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捌个历史精典故事之八【秉烛夜游】

 溱湖之恋 2023-04-19 发布于江苏

作者:潘长宏

2023年4月19日

  我国作为唯一将五千年文明延续至今的国家,有着光耀、璀璨古今的历史。千百年来,无数的历代先贤用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作为一个中国人,凡有点学识的人,这八个故事必知,若不知者,证明你读书少了,亦或读得不精不深而已,今天我想和朋友们分享的是中国历史上八大精典故事最后一篇的【秉烛夜游】。

       秉烛夜游这个故事:出自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比喻及时行乐,现也形容珍惜光阴。“秉烛夜游”的“烛”是照明用的火把、火炬,不是蜡烛。蜡烛在汉代末年以前没有。

唐代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写下《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虽然文中也表达出了作者有及时行乐、人生如梦幻的伤感情绪,但纵观整篇,总的来讲是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欢乐心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文章一开头,就写道: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地是什么呢?不过是万物的旅舍;时光呢?也不过是百代的匆匆过客。人生的短暂飘浮无常,就好像梦幻一般,能有多少快乐的日子啊!古人执持蜡烛,在夜间游乐,的确是有道理的。现在,更何况明媚的春光以秀丽的景色来吸引我们,大自然又给了我们这么壮丽的锦绣河山,难道我们还不该尽情地游乐!

秉烛夜游是中国文学中一个美丽的意象,在这个意象中,既有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精神写照,也有相见欢娱,对月酣饮的人生快意,当然还有相思的慰藉,凡心的宁静。在烛光摇曳的梦幻朦胧中,充满了古典的诗意美。在今天繁华喧嚣的社会中,对这种古典诗意的遥望,为人们逃离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静守一烛,给心一个安静的停靠,是人同阴阳,顺乎天理的一种自然回归,在昼行夜止的节奏中,人的身心才能光泽而充盈,才能走向更加积极、健康、美好的明天,人生在世当及时行乐。

有画家马麟(约西元13世纪)画出《秉烛夜游》之作,祖籍山西河中(今永济县),后迁居浙江钱塘。宫廷画家马远之子,曾任职南宋宁、理宗(1194~1264)两朝画院,位至只候。作画题材广泛,工山水、花鸟,也擅长人物。其作品多进呈君王供赏玩或颁赐用,画上常见有南宋宁宗、杨皇后(1162~1232)及理宗的题诗。


此图取材自苏东坡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绘夜色掩映的深堂廊庑,茫茫夜色中庭院烛光高照,映照园中盛开的海棠。
一士人据太师椅当门而坐,品味幽静月夜良辰美景。马麟对自然观察敏锐,写生功夫颇深,抒情小景工致细腻,表现宫廷园亭苑廊建筑和园林布局,作品有院体画工工整细致的特点,极富有情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