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如何跨越阶层?

 是酱小油呀 2023-04-19 发布于浙江


前两天九边写了一篇《经济常态化放缓,自杀率和宅家族》的文章,在这里他提到——

“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是,随着经济体越来越成熟,各个行业增量越来越少,逐步打成红海,越来越多的行业会逐步完成“土木化”,甚至包括前些年大热的互联网。

这种环境里,绝大部分人想阶层跃迁,想做人上人,难度瞬间高了几个数量级。如果绝大部分人还想着实现这种跃迁,继续使劲卷,大概率生活会非常痛苦,说不定觉得一辈子也就这样了,瞬间觉得活得没啥意思。

尤其残酷的是,对于很多没有高学历,没有高智商,没有好的家庭背景的人,如果把人生目标定为“阶级跃迁”,那他们的一生大概率都得体验各种失望和焦虑,还可能一无所获。”

在大家以前的观念里,只要努力奋斗,就能实现阶级跃迁。但是,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减速慢行、疾病带来的种种恐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发生跃迁,996到老也难改命。

在机会越来越少、人生变化无常的今天,我们又该怎样过完这一生?

九边给出的建议是——不要再想着把跨越阶层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是要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心,把评价体系变成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开始去追求自己喜欢和需要的,而不是社会希望成为的;

不再践行那种“现在努力奋斗,将来努力玩”的观念,而是及时行乐,不再追求远期目标,而是每周都有个小目标。当然了,愿意奋斗的,就去北上深,那里有的是硬仗可打,是建功立业的地方。

把人生的锚点转到精神层面,这个观点再赞同不过了!

而且我发现类似的观点,梁永安教授也表达过。

在《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一书中他写道:

“现在的年轻人要有一个观念,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如果不从固有观念中摆脱出来,就会越坠越深,人生没有那么轻松,要对自己有承担重任的要求。

“我们有可能正在“恶”的链条上发力,争取着虚名浮利,仅仅以周围的人为参照人群—一“我要过得比他们好”,这其实是对自己价值非常大的贬低。真正有价值的是寻找、珍惜自我,懂得这个世界的自由,珍惜个人生命的自由,关注自己的价值和社会需要的价值,确认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最终做出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为社会增添一些亮光,而不是执着于千篇一律的东西。这时,我们才会有一种全新的生命观。”

普通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实现跨越阶层?如果看看身边人的话,或许会有答案。

我身边能够把生活过得轻快明亮的朋友,都有一个特性——在职场上很“佛系”,但是在自己喜欢、擅长的领域,又很拼。

他们好像早早就领悟了“在一个根本不擅长、不喜欢的地方死耗就是慢性自杀”的道理,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到创造空间发展自己的爱好,不跟别人比单一的社会价值。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人往往活得都不差。

就拿我的一位前同事来说,在公司的他就是个“混子”,天天摆烂。但私底下他却将摄影玩到极致,成就十足。跟他真正接触过后我才发现,表面上自由懒散的他,对自己喜欢的领域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状态。

从他身上我才明白——如果一个人对特定领域痴迷,即使表现的再懒,他在这方面实际上付出的努力也会比其他人多出好多倍,而且关注效率和领悟能力往往也要比别人高好多。

如此一来,成功的概率也会比一般人高很多。

一直觉得,现在的社会对年轻人来说是巨大的考验。太多一夜暴富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双眼,但实则不过是各种谎言遮蔽的泡沫。受传统价值体系影响,太多人被房子、车子压住了,一大家人的资产都在住房上,稍微有个无常袭击,就会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正因如此,相比较去想着“如何跨越阶层”,我更欣赏那些把精神当作生活重心、在平淡生活中寻求小确幸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幸挖掘到自己身上的一些“奇怪的技能”,并慢慢将它引入自己的生命中,实在是很大的福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