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肝癌越来越多?提醒:2种食物或比喝酒还伤肝,再不忌口就晚了

 DrX说 2023-04-18 发布于安徽


说到癌症,人人都是闻之色变,在很多人潜意识中,得了癌症就相当于被宣判死刑。这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有些癌症死亡率确实很高,并且一发现就已经是晚期,其中最典型代表就是肝癌!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肝癌为91万例,其中有约41万人在中国。由这个数据我们也能看出,全球每年约有一半肝癌患者出现在中国。而我国,每年约有32.6万例肝癌患者死亡。

为何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会这么高?一个“癌”字三个口,其实肝癌的发生和饮食有着很大关系。过去我们常常将肝癌的原因归咎于乙肝、酒精和肥胖等,然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研究显示,有些食物很可能是引起肝癌的罪魁祸首。


中年夫妻双双查出肝癌,

罪魁祸首居然和“吃”有关

这是一对中年夫妻,此前两人先后出现毫无理由的疲倦乏力,后来又出现胸闷咳嗽以及中低度发烧等症状。

哪怕已经这样了,两人还是没有足够重视,甚至一度以为是太累导致的。后来两人又开始消瘦,肝区出现疼痛,这才去医院检查。

医院里,夫妻二人被确诊为肝癌。肝癌明明不具有传染性,为何夫妻俩却同时被盯上呢?其实原因很让人意外,居然和吃的水果有关。

原来两人平时都喜欢吃水果,经常一次性买很多,有时候还会贪便宜刻意去买那些烂了一部分的水果,回家后把烂掉的部分切掉,吃剩下看起来没烂的。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节俭的习惯,最终害了自己。

2种食物,或比喝酒还伤肝!

我们常说“喝酒伤肝”,长期酗酒或短期内大量饮酒,都可能导致患上酒精性肝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酒精肝。

但殊不知,有些食物或许比喝酒还要伤肝。

①发霉的水果

发霉水果中最常见的毒素有展青霉产生的展青霉素(Patulin,PAT)和赭曲霉毒素 A(Ochratoxin A,OTA)这两种,其中PAT属于3类致癌物,OTA则属于2B类致癌物。

有证据表明,PAT可破坏肠道、损伤肾功能,且还会污染新鲜水果与果汁。而OTA就更狠了,不仅有肾毒性,还有肝毒性

需要提醒的是,这两种毒素“威力”还算小的,真正的狠角色在后面。比如,腐坏甘蔗里就常有节菱孢霉菌毒素的身影,这是很明确的强致癌物;此外,霉变苹果和甘蔗中,还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这是肝癌的“最爱”。

那烂掉的水果,切掉坏的部分能吃剩下的吗?

这个真心不建议,因为谁也不知道毒素有没有扩散。更何况大部分腐烂发生在水果内部,肉眼很难看出来,且水果内部汁液是流通的,毒素很可能早就四处扩散了。

另外要提醒一点,大家平时购买鲜果切时,一定要谨慎,有些黑心商家会将霉变水果烂掉的部分切掉,剩下的部分做成鲜果切,或者榨成汁。之前“奈雪的茶”就被曝出使用腐烂水果的新闻,所以一定要留心。

②发霉的食物

不光是发霉的水果,很多发霉的食物都含有黄曲霉毒素,作为一级致癌物,这种毒素最易出现在发霉食物中。有数据显示,全球约4.6-28.2%的肝癌和黄曲霉素有关。

日常生活中,黄曲霉素随处可见,广泛存在于发霉变质的玉米和豆类等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中。另外在一些变苦的瓜子、杏仁和久泡的木耳中,含量也比较高。

平时有些人节俭惯了,哪怕食物变质发霉了依然舍不得扔,把发霉的部分去除掉就继续吃,殊不知这些都为健康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不想被肝癌盯上,

4种食物劝你少吃!

①淡水鱼生

淡水鱼生中可能有肝吸虫,食用后肝吸虫可能会感染人体,进而诱发肝癌、胆管癌的发生。

②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转换成亚硝胺。亚硝胺作为一级致癌物,很容易导致肝细胞变性、衰亡,使得肝细胞活力下降,最终诱发肝癌。

③剩饭剩菜

吃剩饭剩菜这种现象很常见,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在面对剩饭剩菜时总舍不得扔掉。殊不知,放置时间超12小时的剩饭剩菜,很容易产生亚硝酸盐和一些毒素,这些有害物质会破坏肝脏组织,并最终诱发肝癌。

④高脂肪食物

脂肪进入人体后需要在肝脏内进行代谢,长期大量摄入高脂肪食物可能会导致肝脏负担过重。这时多余的脂肪就会堆积在肝脏附近,并诱发脂肪肝的发生。

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两个习惯帮你早期识别!

虽说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肿瘤生长,患者还是会出现多种表现,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有如下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黄疸:指的是皮肤和眼白发黄,这种表现一般意味着很可能进入晚期了。

肝肿大:有九成以上肝癌患者会有肝肿大表现,且伴随着压痛感。

肝区疼痛:一般表现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

全身症状:莫名其妙的乏力、消瘦和食欲不振等。

高危人群最好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或血清AFP检查,所谓高危人群,指的是:过度酗酒;有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食用霉变食物或水果;有肝癌家族史等。

关注Dr.X  

每天多一点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