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思|雁城的雨

 阳光之波 2023-04-19 发布于湖南

雁城的雨

文/杨之藏

雁城的雨,说下就下。上午还是天气晴朗,过了中午,就乌云密布,天色阴沉,雨声笼罩上来。

先是淅淅沥沥,再是呼啦呼啦,又是淅沥淅沥,雨声忽大忽小,雨势忽强忽弱。

这样的雨势里,在校园行走,倘若不去食堂,是可以不用打伞的。因为从最南端的C栋教学楼到最北端的艺术楼,中间虽然要跨越大半个校园,历经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艺术楼,但却有走廊连通,是不必暴露于雨点之下的。倘若要去食堂就餐、宿舍就寝,那就不得不打伞了,因为它们是独立的几栋楼。

撑着伞在雨中行走,总会听到雨点打在伞面的“砰啪”声,和着鞋底踩在湿地上,发出的如同踩在海绵上发出的那种声音,一大一小,一清脆一含混。

雨下久了,路面会积水。校园里大多是水泥路面或是大理石铺就的路面。尤其是大理石铺就的路面,平滑如镜,下雨时就水泄不通。仅有的几个出水口,因为与其它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吸纳不了太多的积水。而其它的地面,却因为积水不能及时排出,水会越积越深,尤其是在雨水连绵的季节里。

在这样的路面行走时,既需要技术好—防滑,更需要鞋好—防水。倘若技术不好,鞋也不好,大概率是要感冒的。因为走着走着,你就可能会走出不由自主的路线来。虽然看着离目的地也不过咫尺之遥,但却为汪洋所隔,竟一时不能跨越。倘若事态紧急,你想要硬趟过去,踮起脚尖刚走了大半,糟糕,脚尖一凉,鞋子湿了,袜子湿了。等到鞋子和袜子都湿了,你也就喷嚏来了,感冒上身了。

当你行进在树木覆盖的水泥路面时,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仿佛是一首美妙的和声,轻柔,和谐,若有若无。再配以无数个角落升腾的水汽,这仿佛就是春雨的标配。倘若没有这些,似乎都不足以名之为春雨。

倘若有人家,半夜临雨,屋漏失修。这时候定然会拿一铁桶或脸盆什么的,来接着漏水。一时间就会有高低深浅不一的“嘭嘭啪啪”声四起。有直接从天上落入的,就是固定的节奏“咚-咚-咚”。如果是雨落在了瓦片上,顺势而下,从漏处下来,就是“哒哒哒哒------”如果在屋顶上渗漏出来的雨水,滴下来,就是“咚-----咚------”雨势、雨量不一样,在各种物件上敲击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只是现在,这种场景,已经是极少见了。

我站在楼顶,看着变了又变的雨势,看着忽而暴虐,忽而柔情的雨滴,忽有感想:雨自天上来,水往低处去。雨是一滴一滴的,水是浑然的,是不分你我的。雨因为强调个性而肆意,水因为泯灭个性而平和。雨是生命的追求,水是追求之后的坦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水滴般追求自我实现的激情,但也要学会如水流般接纳追求后的平淡。

任何一种生命,只要它没有强烈的分别心之后,它与周围的一切都是和谐的。雨之于水,也是这样。

扫码加好友

更多新玩法

(本文图片均为杨之藏摄)

今年春节我要定制一份特别

互动游戏

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