们可以实践感觉一下,应该会有好的改善。很多人照此方法,如灰指甲、鸡眼等问题都有较好地改善。当正气充足驱走了风寒邪气,疼痛会得以缓解。」
咨询师的讲解增强了我的信心。于是当晚就实践,热水泡脚后,把脚后跟、脚拇趾两边、脚掌上有茧的地方都厚厚地涂上生芝麻油,然后套上保鲜袋,穿上袜子。在浓厚的生芝麻油滋养下感觉很舒服,于是我直接戴着保鲜袋睡觉了。没想到当晚就睡了个好觉。
寅时醒来后发现脚痛减轻了。揭开保鲜袋一看,头天晚上那么厚一层油已经没有了,袋里只有少许水蒸汽,而且走路感觉整条腿、脚都非常轻松舒服,真是不可思议。茶灸后我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咨询师。她补充讲解道:「芝麻冷榨,能量内敛隐而未彰,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既已有改善,那就继续养护吧。」
图片
于是我每天晚上涂一次,大概一个月左右,脚痛彻底消除了。这块硬结也变薄变软了很多。随后我隔一天涂一次,仅两个月时间,这块又厚又硬的硬结几乎没有了,脚上的厚茧也变软薄了,走路没有痛苦了。家人和朋友看到我的变化真为我高兴,也加深了对生芝麻油的认识和理解。
除此以外,生芝麻油也常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天冷时我的膝关节就会有痛感,走路活动时还会听见关节响。我就晚上热水泡脚后用生芝麻油揉搓吸收后睡觉,被窝里暖暖的热气促进其更好的吸收,第二天就恢复正常了。去年炒菜时不慎烫伤左手,用生芝麻油涂上以后,火辣辣的感觉很快消失,伤处恢复快,而且一点伤疤也没有留下。
感恩祖国优秀传统时令养生文化,让我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解决身体的痛苦,幸福感无以言表。

图片

四川省凉山州  杨国琼

(四川乐山税利均咨询师推荐)

2022年11月9日

图片
点评:

粒米中的大世界

古聖讲:一粒谷物大如须弥山。是说小小的谷物却包含着不可分析的大世界。正如毛主席所讲:宇宙无限大,也必然无限可分。古聖先賢看透了这个哲学现象,故给国人留下了中医宝藏,使我们受益。其中芝麻便是其一。

踵为肾镜,息息归根。「踵」者,一为「足」「千里」也,故《道德经》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亦有「足」「重」之意,即一身重量皆由足承。《释名》注:「足后曰跟,又谓之踵」,其与足少阴肾经以及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密切。《经》云:「肾足少阴之脉,……,别入跟中」,又云:「足太阳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坚;……;血气皆少,则善转筋(抽筋),踵下痛。」肾与膀胱相表里,足跟痛多为肾虚,故称「踵为肾镜」。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诸多导引功法皆强调「踵」与呼吸吐纳、气血运行息息相关。《庄子·大宗师》述:「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踵息」则「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踵息」之论,百家争鸣,然呼吸绵长柔深为诸论之要。《道德经》云:「抟气至柔能婴儿乎。」婴儿心静无瑕,呼吸时上及囟门,下达足底,法效婴儿和气致祥,可养浩然之气。《行气玉佩铭》中强调呼吸深蓄的重要性:「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十问》中记载了黄帝与其师容成关于吐纳的精彩论述:「翕气之道,必致之末,精生而不厥。上下皆精,寒温安生?」大意为呼吸如至四肢末端,则精气源源,寒热之邪不侵。

引气入踵之法,即加以意念。正如《诸病源候论》中阐述:「每引气,心心念送之,从脚趾头使气出。」《中国龙文化养生之道·两仪法》中讲到:「随时随地站立,自感头轻脚实,闭目自然呼吸,感到呼吸推动浑身浊气往下行,于前脚掌中间入地三尺。时间可长可短。收时停止排浊意念,身体由虚无慢慢返回现实的身躯,缓缓睁眼,可感到眼亮心明。此法对降血压有特效。睡前做,可缓解失眠;若流泪水,可缓解肝胆和肠胃疾病。」所谓「自然呼吸」,应注意「调和引气,勿令自闻出入之声」。

生芝麻油护足,润物无声中通百络,以使血脉畅达无阻。踵疾自消的同时,息调周身,百脉皆益。如此,则可达到《勿药元诠》中所述:「息调则心定,真气往来,自能夺天地之造化。息息归根,命之蒂也。」

承恩、李福俊

图片

2023年4月18日寅时

———— / END / ———— 

李福俊、王楠一编审,蘇源二编审
文字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