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没吃饱就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了终日被烦恼所扰

 观潮h61qruk8lj 2023-04-19 发布于湖北

昨天有人跟我说,从全面铁饭碗,到全面市场化,再到全面合伙人,这好像也不咋滴嘛。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劝人创业,天诛地灭。

合伙人和创业也差不了多少,做了合伙人就没法旱涝保收了,就得跟着公司起起伏伏。

那里面各种劳心劳力,各种风险叵测。

是,是不用跟着硅基生物在工具人这条赛道上竞争看谁更能重复更便宜更持久。

问题是,和人竞争也不容易呀。

我为啥要做个工具人?就是不想动脑筋嘛。

就像昨天你回复读者留言时说的,你太太当年读书的时候,说自己的志向,是做图书馆管理员。

每天简单地重复,从来不需要学习什么新技能。

那不怕失业么?不怕。因为你去看看,能在图书馆就职的,都是某某太太,只要自己老公还在,哪怕全自动化了,自己也不会失业。

你看,我们的读者变聪明了,学会拿我讲的段子来反驳我了。

是的,你说得没错,我充分理解。

拒绝变化是人的天性,变化意味着你的积累清零,意味着重头再来。

人们宁愿吃重复的苦也不愿意吃改变的苦,这很正常。

至于等靠要就更寻常,二十多年前只有部分女人会这么想,二十多年后,即便是部分男人也会这么想了。

你看到互联网上流行所谓,阿姨,我不想努力了,就这意思。

不怪说这话的人,因为游戏难度一直在提升。

三十年前,卖车的销售,都是收客户钱的。

买车的人要提车,得请销售吃饭,席间还要在桌子底下塞一叠钱,老销售两根指头捏一捏厚度,就有数了。

如果意思到了,这事儿就有意思了。

如果意思没到,这事儿就没意思了,你还需要意思意思。

这里面一共有多少个意思,分别是什么意思,当年是可以拿来考老外的,看看他们的汉语水平是否达标了。

但今天的汽车销售真不是这样。

你可以看下抖音里面有多少卖车的小视频,你可以看看这个行业都已经擦边到了什么地步。

二十年前的房地产销售,或者说中介,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基本上是不用怎么主动找客人的,每天等着接几个电话,一般来说,打来问的人里面10个有5个是要看的,5个看的人里面1个是会成交的。

每个月总会成交那么几套,即便你什么都不做,就是静静地做个美男子。

但今天的中介,几乎都已经变成了人生感悟大师。

比如他们会明白莫泊桑的一句话,自古邀约难,想要带看更难,请不要相信成交,会像在山坡上的蒲公英一样唾手可得,但请相信,总有一些客户,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哪怕粉身碎骨。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一句话,自古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客户不会买的真相,却依然去邀约去带看,就为了挣每天60块的带看底薪,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所以说,不要问做中介能挣多少钱,问就是对这个行业还不够热爱。

二十年前,你很难相信这些话能出自中介之口。

但今天,这已经成了必备的。

老罗这个高中肄业生,在二十年前可以通过相声讲得好,从而成为新东方名师。

今天,只怕他去当中介,都不一定能够脱颖而出。

所以我那天才说,很多人的烦恼是一种自我实现层面的烦恼

站在碳基生物的本质上看,除了吃饱穿暖,你没有任何刚需,所谓“刚需”,全都是你自定义的,或者说是产品经理们植入你大脑里的。

娶媳妇不是刚需,自古就不是。既然娶媳妇都不是,买房子买车当然不是。

受教育也不是,受教育只是一种义务,生活在文明群体里,你有义务接受教育,仅此而已。

你之所以觉得非高等教育不可,甚至非名校不可,这一切本质上讲,都是自我实现层面的追求。

现在的问题在于,只有一小部分人,他是真的有自我实现的诉求。

你比如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是老师要求同学写的,所谓倾听孩子的心里话。

孩子们写的题目叫做:我爱学习。

我爱学习,同学喊我上王者,我充耳不闻;朋友想带我吃鸡,我百般推辞;校长让我们放假,我无动于衷;老师布置作业,我欣喜若狂;啊,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励志;背不下古诗的晚上,我辗转反侧;没有考试的周末,我坐立难安;没有作业的假期,我惊慌失措;收到返校的通知,我喜极而泣;学习吧,让学霸提心吊胆;学习吧,让学渣五体投地;学习吧,让老师目瞪口呆;学习吧,让父母得意忘形........

实际上,很多人的所谓我爱学习,就是一种类似上述情景的外力强迫。

那不是来自他的本心,他不想跑,但大家都在跑,于是他不得不跟着跑。

他并不想自我实现,只是别人非要他实现那个他都不明白到底是什么的“自我”。

如果你说给他一个小推车,我相信他很乐意坐上去。因为他想要的不是跑步本身的快乐,而是跟上大家的节奏。

二十多年前,还在大学里念书的时候,我太太对毕业后从事工作的想法,其实就是这回事。

她本人没有自我实现的这种诉求,只是被环境的力量带着,所谓跟着跑,又累,又不开心。

那个领跑的人是很开心的,那个追跑的人也是很开心的。

开心无关于你的位置,追跑的人落在后面,他仍然很开心,是因为他想跑,说到底,他还是自己想。

领跑的人前面已经看不到人了,他还是在跑,他不是和谁在比较,他就是想跑。

所以我对硅基生命的看法是偏正面的,我觉得是一种解脱。

如果你真的不想跑,那就算了,真正发自内心有自我实现欲望的人,去跑,他跑得很开心。

你不是发自内心,就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强迫的意义也不大了,论强迫自己,碳基生物是比不过硅基生物的。

所以我说,碳基生物最大的优势是他会提问,提问说明他想要,说明他在思考,思考是因为他想跑,他有自我实现的内驱力。

而不是被迫。

被迫是说我看人家跑那么远,我焦虑,我不得不。

所以,实在不想跑,关键在哪儿?在于你要明白我们标题的这句话。

人没吃饱,就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了才会终日被烦恼所扰。

你根本不跑,你就不会有任何烦恼,你明明不想跑,又强迫自己跑出去三五公里,然后你就尴尬了。

继续呢?还是不继续呢?

继续,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一点也不快乐,我跟得很累很累。

不继续,看着脚下的三五公里,觉得吃亏了,前面的时间和努力都白费了?

上不得下不得,人是最难受的。

所以古人很聪明,标题这句话是古人说的,他告诉你欲望这东西,你一开始不控制,后面纠缠你一辈子。

明代的人写《不足歌》。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

娶的美妻生下子,又思无田少根基。门前买下田千顷,又思出门少马骑。

.......

一攀攀到阁老位,朝思暮想要登基。一朝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

最后是什么?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古人在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就已经明白欲望会逐渐吞噬你。

所以人每天保持一点饥饿感,才能保持幸福感,如果你没有自我实现的内在诉求的话。

这样你每天肚子饿了再去吃到一顿美食,你就会觉得生活很美好,人间很值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