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4年周总理接见老友斯诺,对方说去过无锡后,总理为何瞬间眼神警觉?

 冬不拉拉 2023-04-18 发布于安徽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成就未来”。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他在国务院总理位置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奠定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基础。在外交部部长位置上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推进外交事业迈上新的高度。

周总理面对外国记者的故意刁难,儒雅犀利地冷静回应,促使外事活动不卑不亢;接待外国元首访问北京,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彰显东方大国气度风范。

周总理的一生接待过很多外国友人,但有一名美国记者让总理记忆深刻。这位美国记者名叫斯诺,他坚持正义,据实报道,让他很早便成为周总理的朋友,但当他提到去过江苏无锡时,总理的眼睛中露出警觉的目光。

图片

斯诺是一名美国记者,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他便来到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先后走过东北,上海等地,奔赴前线记录历史事实,实时报道战场形势,通过新闻媒介进行正义地报道。

作为记者的斯诺,不分国籍,尊重正义,如实报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正义性,性格正直的他很快和中国人成为了朋友。尤其在1936年,他和周总理相识,当时斯诺前往陕北采访报道,当时负责接待的领导便是周总理,两人便在陕北结缘。

经过长期地接触,周总理和斯诺彼此都十分赞赏,两人的友谊更加紧密深厚。此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斯诺尊重历史正义的报道不受西方待见,他被迫回到美国。

图片

迫于国际压力,斯诺被迫回到美国。虽然身在美国,但他心念中国,他始终挂念着自己的中国朋友周恩来同志,同时,也时刻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变化,牵挂着无数的中国人民。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964年,中美关系略有缓和,斯诺再次踏上中国的大地,造访上海,南京,无锡多地,并见到故友周恩来同志。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身挑重任,事务繁忙,得知故友斯诺到访,便抽出时间和老朋友见面。久别重逢的两人内心十分高兴,周总理心思缜密,记得老友爱抽香烟,刚一落座,便将一盒香烟送给斯诺。

两人边抽烟边聊天,一切显得非常自然,周总理问到:“这次来有到过无锡吗”,斯诺回答:“去过,待了三四天”。周总理听到斯诺的回答,本来眯着微笑的眼睛一瞬间突然警觉起来。

图片

60年代的无锡是我国重要的兵工厂基地,涉及国家的重要军事机密。由于当时中美两国的关系尚未明朗,虽然斯诺是中国的老朋友,但是他毕竟是美国人,万一斯诺获取到军事机密,再将军事机密泄露出来,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所以,当斯诺回答去过无锡时,让周总理心头不免一惊,不过周总理很快便调整好情绪,继续微笑着和斯诺交谈着。在交谈中,斯诺还提到去过上海南京,言语中没有一丝隐瞒,一切都显得很自然。周总理听到这些,判断到斯诺只是单纯地去无锡游玩,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目的,周总理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老朋友间短短的交谈,便体现出周总理的机敏警觉,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将国家的安危担在肩上,无愧于国家的勤务员,人民的好总理。

图片

周总理文采出众,神采飞扬,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实现文能提笔安天下。他精通拳法,枪法精妙,领导数次武装起义,实现武能马上定乾坤。周总理成就震古烁今,功绩彪炳日月,“十里长街送总理”就是对他一生贡献的生动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