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就不该长寿,就应该早点走?热搜的背后,颠覆了多少人的认知

 上海海文 2023-04-18 发布于上海
文章图片1

在中国传统社会,甚至现代社会,国人的三个愿望一直没怎么变过,一愿大富大贵,二愿多子多福,三愿长寿安康。

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将这三个愿望全部完成,无疑是人生赢家。但是多数人,连任何一点都做不到。

大富大贵,即使是非富即贵,这需要“命”和“运”的加持,不是你努力工作就能达到的。

多子多福,不仅要看子女的数量,也要看子女的质量,如若子女不孝,那就不是多子多福,而是“多子多灾”了。

长寿安康,这是当中的重点,长寿是前提,安康是结果,如果只有长寿,不能安康,那是折磨。

《庄子》中有云:“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

世界的一切,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旦我们得到某样事物,那我们势必会受到其优缺点的影响。

就如许多人追求“长寿”一样,这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卧病不起”的长寿,身体羸弱,经常吃药。慢慢的这种“长寿”可能会落个不幸的下场。

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觉得不应该活得久呢?下面的原因,颠覆了多少人的认知!

02

一位75岁的老人痛哭,宁可早日离去,也不想活得长寿。

有一个家庭矛盾的新闻冲上了热搜,事情是这样的:

张婆婆身体健康之时,儿子和儿媳都比较孝顺,家庭关系也和睦,可谓是一家“其乐融融”,一副“父慈子孝”场面让张婆婆下定了一个决心。

张婆婆决定把家产分给孩子们,相信分完家产后,孩子会更加孝顺。

但不幸的是,张婆婆患了脑中风进了医院,需要孩子们照顾陪护。后来,张婆婆虽然出院了,不过,平时的生活仍然难以自理,需要孩子们的照顾。

前两年照顾张婆婆,孩子们没有什么怨言,尽心尽力,两年过后,儿女们开始支撑不住了,互相推诿、打太极。

甚至儿媳妇还直言:“婆婆活那么久干嘛,不是浪费资源,给家庭增加负担吗,就应该“早点走””。

文章图片2

看到这种言论,张婆婆陷入了沉思,当初对他们那么好,反而是自己的不是了,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之前的孝顺都是装出来的?

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

所谓“一人生病,全家赤贫,一人住院,全家陪护。”

一个老人,卧病在床就算了,而且没有任何资产。这个时候,那他该如何是好呢?没办法,不管是内心的自责还是不甘,他只希望早点离去,有尊严地离开,不再痛苦。

如果没钱,但是子女孝顺,即使卧病在床,也能感到温暖。

不过,现实往往却令人不堪,既没钱又得不到子女的孝顺,只能孤苦无依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常言道:“人得学会生命质量管理,不然人越是长寿,越需要“受苦””。这里的“苦”,可以是疾病之苦,也可以是贫穷之苦,亦或者是孩子不孝之苦。一切,都可能存在。

像上面张婆婆一样的老人,突然觉得长寿亦是“受苦”,希望自己早点离开,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想法呢?原因有三,最后一条值得当代人深思。

文章图片3

原因一:如果卧病在床,就算再长寿,也不过是受苦罢了

单位的老刘,中年的时候发生车祸,在医院足足躺了三个月,这三个月让老刘直言:每天躺在病床上,真的要疯了,接触不到外面的环境,没有自由,真令人感到可怕。

同样的道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虽然长寿,但是经常被一些疾病折磨,连自理的能力都没有,常年需要别人照顾,长此以往,就算子女不嫌弃,他们自己也会心生愧疚,活得卑微,还不如早点走。

原因二:孩子不孝顺,心理遭受沉重的打击

多少人希望自己“儿女双全”、“多子多福”,但是等你老了,却发现是非成败转头空,子女不孝顺,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却抛弃你,让你感受到人间绝望。

这个时候,老人们才发现,举目无亲,身边没有依靠的人,有子女也形同虚设,是多么地痛苦,长寿不安康,亦是一种绝望。

文章图片4

原因三:不知生命质量管理之可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心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不懂防微杜渐,不知上医思想,最终自己吞下恶果。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命质量,也越来越懂得管理自己的生命质量,谁都希望自己以及家庭成员能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安。

如果一个家庭不懂得生命质量管理,即“防大于治,防重于治”,那么就有可能造成“一人生病,全家返贫”的现象。

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是80、90后,还是00后,都开始注重自我生命质量的提升,他们在提升生命质量方面,更是下足了功夫。

文章图片5

像张婆婆,她在病床上的时候,除了看到了子女们时而表露出不耐烦的嘴脸,也看到了生命质量的可贵之处,如果自己平时注重提升自我的生命质量,懂得防大于治,防重于治,那么也无需看子女们的脸色,就算走到生命的尽头,也能安然有尊严的离开。

唯有在极度卑微当中,才能看透活着的意义,只有经历悲惨的人生,才知道幸福可贵。

特别是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边长寿地活着,一边被一些基础病缠绕,生命质量不高的长寿,看起来很矛盾。生命质量高的长寿应该是子女幸福,我也健在,享受天伦之乐。

因此不管你是否迈入老年,还是中年,希望你能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懂得“治未病”理念。从这一刻起,懂得防微杜渐,所谓,小事情不做,酿成大祸,开始迈开腿,管住嘴,提升自我的生命质量。

没有质量的生命,就没有美满幸福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